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0kV配电网线路的施工。其能否给用户带来安全的、稳定的供电环境則主要取决于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不断提高10kV配网线路的施工质量将对周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10kV配网线路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10kV配网线路;施工技术;供电质量;供电环境;施工质量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1-0204-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7.11.103
随着我国配电网线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保证更加安全可靠的供电环境,对配电网线路的施工技术也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需要在安装设计时,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严把施工技术关,以便做出更加优质的工程。为此本文对10kV配网线路施工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介绍了10kV配网工程施工的特点、网架的建设、配网线路的施工、配电柜和变压器的安装、架线与杆塔工程施工以及施工安全等问题。
1 10kV配网工程施工的特点
配电网络的施工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不了解其特点就贸然施工的前提下,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人身安全事故或者造成一些设备出现故障等问题。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就配网工程施工的特点做一些了解:(1)配网工程线路施工的施工地点较分散、施工周期较短、作业范围广。为了保证周围人的人身安全,配电站一般选择在远离人群的地方,而用电范围多是人群的集中点,为保证供电质量,还要考虑供电半径的影响,其两者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施工时线路的选择、分布、走向问题;(2)线路分布较广时,其中间环境复杂多变,可能会经历一些地势崎岖或不便施工的地方,使线路的交叉点增加,布线多变,在中小城市可能会造成低压返供电现象的发生;(3)在接近用户的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大多靠近街道两旁,对于在下方行走的人来说,应防止物体高空坠落而造成的人员伤害问题;(4)在施工时,一般电力施工作业技术要求较高,工序繁琐,工作环境复杂,加上停电时间短、作业时天气温度高,尤其是高空作业,可能对于施工人员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考验,考验其耐力和思想,如果思想不坚定,可能会出现消极罢工、思想松懈等问题,甚至可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安全问题;(5)配网工程施工的施工方案确定后,实际施工需要按照计划进行,才能保证在工期内完成,这就使得施工工序链接紧凑。
2 10kV配网线路中网架的建设
10kV的配电网架的建设由于一些地理的原因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根本上应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分层分区,适度交错。针对于这一原则,要形成布局合理、简单明了的网架结构。10kV的网架建设多采用多联络的连接方式和手拉手环形连接方式。多联络的连接方式根据负载率的不同分为不同的联络方式,虽然这根据不同的负载率选择合适的联络方式,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发生断电,虽然可以采用其他联络点,致使一部分联络点无法进行工作,使其工作上受到限制。手拉手环形联络采用将两条及以上的主线直接相连的环网供电方式,其优点是连接快、施工时间短等。如果其中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或部分线路需进行停电检修时,可由另一线路转供电进行运行,这就对线路设备的连接质量做出了要求,特别是不同线路之间相位的一致性。
3 10kV配网线路中配电线路的施工
10kV配网线路的建设应根据当地发展的实际需求,与城市、农村的发展相结合。(1)要尽量减少占用民用土地,并配合道路的建设,设计出合理的建设路线,以增加施工的方便性和减少后期的维修费用;(2)在设计线路时,可以将供电区域划分为若干部分,明确每个区域的线路设计,使每个区域做到最优,并且采用分区设计可以解决线路重叠的问题,减少施工的工作量;(3)还要尽可能地减少线路的长度,情况允许时可以采用直线连接的方式。此外在设计时,应考虑现有线路负载情况,并针对后期可能增加的负荷及环网转供电的需求进行合理规划,以确保在一条线路发生问题时,其他线路可以承受因线路故障而突然提高的负载率。
目前城市中心的10kV配网线路多采用电缆敷设供电,但仍有部分欠发达地区或旧城区部分10kV配网线路采用杆塔架设的供电方式,当线路架设在道路两旁或居民区内时,应针对下方行走人群和行驶的车辆自身安全,选择具备一定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绝缘导线,并在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安全距离前提下,增设安全警示标识,确保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10kV配网线路中配电柜的安装施工
10kV配电柜在接受和分配电能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配电柜按安装地点不同可分为室内配电柜及户外箱式配电柜,其进出线线路多采用电缆连接方式。在安装之前要先检查其质量,看是否能正常工作,确保无缺陷问题。以室内配电柜为例,安装前需确认预埋件的尺寸、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室内照明消防设施齐全,接地符合规定要求,确认附带配件及气压表气压正常,不同型号的配电柜对柜坑深度及与墙体距离的要求不一定相同,为确保设备的安装和运行,安装基础须符合设计及产品说明要求等。
