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钺
昨天是“七七事变”80周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该谨记的日子。我们在缅怀先烈、勿忘国耻的同时,还应做哪些思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80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挑起“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早前有文章曾分析全面抗战爆发前夕,中日两国间悬殊的武装力量对比。比如,1937年的日本有战机2700架,中国能用于作战的只有300架,而且缺乏技术和后勤支持。造成当时中日之间如此巨大差距的原因之一,是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日本正是利用了甲午战争赔款才获得了快速起飞的资金动力。这也使得日本侵略者尝到了甜头,开始新一轮的侵略。
抗日战争中发生了什么,我们已非常熟悉,无需多言。我们应思考的是在强敌侵略的情况下,中国如何摆脱任人宰割的命运。
清末以来的历史事实一再教育我们,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所谓个人、家庭的幸福将会遥不可及。由于晚清以来中国对外的一系列失败,让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制度等产生了怀疑,以至于病急乱投医,急于从西方世界照搬照抄一切,而未意识到脱离了国情的学习并不是真正的学习。
早在辛亥革命刚刚结束时,美国就有学者认为那时中国模仿美国建立的政治制度在中国不会获得成功。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转引一位美国权威人士的评价称:“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个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它不代表政治思想,只是政治思想的一幅漫画,一幅粗糙的、幼稚的、小学生的漫画。……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1912年后几十年的历史事实证明,那时的中国真的是失去了一代人的时间。在当时的形势下,要建设自己的国家,最首要的问题是先要能把自己的人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建起一套具备强有力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行动能力的政治制度,而这正是当年的中国所最为欠缺的。所以孙中山才会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和理想幻灭之后感叹,中国人就是一盘散沙。这就是当时的国情。
然而还是这同样的中国人,在1949年后却强有力地组织起来,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国家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行动能力得到了强化。这种强化的源头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此,西方学者给出了另一种判断,虽然不完全客观,但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中国道路的意义:“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大强国,被人不安地看做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好斗的国家,而不是一个被投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
同样一个国家、同样一群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外人对这个国家的认识也发生巨大改变,这就说明这条道路走对了,这条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在有了国家统一和稳定、合适的政治制度的保证以及军事力量的保障下,才能够谈到全方位的建设问题,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
需要清楚的是,中国的发展和繁荣是在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上取得的。在取得了这样成就的基础上,我们提出的各种理念、观点在世界上才会得到认真的倾听,并有可能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所理解。中国也会在自己的道路上继续坚定地前行。
在2017年7月7日回顾历史,我们知道中国今天的复兴极其不易。中国发展了、强大了并不必然侵略别的国家,中国的繁荣是世界之福!正如习近平主席2014年访问法国时所讲,“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作者是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信息资料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