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张自由
摘要:通过近年来对西瓜-红薯间作种植的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构建了西瓜-红薯间作种植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我区旱地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
关键词:西瓜;红薯;间作栽培技术
陕州区位于豫西丘陵山区,海拔308-1466m,大部分地区在600m左右,年降雨量550-600mm,所产西瓜、红薯,品质好、口感佳,深受消费者喜爱,种植面积较大。季节性干旱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近年来,我们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探索推广了适合豫西丘陵旱地种植的西瓜-红薯间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西瓜亩产3500-4000kg,红薯亩产达2000-2500kg,亩纯收入4000-4500元。现将西瓜-红薯间作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1 茬口安排
西瓜4月15日左右直播,7月下旬采摘;在西瓜团棵期前即5月下旬栽插红薯,10月下旬收获。西瓜伸蔓期后期,红薯开始进入分枝结薯期,西瓜、红薯共生期60天左右,实际西瓜结果期和红薯茎叶成长期同期大约15天左右。
2 整地施基肥
春季西瓜播种前,亩施腐熟的农家肥(猪、牛、羊圈肥)3000kg,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50kg、钾肥10kg,做基肥使用。亩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2-3kg,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整地做到深耕耙平耙细耙匀。
3 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选择生育期在100天左右的早熟品种,如西农8号、科丰3号等。
3.2 适期早播 直播田于4月15日左右播种。育苗移栽在4月20日左右进行,苗龄要求3叶1心或4叶1心。移栽田比直播田要早20-30天上市。
3.3 合理密度 每亩留苗600株左右,行距1.7-1.8m,株距66cm。
3.4 田间管理
3.4.1 肥水管理。开花座果前加强肥水供应,以促进营养生长。施肥注意慎施提苗肥,巧施伸蔓肥,重施膨瓜肥。提苗肥在定植后5~7天缓苗后进行,一般用尿素、复合肥按1:2的比例配成0.3%溶液施1次即可;伸蔓肥一般在提苗后20天左右,每株用尿素10~15g、钾肥15g,在定植点外35cm处两侧开深25cm条沟,将肥施于沟中盖土;膨瓜肥在幼果鸡蛋大小时进行,每株用尿素30~40g、过磷酸钙15g、钾肥30~40g,在定植点外50cm处,施用方法同伸蔓肥,但沟位置应垂直于伸蔓肥沟。
3.4.2 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具有提温保墒除草的作用,对旱作农业尤为重要。在西瓜蔓长40~50cm时进行,如果蔓过长中耕,不但操作不便,且容易损伤蔓叶致病菌侵入,而且锄松的土壤,雨后易溅污叶片、花朵及幼瓜。
3.4.3 整枝理蔓。采用双蔓式整枝方式,即保留主蔓及主蔓基部一条健壮侧蔓,及早摘除其余侧蔓。这种方式适于密植,坐瓜率高,为早熟栽培或土壤比较瘠薄地块的主要种植方式。主蔓出藤后至第一朵雌花开放时,每隔3~4天对瓜苗整理一次,使主蔓有规律地向前伸展。开花后,不再进行理蔓。
3.4.4 人工授粉。春种西瓜容易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影响昆虫活动,可采取人工授粉,以提高坐瓜率。
3.4.5 促进坐瓜。选留主蔓上第二、三雌花结瓜比较理想。離主根较远部位的雌花所结果实也较小,一般不宜留。
