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周春伦 图片由学校提供
日日新:做教育就是做环境
本刊记者_周春伦 图片由学校提供
2017年4月23日下午,第二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主题论坛的其中一个议题是“多元教育的探索”。被邀请来做分享的嘉宾,大多来自教育体制之外,正从事传统教育之外的“另类教育”。比如,有“夏山学校”之称的成都先锋教育学校、“在路上”的学校加贝村、台湾“自学教育”之父陈怡光先生,以及正积极致力于“在家上学”现象研究的王佳佳教授。
10年之后,当“在家上学”这个话题再一次被提出来热议,它已经远远超越了“纸上谈兵”的阶段。在教育创新方面走得比大陆更早更远的台湾,目前,申请接受在家教育的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学籍、学历认证,甚至可以得到政府补贴金。各类教育实验新形态是被认可和鼓励的。诸如陈怡光之类的教育先行者,用积年累月的实践推动了教育的改革和立法。
而本论坛的主持人王晓峰老师,是较早的“在家上学”践行者。2006年,出于对体制内教育的不满意,以及5岁小女儿即将入学的客观原因,王晓峰、张冬青夫妇创办了日日新学堂,从4个孩子发展到如今学生300多人。如果按王佳佳教授的归类来看,他们当属于“父母参与型在家上学”,以小微型学校的形式存在,亦是对“在家上学”教育形态的发展。
2006年,王晓峰、张冬青夫妇创办了日日新学堂,从最初的4个孩子发展到如今学生300多人
在5年前的2012年,日日新学堂就已经很有些名气了。
那一年是日日新的一个转折年。从2009年到2012年,日日新的学生人数迅速从40人增加到160人。于是在2012年,学校校址从北京回龙观小沙河村的村北搬到村南,也就是现在的“渥丘园”。
相对村北的旧校,新校址开阔出来很多。这个地方原先是一片果园,占地面积150亩。学校主建筑的布局很有特点,教室分布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位,由一个不规则的环形走廊相连接,围出来一个院子,长有各类植物,翠竹居多。日日新入驻之前,这个朱红色的建筑就存在了,至于建造者原打算把它作何用途,就不得而知了。
主建筑外,是大面积的原生态活动场地:泥土地或者草地。再往外是一个完全干涸的大水塘,已经成为日日新孩子们的乐园,设有小足球场,孩子们取名为“UFO大坑”。
四月中旬,正好是由春入夏的时候,从学校门口往外望,到处都是大片怡人的绿色。
回龙观地处北京五环外,位置偏远,却吸纳了不少有影响的教育探索者,比如本刊之前报道过的“大李”李跃儿老师,芭学园的创办者。
一所学园的影响,通常以其所在地为中心,往外辐射一个村、一个乡,甚至更大范围。国人对教育的重视,在这些地方能看得更加直观。为一个孩子受教育,父母放弃事业、举家搬迁,甚至跨省搬迁。这样的例子在云南的大理苍山、深圳的梧桐山很常见,这些家庭最终改变了当地的人文面貌。
抛开环境不谈,日日新学堂第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倒在于它在当下的各类“新教育”里显得太常规:每个班级有课表,以铃声为分界线,40分钟一堂课。上午以文化课为主,总共4堂,学生从8点30开始第一堂课,期间有一个30分钟的大课间和两个10分钟的小课间;下午的课从13点40开始,以艺术、运动课为主,三堂课结束之后是加餐和大扫除。
班级都有自己的名字,小学一到六年级都以“德”命名:润德、尚德、咏德、嘉德、明德、成德……初中则以“知”命名。从班级命名上,可以初步感知学堂创办者王晓峰夫妇的育人理念,以及对小学初中不同教育阶段的着眼点。
除此之外,美术室是“芥子园”,音乐室是“巴赫厅”。日日新学堂的墙面装饰由两部分组成:国内外经典名画、孩子的作品(主要是画)。王晓峰老师的办公室,墙上挂的是毛笔宣纸书写的“道法自然”“知行合一”“法天贵真,不拘于俗”,以及镜框装裱的“自主,通向民主;自律,通向自由”。而我们一边谈着传统文化的学习,唱片机里播放的是西方经典音乐。
在时兴“特色”立校的当下,特色就是标签,简单粗暴,所有内容都要牵强地与特色关联。媒体去一所学校采访,不问其他,先问特色。这天,我们对日日新的初见印象,却像这些表面“违和”的小细节所显示的,你没有办法轻易将它归为哪一类特色、哪一类教育,它就是它自己。
王晓峰又名大车,日日新所有人都喊他“大车”或“大车老师”。无论孩子或是老师,在他面前都表现得很放松。
大车50岁出头,一脸花白大络腮胡,头发天然卷曲,地道北京人,说话声音温和,并没有太浓郁的京腔。
我们笑称他长得自带艺术气息。后来得知,从大学文学专业毕业之后,他还真从事了与艺术有些关系的工作:某京剧杂志编辑。有趣的是,前二十年,他的工作服务对象是一帮比他年长得多的京剧迷老头老太太;过了不惑之年,他的服务对象却变成了一群比他小太多的娃娃。
在日日新的更多时候,他在高屋建瓴地思考学堂的发展方向、育人目标,或者细化到课程、活动、教师发展、家校沟通等每一块筋骨和血肉。有时候,他又像这所学堂的忠实管家,一草一木都在关心。
大车的妻子张冬青在某高校任文学教师。冬青老师在日日新的微信公众号上开了《冬青谭》专栏,从文字看,是一位理性且睿智的女性,锋芒暗藏。
十年前,夫妻俩选择在家办学堂,主要原因是不满足当下的教育体制和育人模式。王晓峰不止一次提到多年前对他触动很大的一件事:大女儿上小学时,有一天,家庭作业是抄写成语。他指着其中的一个成语问女儿:你能用你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究竟讲了什么意思吗?女儿却跟他急了:考试又不会那样考!
