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平波
内容摘要:全诗共六章,通过重章叠句的形式渲染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迭,完整展现了征人由战时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情感经历,使得诗人抒发的情感在音韵回旋中递进升华,强调突出诗歌主题。
关键词:重章叠句 形式美 内容美
《采薇》是一首《诗经·小雅》中的戍边之歌,属贵族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战争的历史记载,带有史诗性。全诗共六章,通过重章叠句的形式完整展现了征人由战时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情感经历。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丰富复杂,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与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情怀碰撞交织一起。
章,原为音乐名词,“乐竟为章”,《诗经》中每一篇都分若干章。章与章句型重复,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这一章法叫重章叠句。《采薇》前三节在章法上就采用了重章叠句,以形式结构上的一咏三叹,深化情感内容的层递升华:
第一章“薇亦作止”写春天薇菜刚刚发出嫩绿的尖芽;第二章“薇亦柔止”写夏天薇菜长出柔嫩的叶片;第三章“薇亦刚止”写冬天薇菜的茎叶老硬。不同章节中“作,柔,刚”的形式变化,以薇菜的自然生长属性表现出春,夏,冬的节令变化。
第一章“岁亦莫止”“莫”通“暮”,写一年到了农历冬末初春;第三章“岁亦阳止”阳指农历十月,写一年到了农历秋末冬初。第一三章“莫,阳”春冬节令的直接描写以及第二章“忧心烈烈,载饥载渴”中“烈烈”“饥渴”以典型的的节令特征侧面烘托出夏季,共同表现了由“春—夏—冬”的时间流逝,时序更迭。
可见,前三章通过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以薇菜的生长属性变化与农历节令的更迭变化共同渲染营造出“久戍”的时间跨度之长。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章中下面三句诗虽然形式上没有重章叠句的严格工整,但內容上却震撼人心的呼应层递:第一章“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家、室”侧重成家立业之义,写青年士兵因为长期战戍没娶家室的的怨叹;第二章“忧心烈烈,靡使归聘”,“归聘”侧重音讯,写全体士兵长期战戍忧心烈烈无法与父母妻儿互通音信;第三章“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来”侧重归家,写漫长的战戍折磨使得士兵们最后已经无心抱怨有无婚娶,无力顾及音讯通达,最普遍的情绪是开始害怕最后回不了家了,这已经是生命底层的最基本诉求。
由此可见,重章叠句间我们不仅可以读出时序的更迭,更可以从不同戍卒的身上读出叙事的层次,再加上“曰归曰归”的反复咏叹,使得诗人抒发的情感在音韵回旋中递进升华,强调突出诗歌主题---久戍思归。
第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军备之严,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
首先以“维常之华”起兴“君子之车”,“华”通“花”,以棠棣之花的繁盛喻军伍盛壮。接着围绕战车描写:“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具体描写了将帅,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对军车、战马﹑装备的描写共同表现了军威之强盛和将士同仇敌忾的决心。
由此可见,前五章既抒发了战争给将士带来的戍边痛苦,又表达了将士抗敌卫国的高昂士气。保家卫国与戍边思归的情感矛盾而又和谐的统一在一起。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美的句子。“杨柳依依”既点明节令春季,又以春风中飘拂的杨柳来谐音“留”,渲染昔日远征时士卒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雨雪霏霏”既点明节令冬季,又以寒冬里落雪纷纷烘托今日返家的路途艰辛以及士卒的内心悲苦。由杨柳依依到雨雪霏霏的节令变化自春而冬,近则一载远则数年,再次呼应前三章重章叠句中薇菜的生长属性变化与农历节令的变化体现的时间流逝,节令变迁。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句诗首先落实了雨雪霏霏,表现征程何其远归程路艰辛,戍卒饥渴难耐步履维艰;其次回想自己这些年久戍思归的忧苦与战场厮杀的悲苦士卒们身心早已不堪,但更多已经战死沙场的士兵“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漫长归程中这些战争创伤的阴霾挥之不去。“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离家越来越近士卒们内心最脆弱的神经开始绷紧,担忧家乡亲人多年离散不知是什么遭遇和命运,伴着沉重的脚步,发出莫知我哀的深深慨叹。
参考文献
[1]蒋勋.《蒋勋说文学》.中信出版社
[2]陈日亮.《如是我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朱光潜.《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单位:深圳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