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从难民营走进青瓦台

2017-07-10 02:25曹靖楠
同舟共进 2017年7期
关键词:卢武铉文在寅朴槿惠

曹靖楠

韩国大选总算尘埃落定,文在寅成为第19届韩国总统。这也意味着,以金大中、卢武铉为代表的韩国进步势力,时隔10年重夺最高权力。

选举过程总体争议不大,文在寅几乎由始至终都取得压倒性多数的支持,不过即便如此,今后摆在他面前的课题也决不轻松:对内,要进行财阀改革、解决就业问题;对外,要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重新构建东北亚的和平环境。这位誓言要成为清廉总统,“为国民拭去委屈的眼泪”的左派斗士,能否带领韩国走出内外交困,成为5000万民众的领航者呢?我们有理由拭目以待。

从难民之子到总统之友

文在寅的自传叫做《命运》,他的一生仿佛也在诠释着命运的不可捉摸。从难民之子到参军入伍,从选择成为民权律师到因此被捕,从在事业中结交一生挚友到最终继承挚友遗志,击败多年对手攀上权力金字塔的顶峰,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履历,可以说就是整个韩国及其民族几十年的缩影。

1953年,文在寅呱呱坠地于韩国巨济郡(现巨济市),父母是朝鲜战争中来自北朝鲜咸鏡南道的难民。在那个连韩国政府都自身难保的战争年代,难民遭遇的悲惨程度可想而知。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文在寅从小就深切体会到贫穷的滋味。当时的难民营和战俘营被安排在一起,条件十分简陋。父亲迫于生计,就在战俘营做帮工,而母亲则卖鸡蛋营生。家境贫寒的文在寅领过救济食品,做过送煤饼的杂活,甚至一度辍学,读书成为奢侈品。这段经历让他从小就在心灵上贴近劳苦人民,竞选时,他总不忘说一句“我是难民的儿子”,比朴槿惠更加亲民的态度是他受到广泛喜爱的主要原因。

穷困没有销蚀文在寅求学的欲望,他不怕挫折的性格特点在少年和青年时期就已逐渐展现。文在寅18岁第一次报考大学失败,25岁在大学里组织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随后被强征入伍,27岁考完司法考试却旋即身陷囹圄……这样多舛的命运换成别人很可能早已一蹶不振,却磨砺了文在寅的意志。

文在寅一生的转折点,出现在他第一次报考商学院失败转而选择攻读法律之时。用他自己的话说,学法律、成为律师就是“命中注定要遇到卢武铉”。文在寅终于成功考上了庆熙大学法学系,并在毕业后通过了司法考试。按理说,这时的他本应可以顺顺当当地成为一名大律师,让全家轻松过上精英阶层的生活,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选择放弃为大公司做法律顾问的大好机会,和同样年轻的卢武铉合作开了一家“釜山劳动法律事务所”,两人一道成为了收入微薄的人权律师。

看过韩国电影《辩护人》的人,一定都对电影中以卢武铉为原型的律师印象深刻,而文在寅正是卢武铉最亲密的合作伙伴。这段法律经历也为文在寅日后进入政坛积累了最初的政治资本。后来,卢武铉步上政治坦途,事业蒸蒸日上,他竞选总统时,文在寅为其奔走呐喊;卢武铉入主青瓦台后,文在寅成为他的核心幕僚;尽管文在寅淡泊名利,一度退出核心政治圈,但2004年当老友遭遇弹劾时,文在寅再一次回到卢武铉身边,担任其辩护律师;卢武铉去世后,文在寅更是义不容辞地继承了他的遗志,继续团结韩国左翼力量。

与一生宿敌缠斗40年

命运似乎在政治生涯上也要给文在寅一次考验,让他坚韧不拔地两度参选才能入主青瓦台。5年前,当文在寅第一次竞选败给朴槿惠后,他就更加坚定了从政的意愿,多年来一直努力聚拢在野党的人心,逐渐成为左翼当仁不让的领袖,并在朴槿惠倒台后成为当选呼声最高的总统候选人。

台前是文在寅闪亮登场,而台下是朴槿惠的黯然离场。作为韩国保守势力的代表,朴正熙、朴槿惠父女可以说是文在寅的一生宿敌。正是与他们长年累月的抗争,间接促使文在寅走上了充满坎坷的政治道路。