女儿的反应刺痛了王晓峰。在他眼里,大女儿从小就对语言很敏感,妙语连珠,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正是这样一个天赋很高的孩子,却对语言学习表现出了不应该有的态度。女儿就读的是北京某名校,依然避免不了对应试“标准答案”的追求。这件事成为王晓峰夫妇办学的一条导火索。
让小女儿在家上学,这个大胆的决定并没有受到任何来自家庭的阻力,反而得到理解和支持。
“所有的教育背后都有一种价值观,由此生出不同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甚至说,有一种价值观就会有一种教育。"
日日新的孩子每年都有游学活动,从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北京开始。图为一二年级的孩子感受北京四合院
2006年4月,王晓峰将自己的想法发布到回龙观网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在孕育阶段,积极参与讨论的有几十个家庭。到8月30日开学前最后一天,真正入读的却只有4个家庭(包括王晓峰家庭)。这4个孩子,成为日日新的首批学生;10月份,由4个增加到5个;两年之后的2008年,学生人数增加到20余人。但真正从一年级跟随到小学毕业的,只有王晓峰自己的孩子。
学校主建筑外有大面积的原生态活动场地,供孩子们自由玩耍
“在家上学”,实际上并不是真正“在家里上学”。从筹办学堂开始,王晓峰夫妇便和参与的家长就两个基本问题达成了共识:第一,学校独立于家之外,不让孩子在家学习;第二,任何孩子的父母不兼任老师,也不鼓励孩子把老师当作父母。
这个阶段是2006年到2012年,王晓峰称之为“开创期”。教育的服务对象是人,教育者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必然是“我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开创期的任务——找方向、定目标、搭架子。
从2012年开始,日日新进入了提升期——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完善课程体系,是做血肉,连神经。王晓峰对这个阶段的预期是十到二十年。他说:“这是非常复杂艰难的阶段,需要有坚定的信心、坚忍的毅力,需要耐心、细心、恒心,需要耐得住寂寞。”
王晓峰逐渐意识到,教育问题实际就是一系列人生终极问题:“所有的教育背后都有一种价值观,由此生出不同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甚至说,有一种价值观就会有一种教育。”
经过十年的发展,日日新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育人观:如果把成长为完善的人所需要的东西比作金字塔,那么,让金字塔稳固的塔基一定是四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其次是思维模式、知识体系、常识、专门知识。体制内传统教育恰恰将其本末倒置了。
这一育人观也直接影响到日日新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
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王晓峰夫妇对教育的反思,首先在反思语言教学上。
冬青老师认为,真正的语言学习或语言教学,除了教会人听说读写,它应当承担更重要的功能:提升人的文学审美能力,积淀人文精神,丰富情感,构筑价值观。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以大量的阅读和高品质的阅读为基础。
十年实践,日日新的语文课程架构已经趋向成熟:
一年级的“语文课”被细化为五门课:经典诵读课、文字汇解课、识文习韵课、儿童文学课、阅读课。识文习韵课和文字汇解课是基础知识课;儿童文学课以西方经典绘本故事为主要内容;经典诵读课的诵读内容选自《大学》《中庸》《论语》《庄子》《老子》,每天40分钟,这门课从一年级持续到三年级。
有一定基础之后,到四五年级,自然过渡到“文言通读课”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大量阅读文言篇目,所选文言文强调故事性和趣味性。两年时间,孩子们的文言阅读量可达20-30万字;与“文言通读课”相对应的是语文课里的“文言精读”,具体到每一个字和词的意义与用法。再往上,六年级开设了“经典精讲课”,这个时候,孩子们会再次回到一二三年级的诵读内容,结合已有的一些人生经历重新体悟经典。
日日新的语文教学包含两条线:一条是文言文,一条是白话文,以上是“文言文”的学习线路。之所以将文言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还有王晓峰老师的苦心在:“现下的文化主流依然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所以我们的孩子在未来一定会学习很多西方文化,不学都不行。但是,如果小时候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那么他们长大后系统扎实地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基本就没有了。”
