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9日北京晚报刊发《男子啃老被父母告上法庭 大喊让你们断子绝孙》:“我让你们断子绝孙!”赖在家里“啃老”整整7年的儿子近日被法官强制执行腾房时,冲从小对他百般疼爱的父母嘶吼着。徐先生和朱女士老夫妇见状,不禁老泪纵横。夫妻二人对儿子徐青百般疼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让儿子做一点家务。只要学习好,儿子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上小学时,徐青还当过几年班长,但后来怕班务繁重影响学习,朱女士专程到学校找班主任老师,要求不再让儿子担任班长职务。徐青高考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但是住校还不到一个月,就说跟宿舍同学相处不好。朱女士担心儿子在学校受欺负,就让徐青每天上完课回家住,继续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大学毕业后,徐青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徐先生便把儿子安排到同学的公司。徐青在该公司工作三个月后,便说工作没意思,同事不好相处,最后辞职不干了。此后,徐先生夫妇又帮忙给儿子联系过几个工作单位,但是徐青均说“没意思,不想干”。此后,徐青一直闲在家里,每天睡觉、上网,向家里索要生活费,也不再去找工作。
后来,徐青在网上认识了女孩小静,此后,就经常带小静回家过夜。徐先生夫妇对此不能接受,从谆谆教导到严厉斥责,最后升级到大打出手。儿子还振振有词地说:“没工作也有权利恋爱。”“作为父母,你们有义务养我。”
无奈之下,徐先生和朱女士将儿子徐青告上法庭,请求判令徐青搬出去,并限期腾房。此时,徐青已年满29岁,大学毕业后已在家做了7年“啃老族”。
对比解读:一个是79岁的风烛残年的老人,面对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伴相濡以沫,精心照顾、不离不弃。另一个是身体健康,已经做了7年啃老族的青年,却视父母为仇人。面对不同的遭遇,我们不由得想到“感恩”这个词。能让79岁的老人写下“相伴到永远”的字眼,让读者润湿双眼。但那个让老人断子绝孙的誓言,却让我们反思。对子女的过分溺爱要不得,否则便是在为将来种下苦果。从小不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长大了便要求孩子适应社会,父母也应当承担一定的教养责任。在两辈人矛盾升级之后,闹上法庭的“啃老官司”无疑令我们深感沉重。
“啃老族”这个名词伴随着某种社会現象悄然而生。一些年轻甚至不再年轻的“成年儿女”们,由于主观惰性、对工作和生活的逃避等原因,拒绝工作,无法自立,长期在父母的身边“啃老”,这种现象值得反思。
(苗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