与朴氏家族的初次对抗,发生在文在寅的青年时期。上世纪70年代正是朴正熙领导的军政权统治时期,虽然朴的经济政策使韩国实现了初步工业化和经济起飞,但由于政治上对社会保持高压,资源又分配不均等,最终还是引起了民众不满。1975年,还是一个大三学生的文在寅组织反朴示威游行,却被捕入狱。一下子从一个年年拿奖学金的有为青年沦为阶下囚,还遭到庆熙大学开除。他与朴家的第一次对抗彻底失败。

出狱后,文在寅被强征入伍,在军队的时间里,他一直待在特战队。上世纪80年代前的韩国特战队,队员并不是普通的志愿兵,而要么是谋求减刑的犯人,要么是同情朝鲜的“政治犯”,因此才得到政府的“特别关照”。他们经常要经受远超一般强度的“魔鬼训练”,并总被委派最危险的使命。文在寅熬过了这几年,不仅没有被严苛的训练打倒,反而两次获得特战队旅团长一等表彰。

文在寅第二次与朴氏家族对抗则是为了好友卢武铉。复员后的文在寅原本只想当个律师为民请命,但随着好友卢武铉步入政坛,文在寅也决定为之奔走呐喊。卢武铉成功当选总统,然而保守势力却抓住卢武铉家人的问题,多次要求将其弹劾,这里面就有朴槿惠的声音。为了帮好友洗脱罪名,原本已决定远离政坛的文在寅主动承担辩护律师一职,多方奔走,为卢武铉辩白。但2009年,李明博政府上台后,进一步加紧对卢武铉的调查,致使卢武铉跳崖自杀。自杀前,他给文在寅留下了一封遗书。在与以朴家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对抗中,文在寅第二次惨败。

好友的死给文在寅带来难以愈合的伤痛,他曾说,得知卢武铉去世的那天是他“生命中最长的一天”。没有人知道卢武铉在遗书里究竟写了什么,但此后,原本对政治并不热衷的文在寅开始接过卢武铉的衣钵,重整一度陷入涣散的左翼势力,他以“卢武铉之影”的形象出现,让在野的左翼凝聚起来。

第三次对抗则是为了自己。2012年,文在寅雄心勃勃地参选总统,这次他又和一生宿敌朴槿惠狭路相逢。命运再次跟文在寅开了个玩笑,满怀信心的他只以微弱差距又一次倒在朴氏家族的跟前。直到5年后的今天,厚积薄发的文在寅终于如愿以偿,而多年的等待也让他更加成熟,让他从急于为卢武铉“洗雪冤情”的悲愤中走出来,真正准备好成为5000万韩国民众的总统。

弥合社会裂痕任重道远

选举政治中有一种著名的“钟摆效应”——当一边摆得愈高,受到的力矩就愈大,最后就会回摆,导致钟摆始终在左右两侧间轮流摆动。政治博弈也像钟摆,因为选民总是喜新厌旧,永远不满执政党的政绩,而期望在野党有新作为。

韩国的选举政治虽然年轻,却也不能免俗。在现代民主制度中,韩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尽管民族成分单一,语言高度一致,但事实上,政治光谱的两极分化却十分清晰。战后的韩国政坛分为右翼保守、左翼进步两大势力,两派都各有非常牢固的基本盘。随着朴正熙遇刺,威权政府逐渐松绑,民主化开始启动,并于1998年第一次通过选举实现了不同派系政权的和平交替。总的来说,保守派与进步派此消彼长,轮流执政,近20年来正好经历了两轮循环。但与不少国家不同,韩国的政党更类似刚性政党,大多数选民的政治立场十分坚定,不会轻易摇摆。更独特的是,韩国左右两党的对立还与地域矛盾高度重合:保守势力主要出自“岭南”的庆尚道,而进步势力主要出自“湖南”的全罗道。

追溯起来,这种地域对立的独特现象实质始于历史上的分裂,这导致狭小的朝鲜半岛南部至今留有深刻的矛盾与隔阂。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新罗、百济、高句丽),半岛南部的东西两边分属新罗、百济两国。而被称为“湖南”(因在蟾津湖以南)的全罗地区旧属百济,被称为“岭南”(因在太白山岭的南面)的庆尚地区旧属新罗,“岭南”与“湖南”之争始终不绝,双方互相倾轧,直到新罗征服百济,百济民间自此积蓄起对新罗的严重敌视情绪。