配电柜的选择根据安装场所的不同也具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有触电风险、潮湿的地方,要采用封闭式的配电柜。在我国南方沿海个别地区,户内、外配电柜受海风侵蚀影响较重,更容易发生设备底盘锈蚀、连接部位爬电等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情况。为解决该问题,近年该区域的部分配电柜安装、维修中,采用了在设备与基础之间加装防潮底板的施工工艺,防潮底板的类型可分为轻质绝缘板及重质钢筋混凝土板,根据进出线数量预留孔洞,对配电柜底盘锈蚀严重的情况,为防止配电柜突然下沉,防潮底板多采用具备一定刚度的钢筋混凝土材质,这种做法在该区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有效隔绝了海风湿气对设备的侵蚀。
5 10kV配网线路中变压器的安装施工
变压器是10kV配网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施工前应根据图纸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在变压器到达安装现场后,要检查其规格、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在满足要求后,还要对其进行保护,防止在安装前对其造成伤害,影响其使用质量。在安装时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确定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安装,检查变压器箱体保护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线分别与主接地网独立连接,接地线两端必须用接线端子压接或焊接,接地应可靠,紧固件及防松零件齐全,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安装完成后,进行变压器的交接试验,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对其质量造成影响,无影响时,对其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尽量保证不受到外部伤害,延长其使用时间。
5.1 安装的基本要求
如果施工地点不平且周围有低洼处,应选择避开积水的地方或采取措施填平低洼处,还要清除附近易燃易爆物品,减少外部物品对其造成伤害。安装前要对变压器进行检查,检查的方面有:(1)检查其表面是否安全,是否存在漏电现象;(2)检查其元件是否安装完整,标号是否清晰;(3)元件与元件之间接触是否良好,是否存在短路、断路问题;(4)检查变压器绝缘是否合格,判断其质量是否合格。
5.2 变压器的安装方式
变压器的安装方式有杆上安装、室内安装和箱式安装,以杆上安装为例进行讲解。大多数配电线路建设时都会采用高空架线的方式,而变压器的安装也不例外,杆式变压器安装能够有效地减少占地面积,整体施工周期短,根据变压器周边的用电负荷情况来确定其安装位置。在安装时应注意,变压器的安装对地高度不应小于2.5米,安装隔离刀闸、跌落式熔断器和避雷器等设备的支架不能探到人行道或行车道内,对地的距离一般控制在5米左右。
6 架线与杆搭工程施工
6.1 架线工程施工
所谓架线,就是在高空中完成线路的建设。在架线的过程中要考虑安全性与经济性。安全性,线路施工时,因为是在高空作业,要考虑到施工时所要穿越的障碍物,这些障碍物可能会对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施工时,架线会使用一些辅助工具,要保证这些工具是否满足施工要求,为工作做好准备。例如,为使导线具有一定的张力,采用牵张机械牵引,要在使用前检查机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无关的施工人员应远离施工下方,防止在施工时物品掉落而造成人员伤亡。
6.2 杆塔工程施工
杆塔工程包括基础工程、塔脚工程、环状排水沟施工。基础工程是杆塔工程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联系着线路是否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塔基幅度可以根据基础的开挖量来决定。塔脚施工用来平衡坡度较大的基面,通过升高主柱,加长塔脚来平衡。塔位较高时,为防止雨水对于塔身的冲刷作用,可以在塔身的相应位置,围绕塔身建立环形的排水沟,以减少雨水对于塔身的冲击。
7 10kV配网线路的施工安全问题
施工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人身安全,在作业开始前就要检查作业人员的精神状态、安全劳保用品穿戴等是否满足作业要求、安全技术交底是否清晰明确、施工工器具是否符合作业要求等,还要做好防止不相干的人员闯入施工现场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应该在施工前增加警示的标志,用以警示不相干人员和车辆远离施工现场,避免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损坏设备的原因还有一方面是受周围环境、天气的影响,对一些设备要采用防潮防爆的措施。架线工程和高空设备安装作业施工尤其要注意起重設备的安全使用,按吊装重量选取安全系数匹配的钢丝绳套,吊臂回转半径内严禁站人,并设专人现场协调和统一指挥,临近带电设备吊装作业,起重设备必须可靠接地。
8 结语
10kV配电网线路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计划一步步进行,每一步的计划都必须要做到严谨,才能确保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只有在施工中不断进行分析评价,不断进行改革创新,10kV配电网线路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波利.浅谈10kV配网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
[2] 刘子枫.分析10kV配网线路的施工技术[J].通讯世界,2014,(19).
作者简介:董信奖(1986-),男,山东济宁人,东莞市德峰电气安装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研究方向: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新技术新工艺应用。
(责任编辑:小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