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只有具有个性,才会令人印象深刻,也才会打动人心。否则,泛泛而谈,只能让人觉得徒有其表,实在空洞。
那么,如何寫出个性呢?
首先,要有对人物的具体描写。人物的形象刻画不能过于笼统,不能只将典型形象赋予人物,便戛然而止。比如母亲这个形象,天下的母亲都有一颗爱子之心,对身体抱恙的子女总是倾尽自己的心血。那么我们在写母亲这个形象时,便不能总是提到母亲尽心尽力地照顾生病的自己就到此为止了,否则所呈现的便是“大家的”母亲,而不是“我的”母亲了。这也就是在说典型形象依然要靠个性事例来体现。比如《感恩母亲》中的这位母亲,从她“手头有工作”,又要“照顾我”,“还要做家务”“一周里休息的时间几乎为零”可以看出这位母亲非常勤劳,可能还是一位“女强人”,那么在刻画这位母亲的形象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描写她坚忍刚强的性格下包含的独特温柔,来突出母亲这个独有的人物形象。
其次,叙述的事件要体现独特性。所选材料不能太过陈旧,对被人用过再用的事件进行描述就是陈词滥调,讲得多了,看故事的人也就烦了。而新颖的事件总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如感冒发烧了得到母亲的细微照料,这个材料是很多的。其实,选这样老生常谈的材料,还不如选青春叛逆期的自己和母亲的争执,这个也很常见,但每个人的叛逆表现又各不相同。有时可能是为了一件琐事而争执,有时可能是母亲的唠叨引发了你的反感,总之,是真实地发生在你的生活中,事后你想起来,又觉得母亲包容了你,从而体悟到人应常怀感恩之心。
第三,事件叙述要具体。同学们在叙述事件时,往往是一笔带过,没有场面描写。其实我们在叙事时,除了要写出事情的基本脉络,还可以抓住比较精彩的几个画面进行定格描绘。如此一来,我们在叙事时便能做到详略得当,不会出现记流水账的现象。此外在具体事件中综合应用各种修辞、描写手法,能给文章锦上添花。如:
一迈进店中,那油烟直呛五官,眼也睁不开,鼻子也呼吸不畅。倏地,母亲从里间的黑烟中跑了出来,蹲在店门口大口大口地喘气,身子也因咳嗽不停地起伏。这都是因为店里没有抽油烟机,但母亲却又要赶时间在店里为我做菜的缘故。看着母亲被呛得直流眼泪的场景,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不一会儿,母亲回过了气,她把我往外一推,又钻进了里间。她戴着口罩,身子不住地一抽一抽,那是她在隐忍着咳嗽所致。但她手脚麻利,动作迅速,没过多久,三盘小菜就出锅了。
母亲拿出小桌子,摆好碗筷,说:“快吃!”
(苗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