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邹琼+魏贵红+杨启才+王婷+李勤+夏云鹤+李菊英
【摘要】目的 研究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以及对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12例,经抽签随机将上述入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胺碘酮,观察组提供常规治疗+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对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的影响。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心功能增强效果,发现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发现治疗前后变化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若加用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可显著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患者临床疗效。
【关键词】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冠心病;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5.0.01
胺碘酮目前常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改善作用。研究发现,门冬氨酸钾镁同样具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在临床上,配合胺碘酮使用,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联合使用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并分析上述给药方案对此类患者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的影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特定区间(2016年1月~9月)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1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在53~78之间,平均年龄61岁;病程0.5~3.1年,平均病程1.6年。根据心功能分级标准,其中Ⅰ级患者22例,Ⅱ级患者38例,Ⅲ级患者47例,Ⅳ级患者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并已经排除对胺碘酮和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注射不适人群。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患者。两组以上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胺碘酮,观察组提供常規治疗+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药物经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给予静脉滴注(血糖异常者改用生理盐水),严格控制注射计量。观察2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治疗情况,观察时间为1周。观察两组患者在给药期间的心电、血压变化,对比24 h动态心电图,对患者的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进行测量和记录,分析对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的影响。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疗效进行评价。心律失常治疗:显效:不良症状消失,心电图显示期前收缩减少90%以上;有效:症状有显著的好转或缓解,心电图显示期前收缩减少50%以上,90%以下;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并且加重现象,心电图显示期前收缩减少低于50%。心功能治疗:显效:心功能增强2级;有效:心功能增强1级;无效:心功能未增强,甚至出现减弱等现象。总有效率计算方式为该组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合计55例,总有效率98.21%,对照组显效+有效合计30例,总有效率71.43%,由此可知观察组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更优(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增强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增强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合计50例,总有效率89.29%,对照组显效+有效合计38例,总有效率67.86%,由此可知观察组心功能增强效果更优(P<0.05)。
2.3 比较2组患者的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结果显示心电图PR间期均明显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RS时限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胺碘酮能起到良好的控制心律失常的效果,抑制K+流失,同时延长QT时间。同样门冬氨酸钾镁作为干细胞保护剂,具有良好的醒脑和解毒效果,提高Mg2+和K+的浓度,阻止QT间期延长,起到控制心律失常的作用。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若加用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可显著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患者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正林,张海波,龙 毅,等.951例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16):16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