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或缺的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我们有必要整理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基础这个基本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邓可一(1990.6-),男,汉,四川成都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1
一、决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的需要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可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社会的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列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如果不是近代中国的实际的具体需求,作为舶来品的马克思主义是根本不可能在当时的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可的,先进的知识分子群体和广大的劳苦百姓也更不可能对其产生如此强烈的文化认同。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面临着反帝反封、富国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并因此做出了各式各样的道路尝试,但无一例外的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中国社会的革命与改革急需要一种新的指导思想来彻底改变这种颓废的现状,一种新的思想它必须要同时满足中国的实际革命需求和传统文化需求,同时这种新的思想还必须要符合工业文明的社会文化精神(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精神)。在此危难存亡之际,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将马列主义的东风吹带到了中国,它刚好吻合了上述的各种需要,中国革命的面貌因此焕然一新。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挽救中华民族命运、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就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磨合以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这其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必然发生的。一方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早以渗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从经济、政治、社会关系等无一不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马克思主义改革中国社会肯定会触及到这些方面,必然也就会触及到与这些方面关系密切的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文化改造也是社会改造的重要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整个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的改造一定会涉及到传统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建立,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百姓的生存状态得到长足的改善,加之如今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国家的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了建国后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化建设却没有跟上脚步,随着西方文化的大举入侵严重侵蚀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根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多种错误思想在民间成为风气,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都受到严重的破坏。我们的党和领导集体早已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已经认识到: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文化的建设,不仅要发展物质文明也要发展精神文明,把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看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重要环节。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形象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突出了“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这两点,一方面,“中国特色”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就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它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别。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文化,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将这两方面有机结合的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改造落后的傳统文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突显出社会主义的文化优势,也展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厚沉淀。
三、中国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现代工业化的产物,它与被数千年封建小农传统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我们通过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比对研究,我们能惊奇地发现这两种天南地北、不相干的东西之间存在着不易察觉的共通性。这种共通性主要表现在内在精神层面上,它能帮助我们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提升了普通百姓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水平,用中国民众更为接受的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微妙的共通性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马克思主义中人被推上了十分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十分的重视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自我解放等,这一切都与儒家学说中将人作为世界的中心的观点相类似。在如,在中国古代,建设一个普天大同的完美社会一直都是很多思想家、哲学家的梦想,这种追求与马克思主义提倡的未来人类社会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不谋而合。
四、马克思主义必须要穿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衣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中描述过这样一种情况“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水土异也。” 这句话体现了农业生产存在地域性,同样的橘树在不同的地域结的果实是不一样的.橘树如此,何况理论呢?理论是对思想的总结,每一个理论的产生都依托于其文化背景和历史社会环境,一个国家和地区产生的理论想要在另一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使用,需要经历一个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光是简单的文字上的翻译,还包括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语境的转换,以及将复杂晦涩的思想转换得更为通俗易懂。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和语言存在着极大差异性;另一方面,每个国家的群众的教育水平和知识结构也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这两方面的原因都对跨地域的理论传播设置了障碍。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现阶段最伟大的思想成果,它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一剂良药,但是它毕竟来源于西方工业社会,在思维模式和理论语境上有着明显的西方工业社会的印记,而中国是深受封建小农文化意识影响的东方国家。同时,马克思主义包涵了政治、经济、哲学等诸多方面,体系庞杂、内容深奥,而中国民众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却十分有限。智慧的中共党人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要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更广泛的接受和理解,必须要将马克思主义具有同中国文化的表述方式,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文化改造,为马克思主义穿上一件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衣,更大程度上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本和学习门槛。本国内的知识分子与受教程度相对较低的工人、农民在接触到被中国传统文化包装之后的马克思主义时,大大消除了文化上的排斥心理,削减了对理论的理解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