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与暖通新技术解析

2017-07-09 20:31孙美华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源热泵绿色生态暖通

孙美华

【摘要】全球气候近些年不断变暖,环境和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在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过程当中,相关人员应当始终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努力推行绿色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与此同时,在建筑施工中要尽可能采用绿色材料,以促进室内环境品质的进—步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减轻。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设计i暖通新技术

1、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和内涵

1.1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

低碳环保是当今时代的生活主体,所谓的绿色建筑就是在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2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工作者不仅要对建筑物进行精确地计算和测量,而且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绿色能源或者绿色材料的使用方法。同时,设计师必须要掌握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建筑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降低能耗,如果绿色建筑设计与时代不符、与人们的生活格格不入,即使有良好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也不能被采用。绿色建筑的设计需要综合性的考虑规划,需要将环保、能源及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创新型的设计方案。

2、绿色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原本的空调企业技术研发力量不足以及成本耗费过高等问题,导致暖通空调系统在向未来新技术发展的道路上行进缓慢。同时就目前而言,市场上所谓的节能空调大多是通过变频实现的。

2.1没有暖通空调的绿色节能设计理念。多数人认为空调制冷的温度越低越好、供暖的供热温度越高越好,认为优秀的暖通空调系统应能使人们最大限度地感觉舒适。但从科学的角度看,冷热温差过大会使人对外界环境的耐受力变低,进而威胁到人体健康,且制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这是与能源保护理念相违背的。

2.2设计方案难以确定。目前,各种各样的绿色节能技术被提出,每种方案具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节能意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看待绿色节能技术的角度也变得多样化。与实际的结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设计方案难以确定。

2.3忽视暖通工程的施工管理。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往往会忽略绿色建筑技术的采用,以达到缩短工期、压缩成本等目的。

3、实现绿色建筑暖通新技术设计的有效对策

3.1太阳能节能技术

在众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中,太阳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仅没有地域限制,而且环保无污染。太阳能供暖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为:应用设备对太阳光予以采集,并将太阳光转化成热能;由热导循环系统将热能处理之后传至换热中心,到达换热中心并成功转换成热水后便可进入采暖系统;最后一步便是通过电子仪器对室内温度加以控制和调节。天气是变化无常的,当出现阴雨雪天时,对太阳能的获取会出现困难,但这时控制系统将会自动进行转換,切换到辅导加热系统。在太阳能充足时还可以为人们提供热水,便利了居民生活。如果采暖系统能够应用太阳能技术,将会大大的降低常规能源的消耗,有效的保护环境。

3.2地源热泵应用

地源热泵技术存在有较高的经济和节能优势,特别是在解决供热和制冷两个方面,与空气热源泵相比有几点较为突出的优势,例如地源热泵系统影响的只是土壤的温度,并不会对地面或地下水造成严重的破坏,也是当前所了解的最为成熟,并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去热和散热方式。地下土壤温度变化的关键就在于埋于地下的埋管换热器,而埋管换热器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到温度高低的影响,但是如果能够平衡冬季吸收和夏季排除的热量,那么换热器的性能也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更不会对地源热泵的运行造成影响,因此地源热泵较为合适的应用地区主要是冬季夏季热量能够相当的地区。但也可以通过改变一些条件使其他地区也能应用地源热泵,例如在寒冷地区可以增设辅助供热设备,而在温度较高的地区可以建造冷却塔供冷。

3.3冰蓄冷系统优化

冰蓄冷系统耗电量小,有助于节约电力资源,并且经济效益良好,同时在低能耗的条件下还能实现低温送风,大大节约了能源。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能够在用电高峰期的白天进行供冷,降低了大笔的电费支出。其次,条件相同时冰的蓄冷量明显高于水的蓄冷量,因此蓄冷池的容积也较小,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热损失,节约了能源。

3.4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原始而有效的方式,有利于改善室内舒适度和室内空气质量,不消耗资源,没有污染。因此为保护环境支持多用自然通风,现阶段自然通风主要由风压和热压实现的两种通风手段。

3.4.1风压实现的自然通风。风压是自然通风的动力也是主要手段之一,为实现自然通风,绿色建筑外的风环境至关重要。因此,建筑物在设计和选择施工地点时,务必要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和格局。进一步而言,为了能够达到更佳的通风效果,在设计时要考虑建筑的平面和剖面等细节,在设计时尽量减少空气阻力,例如尽量将门窗设计在一条直线上,扩大开口面积。由于天气的原因,室外风速也会发生变化,这时可以人为的在窗户上加控制风速的设计,例如百叶窗户等,以此使室内通风达到最佳效果。

3.4.2热压实现的自然通风。热压通风原理则是利用室内外温度不同而导致的空气密度不同,由此出现的压力差而引起的空气流动,热压通风实现了室内污浊的热空气与室外清新的冷空气的交换,由于空气密度的原因,热空气将在顶部通过,冷空气则从底部流入。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其顶部最好设计带有可调节的开口,目的就在于更好排除室内污浊的热空气,真正实现自然通风。

结论:

总而言之,针对当前我国目前的状况,暖通新技术运用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障碍,所需要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受到的客观因素也比较大。所以,将暖通新技术设计运用到绿色生态住宅工程项目中,一定要遵守国家和规章制度,尽量排除客观因素的影响。完善暖通新技术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的应用,防止出现高成本、低质量、赶进度以及安全隐患大等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在将暖通新技术应用到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以及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对设计的计划进行科学的设置,对设计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增加设计管理的预测性,从各个方面来解决暖通新技术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中的问题。

猜你喜欢
源热泵绿色生态暖通
融合绿色生态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设计研究
地源热泵新型技术的应用
TCL智能暖通成功中标山东省临沂润地置业润地新城办公大楼项目
地源热泵在建筑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绿色生态发展:破解德育低效难题之路
构建绿色生态德育课堂的研究
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点的探讨
暖通工程施工要点在民用建筑的探讨
试论暖通工程决算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