韩国建国后,几位总统多在庆尚道出生、成长,他们人为地将国家战略资源向东南倾斜,以至于在国家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庆尚道明显获得更好的发展,形成了大邱、釜山等大都市,而全罗道则多以发展农业为主,虽然生态得到了保护,但在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上处于落后地位,全罗人对此深感不满,双方隔阂至今十分严重。

地缘上的敌对带来路线上的分歧。全罗道人主要支持进步派,希望改善民生,提高福利,治理腐败与扭转社会不公;而庆尚道主要支持保守派,希望继续贯彻朴正熙政府之后的政治上小政府、经济上自由化的方向。直到文在寅出现,这一政治惯例才被打破。出生于庆尚道的他却成为一名进步派,因此得以整合全国选民。他号称要打破地域和政见的差异,做“全国人民的总统”,力图弥合国内的严重分裂。但可以比较肯定地说,这种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格局,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半岛未来向何处去

新总统到位了,韩国政局能稳定下来吗?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无数先例告诉我们,一个道德上无懈可击的好人,并不定能成为一个好的国家领导人。文在寅作为一个坚守信仰的理想主義斗士,能否带领国家趟过现实政治的滔滔洪流?他不喝洋酒、不打高尔夫,确实做到了独善其身,但他的治国理政能否重振韩国雄风呢?

有一点是明确的,文在寅上台后,韩国政坛潮流已然发生明显变化,朝野普遍打起“向左”的转向灯。

在经济上,文在寅主张进行财阀改革、就业改革,并增加社会福利开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增加雇佣。朴槿惠的倒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严重的就业问题所致,尤其在年轻人中,甚至出现了“38度线”(职员一过38岁就被解职)这样的词汇。为此,文在寅提出增加80万雇佣、50万公务员,将最低工资提高到1万韩元每小时(约合60元人民币)等目标,力求赢取民心。

在半岛安全问题上,文在寅反对对朝鲜采取过于激进的对抗措施,提倡采取外交手段解决问题。文在寅来自朝鲜的家族背景,使他不像李明博、朴槿惠那样视朝鲜为敌,朝鲜于他而言更像是关系复杂的同胞故人。例如,他提名徐勋为国家情报局局长,徐勋此前是朝韩南北对话的推动者之一,也是对平壤最为了解的韩国人,任用他标志着韩国希望与朝鲜开展对话,缓和局势。

回首过去,韩国建国60多年的历史中,几乎每一任总统都以近乎完美的形象登上最高政治舞台:朴正熙创造“汉江奇迹”,全斗焕标榜战斗英雄,金泳三开创清廉正直,金大中挥洒“阳光政策”,但如同诅咒,他们最终都逃脱不了悲情宿命,或流亡海外,或被人暗杀,或锒铛入狱。

这其中当然有个人因素,但也不得不从世界政治和历史的洪流中寻找原因。归根到底,韩国是一个在夹缝中生存的国家,尽管建立了民主政体,但又没有彻底改变东亚的家族政治传统。与此同时,内有财阀施压,外有美国干预,导致韩国总统往往沦为某一特定团体的利益代言人,而缺乏从整个民族、国家的命运出发的长远目标和战略眼界,一旦下台,失去权力护身,又容易成为另一利益团体的打击对象。

5月22日,文在寅连续第8年出席了卢武铉的追悼活动,寄托哀思,也向一生好友转达了继承遗志、推进改革的决心。但他并不是简单的“卢武铉2.0”,与卢武铉当选时相比,现在的文在寅更年长、更成熟,也更会作战略思考。未来5年,韩国不会是简单的“卢规文随”,而是将走出一条新路来。

(作者系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猜你喜欢
卢武铉文在寅朴槿惠
朴槿惠坐牢半年无人探视
“文在寅手表”在韩国抢手
韩国国会通过弹劾总统朴槿惠的议案
本 期 导 读
韩检方确定传唤卢武铉
卢武铉一家将被传唤
卢武铉:“复政”青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