范其华
宜兴紫砂历史悠久,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有了紫砂器皿,到明清两代宜兴紫砂更是有了蓬勃发展。紫砂泥科学上的定义是含铁质粘土类粉砂岩,烧成后的紫砂泥有双层气孔结构,透气性良好又不漏水,自明代饮茶方式由煮茶改为泡茶之后,紫砂壶就以它独特的优势受到了饮茶人士的青睐。紫砂壶造型多变,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之说,从外观装饰上来看,主要有“花货”和“光货”之分,花货常常为仿生器型,造型栩栩如生;光货则光洁素雅,但壶身上常常加以陶刻诗书画装饰,充满了文人气息。紫砂壶在茶事活动中不可或缺,它集欣赏性与实用性于一身,并贯通了茶文化、陶文化、书法、诗文和绘画等艺术形式,其素雅的外表又符合中国人内敛不张扬的性格,既可阳春白雪又可下里巴人,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紫砂文化的越来越繁荣,致力于紫砂创作的人也越来越多,紫砂器的造型更是五花八门,早已超出了人们所熟知的传统方器、圆器、花塑器和筋囊器范畴,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类是具有学院派风格的陶艺作品,此类作品将现代陶艺理念与紫砂陶艺创作相结合,给紫砂带来了更为宽松的创作环境,也使作者能够更加自由地表现自我。这类作品形状各异,有的作品放弃实用功能,以突出的造型和装饰艺术展现作品魅力,有的作品则是造型标新立异与实用功能兼备,让人耳目一新。“天外来客壶”(见图1)就是一种既非方又非圆的紫砂壶造型,它造型新颖,独具魅力。
1 “天外来客壶”的创作灵感
“天外来客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时常光顾地球的天外来客——陨石,将陨石的造型进行艺术加工。说起陨石,大家也是相当熟悉,它不仅具有科研价值,还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每年虽然有相当数量的陨石落至地球,但被人发现并收集到手的陨石每年只有几十块,数量极少,稀有品种更是动则天价。陨石落至地球,经过烈焰的磨砺常常焕发出异样的美,而“天外来客壶”就是想用紫砂来表现陨石与众不同的美丽。陨石与紫砂似乎也是有共通之处的,同样浴火而生,同样经过千锤百炼,同样经过风风雨雨的洗礼,同样被磨光了棱角變得沉稳而内敛。
2 “天外来客壶”的造型特征
“天外来客壶”的整体造型便是一块完整的陨石,壶盖、壶嘴、壶把与壶身完全融为一体,壶身上布满坑坑洼洼,这些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壶盖安静地摆在壶身上,壶盖采用不规则形,虽然增加了制作难度,在平整性与密闭性上要求更为严苛,但能与壶身相呼应;壶把与壶身间看似随意的一个弧度,却是经过反复改进,造型自然的同时提拿却相当舒适,切合了人们拿壶的习惯;壶嘴短小而有力,自然地从壶身上伸出,不显突兀,在壶内部更是设计了相当多的网孔,使得出水流畅而有力,水流如柱;壶底则完全平整,确保了茶壶的稳定性。“天外来客壶”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敦厚稳重,似乎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拿起,但拿起时方知此壶原是如此轻巧,完全不费吹灰之力。
3 “天外来客壶”的装饰技法
在装饰技法上,“天外来客壶”也是用尽紫砂五色土之所能。在原矿底槽青的坯底上用紫泥、墨绿泥、红泥、段泥按特定比例配比的化妆土粉饰,烧制出来后颜色虽然众多却又自然地融在一起,有主有次,毫不突兀。壶身上的肌理则模仿了陨石被侵蚀后的效果,布满坑坑洼洼的同时摸起来又相当光滑,毫无棱角。将“天外来客壶”捧在手心,摩挲着岁月留给它的痕迹,便也觉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天外来客壶”摆脱了传统紫砂造型的束缚,以一种新的形态向人们展示了紫砂壶的独特魅力。“天外来客壶”的设计几易其稿,经过了反反复复的尝试与修改,它倾注了作者的心血,也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也将是作者今后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