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火及防火规范探讨研究

2017-07-10 10:56屈玉玺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0期
关键词:防火建筑设计

屈玉玺

(天津市川正兴宜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从工程管理理念的角度而言,我国许多建设工程单位尚存在不完善的工程设计体系,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具备基本的防范意识,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防火设计来说,许多建筑单位并未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甚至还未明确防火设计的基本内容以及建筑布局的关键,因此,针对该类问题进行系统化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设计;防火;防火规范

1建筑防火技术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1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建筑材料之所以會带来火灾有着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在进行装修设计时过于看中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设计质量的把握,不重视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材料的燃点过高,在具体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建筑材料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这些气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十分大的。发生火灾之后,这些气体会阻碍人员的撤离,也会影响到消防工作的进行。所以,从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方面来看,提升建筑物材料的防火性能极其有必要,从建筑材料这种最基层问题入手,彻底地提升建筑物的防火性能。

1.2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对于建筑防火的影响

建筑物的防火要严格根据建筑物的防火规定进行设置,将具体的火灾问题纳入建筑物的设计当中。设计的平面布局要参考《建筑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不能盲目进行。最关键的在于对平面设计与布局的安排。例如商场和幼儿园这类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一旦发生火灾之后,需要有畅通的通道供人们撤离。商场人口密度较大,逃生出口不应该设置在地下3层,或者3层以下。幼儿园中大多是小朋友,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小朋友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为此,幼儿园不能设置在高层建筑物的楼层内,这样不便于孩子们安全撤离。除此之外,要想充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撤离,设计专门的幼儿出入口十分有必要。

1.3建筑防火技术在建筑的疏散问题

首先,在做具体的设计时,例如一些高层建筑,不同的疏散口之间最短距离应该在30m以内,房间离疏散口的距离也要尽量控制在15m以内,这些设计与规定必须要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在设计时要严格遵守。

其次,房门与内部之间的距离要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两侧的走道扩展到最大距离,建筑内部最好设置自动配饰灭火器,在这样的情况下,房门与房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最后,对于出现丁字形内走道这种情况时,有关距离的设置应该结合两个出口的距离进行设计。这个设计的主要特点和难点在于中段道路的距离较长,所以需要加倍对其长度进行计算。在设计的过程中安全出口也常常被人忽视,一些相邻的防火分区疏散口设置常常会给人们带来疑问。事实上,在《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当中,也明确了地下空间与向上通的相邻出口设置问题,可以将向上通的防火门看作是第二个安全门,具体要在每个分区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如果有防火墙对区与区之间进行联系,那么彼此之间的面积比差不能超过1.4倍,并且要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所以,安全出口主要是指向外直接打通的以楼梯和外门为基础的出口,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分区的防火门也可以当作安全出口进行利用。

2建筑防火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建筑设计中建筑材料的选取

由于建筑材料因素印发火灾的现象主要包括两种,其一,建筑管理人员在采购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并未有效考虑建筑的防火性能,为了节约建筑成本,重点考虑建筑材料的价格,这虽然符合大部分建筑企业经济节约的建设原则,但是这种以利益为先的观念,致使现阶段许多建筑材料并未达到民用建筑的防火标准,同时,这种不考虑材料基本性能的行为在建筑投建初期就埋下一系列安全隐患,极大提高火灾发生的几率。其二,大部分建筑材料包含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一但出现燃烧的情况就会释放大量的有毒气体及其烟雾颗粒,这些物质不仅可能加剧火势的蔓延,同时很有可能影响居民的逃离以及火灾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全面考虑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综合性分析其价格与性能,通过合理选择从根源上改善建筑火灾问题,以此提高建筑使用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2建筑设计的空间布局

(1)有效把握房间门至总房门的距离,根据建筑的设计要求良好控制建筑相关空间距离的施工,尤其是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全面分析建筑的空间布局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案。针对某些需要配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建筑,其空间距离可以适当增加,总体来说即根据建筑实际情况设计空间有效距离。

(2)在建筑中某些大空间应当重视疏散距离,在大空间中,疏散距离的科学性是保障居民逃生的重点。比如针对高层建筑的餐厅、阅览厅以及多功能厅属于较具代表性的大空间,针对这一类空间,设计人员应当保障其室内空间至房门距离应当不超过40厘米。

(3)针对在走道内的T形空间的距离,设计人员有效考虑安全出口的实际位置。比如,地下室的防火口可以用作防火应急疏散出口利用;针对各个防火区来说,其应急疏散窗口应当在两个以上;针对两防火区面积小于一个防火区面积的两倍,且其防火墙与防火窗相连时,设计人员可以仅设计一个安全应急通道。

(4)在确定防火分区以及防烟分区的过程中,防火分区与防火分区的界定也是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一方面,通常来说,在地下车库及其高层建筑的设计中需要防烟分区,我国高层建筑设计规定,在预设排烟设施的走道中,其高度低于6米的房间应当设置挡烟垂壁,设置防烟分区,各防烟分区的面积应当控制在500m2以内,且防烟分区不可逾越防火分区。另一方面,在设置了排烟设备的汽车车库、地下公共场所及其不具备窗户的地上房间中,应当安装无烟疏散通道。总之,建筑空间的布局对其防火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在某些大型的公共场所,建设设计人员应当强化其防火设计,同时针对部分特殊人群,也应当预留专门的应急通道。

3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要性分析

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既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合二为一,通过对相关条款的整合修订,可适用于各类建筑的防火设计工作。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解决规范适用性的问题

旧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明确要求。但当前建筑领域工况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在工程实践中常常会遇到选用何种规范作为设计依据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将两项规范合二为一,在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纳入各类工业、建筑,统一根据建筑高度进行划分,从而能够解决规范适用性方面的问题。

(2)解决安全尺度的问题

在旧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与《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独立并行的背景下,两部规范自身均具有合理性、系统性的特点。但综合对比分析可见,在《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一些适用于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条款与设计标准设置较多层、单层建筑更低,设防内容还该不够全面。而将两项规范合二为一后,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能够对防火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更全面的审视,从而确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安全尺度。

总之,建筑物的防火功能,对于整个建筑物的构建来说非常重要。总的来说,在建筑当中,要合理地运用防火技术,一方面要提升建筑物的防火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所以,建筑的防火技术需要不断提升,不断完善,从材料、技艺以及平面设计等方面综合考量,为我们的广大居民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本刊讯.我国将制订《灾区过渡安置点防火规范》[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5(01)

[2]毛星.地方防火规范起草委员会[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03)

猜你喜欢
防火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浅析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路径
大型建筑设计的防火疏散设计方式及关键点分析
民用飞机动力装置防火密封件设计及适航要求
飞机发动机短舱防火墙结构和密封设计要求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