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在折腾什么

2017-07-08 12:43吴越
齐鲁周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学区子女政策

吴越

当资源无限延伸,社会财富越来越聚集,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显而易见。不过,这个过程中不公平现象被无限放大,当此之时,财富和权力成为博弈的筹码。一个孩子究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重要,他成才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所有的机会呈现在他面前,每个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围绕财富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两所学校的文明坐标

孟母三迁——最早为孩子上学折腾的故事。孟母搬家的主要原因并非学校的优劣,而在于学习环境。当然,学习环境也是很重要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学习环境能拯救一个濒临恶化的心灵。

然而,選择学校并非那么简单,它越来越与一个人的财力、权力息息相关。“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

如同一个穷人的孩子不可能充满自信地走进超级贵族学校,一个普通工人的孩子也不可能进入那些著名的××路小学。出身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从幼儿园开始的履历,当然,这句话有点儿绝对,其补充条款是购房——有足够的金钱购买最核心的学区房,同样可以弥补出身的不足。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很少,一个人的财力越来越与其出身相关,一个巨大的恶性循环驾驭在每个人身上。

许多偏远村镇的学校里,作为留守儿童的孩子们,没有人给他们选择学校的机会;马路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放弃学校,游手好闲的小青年,带着一种快乐的绝望感追逐着当下;一些留守村庄或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他们保守本分,复制着父辈的命运。

与这个现象并存的是,许多大城市的孩子们,一个学期的花费抵得上很多孩子父母一年的收入,他们接受着最好的教育,享受着人类先进成果最快的润泽,他们视野开阔、风度翩翩,很容易获得和他们身份相对应的社会的入场券。

而最初的那两所学校,注定会成为乡村和城市的文明坐标。

最好的学区房,就是你家里的书房

无论如何,一场貌似事关生命的大折腾已在华夏大地展开。

有的是必须折腾,不进则退,舍我其谁。有的是被动折腾,别人都在折腾,你不折腾就落后了,持这种态度的人大都在抱怨,没办法,我也不愿意折腾啊。但其实在他被动折腾的同时,别人也在被动折腾,三折腾两折腾,他比谁都来劲。

几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曾报道,北京市中心文华胡同一间只够放下一张床、一个衣柜和一张摇摇晃晃的书桌的老式平房,售价390万元人民币,每平方米超过35万。原因是,它就在公立的北京实验二小附近,而这所小学是北京市最好的小学之一。

这间小房既无厨房也无厕所,居住条件堪称简陋,购房者并不介意:他们只是利用这块地方来“证明”居民身份,而不是为了在里面住。

《经济学家》称:“财富的优势就将保留下来,那些能吸引到最富有和关系最硬——以及最聪明的——生源的学校就能招募到最好的教师,并且在这些学生家长的金钱的帮助下,能购买奢华的设备和设施。”许多家长最看重的是这些学校帮助学生建立起来的人脉网。同英国私立名校的校友组织一样,中国最好的公立学校的校友组织同样是最好的敲门砖。

为孩子入学所做的准备从进最好的幼儿园开始,进这些幼儿园竞争的激烈程度同样惊人。对将子女送入好学校的严峻考验有一个常用的说法叫做“拼爹”,严格说就是拼父母的钱财与能力。

天价学区房早已不是什么新闻,2016年,北京西城区文昌胡同的一间11平米的平房,以530万的价格成交。父母购买的其实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房屋,而是购买一条起跑线,对赌孩子未来的一生。

前段时间,一篇风靡网络的文章,让很多人把目光投到了“默默无闻”的书房上。这篇文章是《最好的学区房,就是你家里的书房》,它通过“学霸”金庸的故事,给很多痴迷学区房、热衷补习班的家长泼了盆冷水。

应该说,家长们的焦虑都在情理之中,他们的选择也都应该得到尊重。可问题在于,很多父母将注意力集中在教育投资、比拼甚至竞赛上,却对孩子的“书房”的关注远远不够。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它重要的不是先拔头筹,而是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此外,学校水平、师资力量乃至教学技巧、各种补习班,都不过是教育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底蕴和家庭环境。

折腾的世界认同

不管怎么说,折腾还在继续。在国外,同样也在折腾。

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民权运动、进步教育思想、反主流文化和“向贫困开战”失败的影响下,兴起了所谓的教育选择运动。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政策出现了一个逆转:从限制择校到鼓励择校。

“就近入学”是世界各国在普及教育以后所采取的通行做法,是发达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各州均实行“划分学区、就近入学”的政策,受教育者一般只能在学区内到公共教育当局指定的公立学校就学。择校只限于少数富裕家庭选择私立学校。

8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政策作了重大调整,逐渐放松了对就近入学的限制,甚至推行鼓励择校的政策。

在美国,家长可以通过获悉各校所有学生的成绩报告卡,为其子女做出基于这些信息的学校选择。同时,推广教育券制度,即如果学校连续三年不能提高其学生的成绩,则家长有权用公共经费为其子女选择其他公立或私立学校。

与美国一样,英国也广泛推行择校政策。教育被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家庭是市场的消费者,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质量为子女选择学校就读。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在尝试推行择校政策。就连限制择校最坚决的以色列,对学区划分规定的执行也越来越松弛了,这导致以色列出现了两种类型的竞争:一是学生家长之间为给子女选择最好的学校而进行的竞争;二是各学校之间为吸引好学生而进行的竞争。

当然,国外择校政策的实际效果,目前还缺乏明确的结论,国外的政策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第一,推行择校制,有可能加剧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第二,近年来的教育实践表明,我国目前还不具备推行择校制的条件。即便是同一区域的学校之间差距不大,推行择校制——走教育市场化之路,也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否则“容易使学生成为教育公司谋求利润的牺牲品”。

但是,就近入学和择校同样在中国并行,或者暗地里并行。规则之外有潜规则,那些输掉一轮的家长们,在下一轮的竞赛中勇攀高峰,继续“折腾”。

猜你喜欢
学区子女政策
政策
政策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助企政策
政策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