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峰
高古玉辨识(下)
第四,品沁。古玉之美,美在沁色。千年岁月,变化万千,沁色斑烂,夺人心魄。古代玉器有传世品和出土品之分。传世者或根本未曾入土,或早年出土,百世流传。此类玉器往往包浆深厚,古意盎然。经千年风雨,多年抚玩,玉色往往变深,细小绺裂之处有些微沁色,或黑或红,晶莹油润。出土古玉,则由于埋藏时间久,地下埋藏条件温凉、干湿、酸碱等条件不同,而使古玉发生质变形成不同的沁色。古人认为,玉在土中年久,本质松朽,他物浸染,是名曰沁。清末古玉学家陈性说:凡玉在土中五百年,体松;受沁千年,质似石膏;两千年形同朽骨;三千年烂为石灰;六千年不出世,則烂为泥矣。此说有一定道理,但不够科学。玉之受沁还受制于土壤条件及玉的致密程度。古人受科学知识所限,对玉的受沁描述虽然不够科学,但讲出了古玉受沁的基本原理。我国著名地质矿产学家闻广先生对古玉的受沁进行过科学的研究和论述。他说,古玉受沁,最基本的原理是古玉在地下埋藏中,玉的内部矿物集合形式发生变化,使玉的结构变松。第一步,玉因内在组织结构变化而失去透明度。就像冰与雪,水在冰的状态是致密的因而透明,在它逐渐融化向雪发展时,就不透明了。以透明度变化的多少,玉沁分为微沁和中沁,到了中沁就完全失透了。这时候如果杂质进入就生出千变万化的沁色来。不同的杂质产生不同的颜色,近有机物易成黑沁,近朱砂和铁器,易成红沁,近青铜易生绿沁。到了第二步,玉本身的颜色完全失去,就是深沁了。大部变白,也就是俗称的鸡骨白,但表面还存光泽。等到光泽也没有了,则朽烂如糟,是为烈沁。当然,也有的和田玉,玉质坚硬致密,表面无伤无绺,埋藏条件又干燥,没有酸碱化学物质的侵染,则毫无受沁。三千年后出土依然油润晶莹,光洁如新,这种玉器十分难得。
第五,看包浆。包浆是玉器在千年流传中表面形成的自然光泽,是在空气中氧化的结果。不管是传世品还是出土品,都有包浆。真的包浆有一种酥然温柔的感觉,假的包浆生硬而唐突,像土豪穿金戴银,十分不自然。那是人工加热、油炸、泥土加胶涂抹或化学品腐蚀染上去的,不可不察。
对古玉器的辨识,近年来,文物界及社会有识之士一直强烈呼吁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但是由于古玉在材质工艺流传方面的独特性,这项工作很难,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家现在也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着手建立玉器的大数据系统,制订行业标准,已经开了头。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发达,古玉的检测能够更加客观。但是仪器检测不可能成为唯一的一锤定音的方法。仪器可测材质,可鉴工痕,可识药品和火烧做旧,但难定光气和神韵。将来的鉴定还是应与“眼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目前,我们在古玉的辨识中还离不开眼看心悟,离不开实战经验。
有些初学者喜爱高古玉收藏,这是好事情。但要处处当心,以防买假上当。要把功夫下在学习和实践上。一要多学基础知识。这里面包括系统学习中国历史和中国美术史、艺术史,了解各个文化期各个朝代的社会状况,人们的生活喜好。学习和了解治玉的工具、工艺和技术,以及各代典型器物特点,为收藏打好基础。二要多看。这里包括看真品和看赝品。看真品可到各大博物馆看展览,也可看正规研究机构出版的图集。看真品是为了感受真正高古玉器的风格和神韵,记住形制、花纹,记住细节,熟能生巧。看赝品是为了了解现在造假的手段和技术。造假手段现在是日新月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跟进了解,这样才能区分出真假来。三要多交行内诤友。什么是行内诤友?就是行内的专家,人品正直,决不会说假话忽悠你,不管你高兴不高兴只说实话。交了这样的朋友,你可少走弯路,少交学费。
除此之外,要端正自己的心态。一是不能贪。初入收藏圈,往往看什么都是宝,再听人家讲一套故事,便分不出真假来,只想多买,买精,最后便上了当。二是不能愎。不要刚愎自用,学了一点知识便听不进别人的忠告,总认为自己眼光好、看的准。百密一疏,难免吃亏。三是不能侥幸。看到一些东西,似是而非,尤其是一些臆造品考古从未发现过,博物馆未有过,工艺是现代的,假的离谱。但依然有人会心存侥幸地说:“你博物馆没有,从没见过,不等于就是假的。”心怀侥幸实际还是一贪字,往往买一大堆假东西。初学者多学多看少买,逐渐培养眼力,才是正途。四是依法收藏。切实遵守国家文物法律法规,国家明令禁止的“三盗”文物不能染指。同时还要自觉增强文化保护意识,坚决与破坏文物、盗卖文物行为作斗争,做好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