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欣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 200000)
浅析收束性陈述结构
李 欣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 200000)
本篇论文重点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收束性陈述结构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对其表现形态和功能意义加以进行整理和总结。这一课题不仅是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研究,更是对收束性陈述结构的专项研究,具有显见的创新意义。通过了解收束性陈述结构带动更多人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认识。深入了解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丰富对其的理解和认识。
收束性陈述结构;贝多芬;奏鸣曲
这些年来,针对音乐结构中具体的次级结构进行专项研究已经成为音乐曲式研究的发展趋势。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已有大量研究素材,但对其中收束性陈述结构的专项研究很少。本课题深入了解收束性陈述结构,丰富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以及收束性陈述结构这一特殊结构的认识,并对其表现形态和功能意义加以进行整理和总结。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当乐曲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各种音乐要素的变化和组合在一个有起讫的时间过程中按一定的逻辑加以分布和组合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关系,就是音乐作品的曲式。
一首音乐作品的完整性在于在完美的形式中表达的深刻且明确的思想内容。每一部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是具有逻辑性和多面性的,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状态。因此作品中思想内容的发展使得音乐作品中曲式的概念逐步形成,通过音乐作品中多方面音乐因素的影响,使得曲式结构逐步形成。
音乐中由若干音乐要素相互结合和作用,在时间过程中按一定的逻辑组合而形成的整体结构关系就是所谓的曲式。每一部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都是不尽相同的。但在长期的音乐历史实践过程中,人类的音乐思维方式慢慢积淀形成了一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作为人类的听觉习惯渐渐保留下来,慢慢演变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相当稳定的曲式程式类型。相对的,曲式也要根据作品中的旋律、节奏、音色及和声等音乐要素来进行判断。音乐作品的曲式并不是死板的公式教条,是一种处于流变和更新中的原则和形式,在曲式学内容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形势下,本文通过对一特定的曲式结构进行更深一层的研究,通过一定量的作品分析和数据统计来进行归纳和整理。
陈述写法是指在音乐手段的使用上所表现出来的陈述性质,因而使它产生陈述功能和作用。 音乐作品的写作采用了较多的音乐表现手段,包括:音调、动机、节奏、节拍、和声、调性、织体、主题和乐思等。音乐的陈述性质由于这些作曲手段而形成多样化的表现。
高为杰在《曲式分析基础教程》一书里指出:“音乐作品中,处于不同部位的段落在音乐陈述的方式上往往显示出不同的特征,从而形成音乐陈述功能的差别。”音乐的陈述类型可分为稳定的陈述类型与非稳定的陈述类型两大类。其中稳定的陈述类型中还可细分为呈示型与结束型;非稳定的陈述类型细分为展开型与过渡型。
稳定型陈述:顾名思义其主要的特点在于其乐思的材料较为统一、单纯和完整,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调性与和声较为明确,通常情况下以一个主要调性的确立为中心,巩固主调为主要目的。结构上也较为规整。稳定型陈述大多数情况下用于乐曲的开始部分或者结束部分。但不排除部分作品用稳定型陈述作为乐曲的中间对比段落以形成强调和对比的关系。
非稳定型陈述:非稳定型陈述结构相对于稳定型结构来说在乐思的材料上相对零碎化,并不像稳定型陈述的完整和统一,而是片断化的材料。调性与和声也呈现不稳定的状态,通常情况下是以避免全曲的主要调性、主和弦以及完全终止式为主要目地的。非稳定型陈述在结构上形成不规整、不稳定的形态,经常采用结构分裂来表现结构的不稳定性。
(一)呈示性陈述
呈示性陈述作为稳定的陈述类型在于其在主题材料上的表现方式为完整统一的稳定发展,按照主题材料的内容稳定的把乐思逐步呈示出来。呈示性陈述用于主题呈示段落具有陈述清晰、性质稳定的基本特点。
呈示性陈述的特点在于主题曲调较为完整;调性与和声较为单纯,例如明确的和声序进和终止,内部即使有转调、离调也多为近关系调;结构上也较为规整、匀称。
(二)展开性陈述
展开性陈述用于乐曲的发展性段落,具有不稳定性和动力性特点。
展开性陈述的特点在于主题曲调片断化、零碎化;和声与调性呈不稳定倾向;结构并不规整,碎片性和分裂性是它的典型特征。
(三)过渡性陈述
用于连接段落,连接两个互相对比的主题,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通常包含“承上”、“转化”、在后面段落所属调性的属功能上作准备的“启下”三个阶段,基本特征与展开性陈述相似。
过渡性陈述的特点是通常起到连接的作用,作为段落与段落之间过渡的手段。
(四)收束性陈述
收束性陈述多用于结尾或补充段落,通常情况下是为了把前面的陈述或发展所达到的某种水平加以巩固。收束性陈述是为了结束之前段落的发展,并使音乐趋向告一段落。
收束性陈述的曲调虽具片断性、常常是已陈述过的主题的一部分的变化,但不作发展,多进行重复;收束性陈述的调性稳定,和声是终止式的重复,或延续、重复主和弦,或出现主持续音;结构做片断的重复或逐渐分解是常见现象。
(五)导入性陈述