3.4.6 果实管理。在多蔓整枝及放任栽培过程中,有时一株上结几个瓜或坐瓜节位不理想,这时应采取摘瓜措施,摘除低节位或瓜形不正、带病受伤幼瓜,以保留和保证正常节位正常果实的发育。
4 红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4.1 品种选择
4.1.1 优质食用型。选用郑薯20、西农431:脱毒北京553、洛薯97-13等。
4.1.2 兼用型。选用脱毒豫薯8号、商薯19、豫薯12号、豫薯13号、SL-19、洛薯9号等。
4.1.3 高淀粉型。选用洛薯966、郑04-4-2等。
4.1.4 特用型。选用济薯18、宁紫1号、凌紫等。
4.2 适时早栽,合理密植 适时早栽是红薯增产的关键,在适宜的条件下,栽秧越早,生长期越长,结薯早,结薯多,块根膨大时间长,产量高,品质好;栽秧过晚,生长期缩短,红薯少而小,产量低且品质差。西瓜-红薯间作种植,在考虑缩短红薯和西瓜共生期的基础上,要及时早移栽红薯苗。我区一般掌握在5月下旬移栽,比西瓜晚30-45天。为提高栽苗质量、确保苗旺,栽苗时要剔除老硬苗和弱病苗,选用壮苗栽插,同时要将红薯苗按个体的大小进行分级,分别栽插,使其均衡生长。为防治红薯黑斑病,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秧苗基部(6-10cm)10分钟。红薯应在保证成活的基础上争取浅栽,栽插深度一般以5-6cm为宜。栽插时要求封土严密,深浅一致,使叶片露出地面。浇水时不蘸泥浆,红薯苗露头要直,苗不宜露得过长,以防大风甩苗影响成活。移栽的株距以25cm为宜,栽后及时浇水,保证有苗1500-2000株左右。
4.3 田间管理
4.3.1 扎根缓苗阶段。红薯定栽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以保证全苗。栽秧后,如遇大旱,应及时浇缓苗水,以利扎根成活。一般在栽插后,要浇水一次,以后每隔10-15天中耕一次,以松土、提温和消除杂草。要适时喷洒新高脂膜促进植株迅速生长和块根形成。
4.3.2 分枝结薯阶段。栽插后30-40天随着温度升高,茎叶生长加快,块根继续形成膨大,应及时加强水肥管理。如遇天旱可随浇水亩追施2.5-4kg尿素,浇后要及早中耕松土保墒。
4.3.3 茎叶盛长(块根膨大)阶段。7月中旬至8月下旬,茎叶盛长,块根膨大,叶面积系数达到最大。一般在这一时期,要做到促中有控和控中有促。此期正值雨季,温度高,植株生长快,为防止徒长,可喷施50PPM的多效唑溶液,以叶面沾满药液而不滴流为佳,以促进果实发育,争取红薯优质高产。在此期,地下部块根迅速膨大,如遇伏旱,需浇水,但水量不宜过大。为促进薯块膨大,可亩用膨大素一袋(12g)对水15kg隔7-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4.3.4 茎叶衰退块根膨大阶段。8月中下旬后,红薯生长后期,茎叶由缓慢生长直至停滞,养分输向块根,生长中心由地上转到地下。管理上要保护茎叶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块根迅速膨大。红薯进入块根膨大期,表土层会出现裂缝。此时,每亩用清水粪肥750-1000kg,对磷酸二氢钾500g(也可用过磷酸钙5kg、草木灰50kg,分别用水浸泡过滤),混合在粪肥中,早晨或傍晚沿裂缝灌施,灌后用土填塞裂缝,可增产20-30%。或者亩用磷酸二氢钾250g对水30-40kg加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喷施,每隔15天喷一次共喷两次。
4.4 摘顶 当红薯主茎长至50cm时,选晴好天气上午摘去顶芽;分枝长至35cm时继续把顶芽摘除。此法可抑制茎蔓徒长,避免养分消耗,促进根块膨大。
4.5 适时收获 红薯的块根是无性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标准和收获期,但收获的早晚对红薯产量、留种、贮藏、加工利用及轮作倒茬都有密切的关系。收获过早会降低产量,收获过晚会受低温冷害的影响。红薯的收获适期,一般是在10月中下旬,气温下降到15℃时开始收刨,气温在10℃以上或地温在12℃以上即在枯霜前收刨完毕,一般在寒露前后收刨完毕。
(作者单位: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