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露江 陈功
摘 要:箍筋呈封闭闭合状,设置于梁、柱、桩基础等结构构件中。首先介绍箍筋的作用及分类,然后分析箍筋封闭闭合端、转折角、非对称复合箍筋、内部横向箍筋交错重叠设置等问题,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箍筋;构造配置
一、箍筋的作用及分类
箍筋呈封闭闭合状,设置于梁、柱、桩基础等结构构件中。箍筋通常沿构件纵向并按一定间距布置,其在构件中起到形成钢筋骨架的作用,与人体中的骨架作用相似;其次,由于构件截面的剪切应力方向平行于截面,且垂直于构件纵向,故箍筋能抵抗构件截面所产生的剪切应力作用;再次,在受扭构件(如边梁、悬挑构件的支座梁等)中设置箍筋,构件受扭方向亦垂直于构件纵向,且构件截面扭矩能使构件截面产生旋转,即设置箍筋能抵抗构件扭矩作用;然后,箍筋在构件受力时发挥套箍作用,约束构件横向变形;最后,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绑扎过程中,设置箍筋便于绑扎构件中的主要受力鋼筋,利用扎丝将其与纵向钢筋牢固联结。
箍筋内的竖向或横向弯曲钢筋称为“肢”,根据肢数可分为单肢箍、双肢箍、三肢箍等;根据箍筋肢数布置可分为普通箍筋和复合箍筋;根据箍筋形式可分为矩形箍、方形箍、螺旋箍,其中矩形箍或方形箍通常用于矩形或方形梁、柱中,螺旋箍通常用于圆柱、圆形桩基础中。根据相关结构规范要求,箍筋宜优先采用一级、三级、四级钢筋,也可采用二级钢筋。
二、箍筋构造配置分析
(一)封闭闭合端
如前所述,箍筋呈封闭闭合状,设置于梁、柱、桩基础等结构构件中,箍筋为切断后的钢筋通过钢筋弯曲机弯折而成。根据相关结构规范和图集要求,箍筋的闭合端应弯折成135度弯钩,弯曲后平直段长度在非抗震时应不小于5d,在抗震时不应小于10d和75mm(d为箍筋直径)。构件在受压时内部混凝土、纵向受力钢筋容易产生横向变形和横向膨胀,设置封闭箍筋即可约束混凝土、纵向受力钢筋横向变形和横向膨胀,使箍筋在构件受力时发挥其封闭闭合的套箍作用。
此外,箍筋在约束混凝土、纵向受力钢筋横向变形和横向膨胀时,承受环向拉张应力作用,若箍筋端口处于开口状态,拉张作用易将箍筋拉开,从而使其丧失横向套箍效应,故其端口应设置为封闭闭合状,即使其端口弯折成一定角度且其平直段满足规范要求,箍筋平直段作用在于使其发挥套箍作用时端部锚固于混凝土内部,否则当平直段(锚固长度)不足时,箍筋端口易张开。当抗震设防要求时箍筋受力较大,故其闭合端平直段长度较长。
(二)箍筋外折角与内折角的区别
箍筋闭合端弯曲折角应设置为外折角,不应设置为内折角。箍筋形状应根据构件横截面形状设置,当构件横截面为异形形状,或非规则矩形、非规则方形时,应设置复合箍筋,切忌将箍筋做成内折角形状,内折角易使钢筋混凝土构件转角处崩裂。箍筋在发挥套箍作用时,处于环向拉张受力状态,其转角处的两部分钢筋亦承受拉力作用,根据中学物理合力与分力的理论知识,转角处的两部分钢筋由于承受拉力作用将使转角产生由于两处拉力而引起的合力作用。箍筋外折角处的合力为朝向混凝土内部的合压力作用,而内折角处的合力为背离混凝土内部(或朝向混凝土外部)的合拉力作用。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高,但其抗拉强度较低,通常情况下相同等级的混凝土抗拉强度为其抗压强度的1/10~1/15。箍筋外折角处的合压力传递至混凝土内部,此情况下转角处的受力情况较好;但箍筋内折角处的合拉力方向为朝向混凝土外部,即容易使构件内折角处的混凝土崩裂。根据理论力学和结构力学常识可知,在转角或交界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故箍筋闭合端弯曲折角应设置为外折角,不应设置为内折角,确有内折角时,应将其设置为复合箍筋。
(三)非对称复合箍筋交错设置
在相关结构平法图集中规定,当复合箍筋内部横向箍筋非对称布置时,应沿构件长度方向将相邻两组复合箍筋交错设置。复合箍筋内部横向箍筋非对称布置,使混凝土和钢筋在受到横向约束时产生非对称约束受力,如复合箍筋均沿一个方向设置,即混凝土和钢筋始终处于非对称约束受力状态,故应将相邻两组复合箍筋交错设置,平衡构件内部混凝土和钢筋的非对称约束受力状态。
(四)内部横向箍筋交错重叠设置
在复合箍筋中,最外侧箍筋为主箍筋,内部横向箍筋为次箍筋。应以主箍筋为基准,将次箍筋设置于主箍筋上部(或下部),其余次箍筋设置于主箍筋下部(或上部),即内部横向箍筋交错重叠设置,沿某一方向的重叠层数不宜多于两层。其目的在于使主箍筋与次箍筋联结紧密,若沿某一方向的主次箍筋重叠层数多于两层,则最上层的次箍筋与主箍筋联结紧密程度将降低。
三、结语
箍筋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发挥其抗剪、抗扭、钢筋骨架、横向约束等作用。箍筋构造应结合相关平法图集、结构设计规范等进行设置,应重视其细部构造处理。
作者简介:
杨露江(1962-),男,汉族,四川广安人,本科,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结构工程、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