导入性陈述用于全曲或基础部分的开始,起着某种导向或预示作用,有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主要作用在于为后方主要的乐思陈述做主题材料、和声以及情绪等方面的准备,使得对即将出现的主题产生期待的作用。
在导入性陈述中主题材料常以零散、不完整为其特征;调性往往是不固定的,和声以各种不稳定的功能特别是属功能为主。
杨儒怀指出:收束性陈述结构是为了把前面的陈述或发展所达到的某种水平或高度,加以肯定和巩固,使陈述和发展停顿在原有水平和高度上,不再向前发展,这时收束性陈述大多就从前面所到达的调性和结束终止后面开始。这一观点阐述了收束性陈述结构使音乐趋向告一段落。
收束性陈述在其进行的过程中无论是逐渐消耗掉之前音乐所到达的情绪点或是增加新的高潮后再结束,在音乐的材料上、调性上、和声功能方面都不再有继续的发展,主要目的是在于为乐曲做情感和结构上的结束。
收束性陈述可以独立的进行,也可以作为乐曲的前奏和引子。具有收束性陈述结构的形态的前奏或者引子,规模相对短小,和声与调性是稳定的。例如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第一曲《晚安》中的引子,这段材料同样也作为乐曲的结尾部分。
谱例:
在和声方面,收束性陈述的主要和声功能在于确立终止主和声。表现方式多样,有明显的向下属方向的和弦序进,为了强调下属和弦向主和弦的进行,不再做其他转调或者是更为复杂的和声进行;也有主属和声交替进行,为了巩固主和声的地位以及调性;或是在主功能持续音上进行各种终止式的陈述;也有和声序进表现为一系列的终止式进行,或是综合了以上几种特点的综合进行。
收束性陈述在结构方面除了伴随主题材料的重复和补充之外,也常常把主题材料进行裁截或者紧缩;一般情况下的收束性陈述结构多以零散或是短小的结构组织表现为主要的结构形态。
收束性陈述结构在奏鸣曲中的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呈示部和再现部中的结束部,还有一种就是奏鸣曲的尾声。相对于奏鸣曲式的副题而言,结束部就相当于一种收束性陈述结构,结束部自身收拢性质的结束,往往倾向于副部补充的性质。尽管从某种意义上结束部也具有收束性陈述结构的功能意义,例如贝多芬的很多作品直接由结束部结束,而没有额外的具有收束性功能意义的尾声。但由于结束部在经典的奏鸣曲式结构范型中已经具有了模式化的功能意义,所以在本文中将不对其作详细的讨论与研究。由于篇幅和本人能力所限针对结束部的研究将作为后续课题。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作为一个作曲家,他不同于莫扎特在童年时期就显露的极高音乐天赋,贝多芬直到26岁才出版自己的音乐作品。但对于贝多芬来说,他对自己的每一部作品都非常的执着,为了尽可能的使音乐作品趋于完美,他甚至呕心沥血花费数载来打磨作品。而这往往使他的作品具有厚积薄发的力量,独特的风格特点也显而易见。丰富的感情变化、娴熟的动机运用,以及他对乐曲戏剧性变化超乎寻常的直觉都是他音乐作品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奏鸣曲曲式的主要特征。
有人曾经把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比作《旧约圣经》,而把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比作《新约圣经》。的确,人类为钢琴所写下的凝聚着人类最深沉智慧的杰作,莫属巴赫的“平均律”和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了。贝多芬在短暂而辉煌的岁月中,用血和汗水在琴键上为人们呈现了32首独特魅力的音乐作品,也在之后钢琴奏鸣曲的结构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非凡的意义和地位。贝多芬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在音乐表现上,从他的第二奏鸣曲第三乐章开始,贝多芬用谐谑曲代替了海顿和莫扎特使用的小步舞曲。他几乎涉及了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 并且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能力,使之蕴含了如同交响乐般的戏剧效果。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在他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整个作品曲集就像一部传记不但体现了他个人音乐创作风格的演变,还预示了钢琴音乐作品从古典主义进入浪漫主义的过程。
贝多芬曾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因此,他作品的创作构思庞大、音乐形象宏伟、乐曲感情深刻入微极具抒情性、对比手法丰富鲜明,并且由于创作的形象丰富多样,所以在他的奏鸣曲式中蕴含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他除了吸收传统的古典奏鸣曲的结构外,又在自己的创作中做出了更大的创新:例如赋予引子全新的意义;呈示部中省略反复;连接部、展开部和结束部的相对独立性使其具有独立的意义和更为旋律化的倾向;尾声部分贝多芬更具创新,在尾声的发展上不仅仅表现在篇幅上的庞大,还在于他赋予了尾声相对独立的意义。
[1]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06).
[2]范乃信.曲式精要[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03).
[3]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09).
[4]魏纳·莱奥.器乐曲式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08).
[5]高为杰.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5).
[6]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北京: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08).
J6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