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戎文
我国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占该疾病患者总数量比重较大,增强其社会技能是帮助其重归社会的重要手段。帮助青年患者建立自信,增强社交主动性,使其可以更好地与人交流互动,是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的前提条件。
音乐治疗是一个成本低、疗效快,且患者有较高接受度的有效治疗方法。它能增加精神病患者的积极情绪体验,提高患者的治疗动机,增加共情,减缓患者情感淡漠和社会性退缩。进行音乐治疗能够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应激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以音乐治疗作为提高患者社交主动性的手段,运用以音乐为主导地位的治疗形式,以言语所不能表达的影响力,缓解患者对他人和社会的抵抗情绪和行为,培养其社会交际等能力,以较为积极的态度以及行为与人交往,通过团体音乐治疗,可减少和缓解康复期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会交往中的退缩行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改善社交不足的情况,使他们重新获得良好的交际能力,增强社交主动性,提高生活质量、发挥最高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进而达到全面康复,回归社会。
康复期潜伏复杂性
社交能力又可以称为“社会技能”,是指可以妥善处理以及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可分为各种语言、非语言以及社交性感受等各个方面,包括一切与身边事物、人物建立关系,对外在信息接纳、转变的方式,还有正确处理周边事物关系的能力等。
患有精神分裂症(简称“精分”)的青年患者经过一定疗程的药物合理干预与治疗后,就可以达到康复的阶段,当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处于康复期时,他们的心理变化与活动往往会有非常强烈的复杂性,外界等各方面的干扰因素非常容易对其造成影响,因而会使其产生负面的情绪,干扰治疗效果。文献表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病程迁延,一般药物治疗对其临床的疗效很有限制,多年连续性的发病造成患者各种功能的慢性衰减,社会交往、与人交流等能力明显减弱,阴性症状显著,表现出缺乏始动性,没有生活兴趣,思维单调缺乏,语言交流存在较大难度,不懂得合理的情感表达,社会交往严重退缩,在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能力较低,无法与别人建立较稳定的关系。社会技能的缺失是精分患者社会功能缺失的外在表现。”患者在参与社交活动后会出现恐惧、担心、害怕的症状,以至于出现躲避,不愿意去公共场所,不愿与别人交流、接触等。
音乐治疗如何运用
音乐治疗有一个科学系统的治疗模式,这个模式包括许多流派、方法及理论等等,音乐治疗有自成一体的干预模式,即“接受转介,评估,制定治疗计划,实施干预,进行评价”。治疗过程中,音乐治疗师会运用聆听音乐、演唱歌曲、演奏乐器、即兴创作、改编歌词、舞动、音乐绘画等等各种活动来达到治疗效果。音乐治疗的三要素包括:音乐治疗师、治疗过程中所运用的音乐、来访者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笔者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在无锡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并长期住院的精神病康复期患者8例,组建为一个治疗团体。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病情均处于稳定期。笔者从团体中选择1例患者作为个体研究对象。
选择标准:①病情处于康复期,现实检验能力良好,且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30分;②无药物不良反应;③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基本不变。
排除标准:躯体有严重障碍、大脑器质性病变、中高度智力低下、酗酒、过度药物依赖者。
治疗师通过访谈、量表、活动等方式,对研究对象的社交能力及主动性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长期目标,再依据长期治疗目标以及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活动的短期目标。具体长短期目标如下:
长期目标(G):增强社交主动性
短期目标(O):
O1在单次治疗中,能在问候与热身环节主动与其他小组成员互动5次。
O2在单次治疗中,能在热身环节主动邀请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互动3次。
O3在单次治疗中,能在主体环节主动与小组成员分享内心感受3次。
根据被研究者的实际情况情,对其进行连续16次,2次/周,单次治疗60分钟的治疗活动。通过团体治疗的形式,由问候、热身、主体、再见几个环节组成:
①问候环节:以音乐行为(歌唱及四肢互动)为主要形式;
②热身环节:以音乐律动、即兴器乐互动游戏为主要形式;
③主体环节:以歌曲讨论、歌词改写、乐器演奏为主要形式;
④再见环节:以音乐行为(歌唱及肢体互动)为主要形式。
治疗期间,所用的干预模式都依照一个相近的活动流程。在团体治疗活动中,以欢快的《问候歌》开始活动,让小组成员通过演唱歌曲和四肢的律动与互动相互进行问候,将注意力集中到当下的治疗活动,关注到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再通过热身环节的活动,使被研究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在治疗师的引导下与小组成员进行互动,体验积极情绪,把社交训练融入到团体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被研究者的社交能力进行促进与提升。主体环节鼓励被研究者进一步参与活动,增强其主动性,并和其他成员在音乐上进行互动,主动与他人分享内心感受,增强其社交意愿,学习正确的社交行为。
本疗程的音乐治疗活动共可分为3个治疗阶段:
第1阶段(4次):根据小组成员所推荐的自己喜欢的歌曲,治疗师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发声的训练及所选歌曲的倾听及歌唱,与小组成员进行“破冰”音乐律动游戏,以促进小组成员相互之间以及与音乐治疗师建立初步关系,让被研究者减少心理防御机制,避免产生抵触情绪。
第2阶段(4次):通过选择小组成员喜欢的歌曲,与小组成员进行歌曲分享及讨论。以及通过乐器合奏、乐器互动游戏等,使被研究者意识到如何通过音乐与他人建立联系。
第3阶段(8次):通过运用歌词歌曲的改写、绘画、即兴音乐表演等方法,在这一阶段的治疗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上活动形式,发现被研究者的情感情绪主要问题根源,帮助其表达和宣泄情绪,从而进行自我深层次的探索体验,进一步深层次的提高社交的主动性。
靶行为记录
被研究者的靶行为记录显示,三项社交主动性靶行为均有显著提高,且均高于预期期望值。
被研究者的孤独与孤立感得到好转后,自信、自尊等都会有所提高,并能促进与他人的正常沟通,增强社交主动性,研究结果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患者在进行歌曲讨论、音乐律动游戏等音乐治疗环节中,能锻炼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从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促进社交主动性。
研究表明,音乐治疗对于提高该康复期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主动性具有十分可观的治疗效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药物、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失去与朋友、家人、同事的情感聯系,多数患者会出现回避社交,尤其是青年精神病患者,多数在出院后要面临养家糊口,面对社会等社交无处不在,社交主动性低是他们在康复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提高其社交主动性对使其回归社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进行音乐治疗能够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应激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以音乐治疗作为提高患者社交主动性的手段,运用以音乐为主导地位的治疗形式,以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影响力,缓解患者对他人及社会的抵抗情绪和行为,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增强其社交主动性,使其能够更好的与人交流互动,是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的前提条件,也将为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重归社会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