与汉语学习类似,日日新的英语学习也分为两条线,一条是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一条是大量阅读名著原著,强调原典浸润。从原版英文绘本开始,六年级王老师班里的孩子已经开始读海明威,读《格列佛游记》。
在不久的将来,日日新的美国普林斯顿分校将开办。在王晓峰夫妇的设想中,美国的日日新和国内的日日新将会是一个整体、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孩子们将接受的,是最纯粹的文化的学习。比如,中文的优势课程,由中国的优秀教师在中国上,英文的优势课程,则由美国的教师在普林斯顿上。
一方面是中国文化,一方面是西方文化,当两者同时作用于一个孩子身上时,王晓峰期待,这种创造性的化合反应,将对孩子思维的形成、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无法估量的效用。
“做教育的本质就是做环境,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就是最好的教育。"
老师们为耿媛榕办了一场“手绘T恤展“,图为展会上耿媛榕(粉色衣服的女孩)正给老师和同学们讲解
我们在日日新校园里转悠时,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日日新的学生也有“自留田”,虽然不大,但看得出来,每个“豆腐块儿”都有小主人在照料。只是有的地里蔬菜肥硕茂盛,有的却瘦弱稀疏,大概有的小主人偷了懒,或者照料方法不当。
类似的“原生态”在日日新的校园里有很多。比如,没有经过修剪的花草树木长得恣意盎然;孩子们在户外四处奔跑嬉闹,在单双杠上爬上爬下;大课间一套武术操,男孩女孩都打得虎虎生威……
无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日日新的落脚点在“自然而然”。王晓峰说:“做教育的本质就是做环境,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就是最好的教育。”“自然而然”的核心是尊重——尊重老师,尊重孩子。
比如,在统一的教学大纲以外,每位老师都有足够的个人发挥空间。英语王老师讲到一件趣事:有的老师热爱唱歌,就常常带着班里的孩子一起唱英文歌。自己偏偏是个不爱唱歌的人,偶尔教一首歌,孩子们高兴得像过节。但她爱讲故事,也擅长讲故事。有次在班里讲完一个故事,孩子们都望着她,“哇,老师,你是学表演的吗?”说到这里,她哈哈笑起来。
真实的生命是最具感染力的,日日新的老师们被鼓励用喜欢的方式做热爱的事情,与孩子之间建立真实的情感连接。也因此,在小学阶段,日日新并不主张老师在教学中使用PPT、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手段。
交谈中,王晓峰老师多次谈到教师培养问题。以做项目式学习影响了世界多个国家的美国High Tech High学院院长Laura McBain,当被人无数次问及如何解决师资问题时,她说,没有人天生会做项目式学习,我们要寻找的只是善于合作、能够反思、有终身学习意识的老师。当我们问到王晓峰老师对教师的要求时,他表达了和Laura McBain女士同样的看法。
日日新的教师并非都是师范出身,他们身上透着一股子对教育的热情,比如——初中历史教师李丽莉。
在没有指定历史教材的情况下,李丽莉参考了多个版本的教材以及资料。除了以时间为线索展开课程,她还设计了很多相关历史专题,比如,孩子们感兴趣的犹太民族专题。横向上的拓展非常丰富:书籍、电影、博物馆体验,等等。相较于历史知识本身,她更注重历史中的“关联”:前因与后果、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终究,历史学科的使命是教人认识自我、教人理性思考。近来,李丽莉正思考如何将历史教学与当下时事更多地结合。李丽莉并非历史专业出身,但这并不影响她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
同样的尊重和信任,学校给了老师,老师也给了学生。当绍德班爱画画的耿媛榕提出要给班里的每个同学和老师画一件T恤作为六一儿童节礼物时,她的话并没有被当做天方夜谭,于是才有了两个多月之后日日新的首场个人作品展:“手绘T恤展”。在展会上,这个“画T恤的女孩”说:喜欢一件事,我就想用心去做好,去钻研与它有关的一切。
据家长反馈,从日日新成长起来的孩子普遍自主、自律,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课余时间,并去完成它。这恰恰是对王晓峰老师那句“教育的本质就是做环境”的最好诠释:一个好的环境,能够使一颗种子充分地自主地成长——孩子的成长一定是自主的,无可替代的。
从2006年创办至今,日日新学堂始终保持了开放姿态:无论特色和其他,只论一个人生命成长的真实需求。开放才能生长,在王晓峰的愿望中,日日新将永远保持一种生长的状态,他甚至期待将来会有人来否定它、推翻它、超越它。无论如何,“日日新”这个名字本身,就意味着自我超越。
TIPS
“在家上学”需理性
记者:日日新学堂最初创办也是源于“在家上学”的一个想法,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在家上学”这种现象,您怎样去评价?
大车:“在家上学”真的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孩子成长需要各种东西,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兴趣取向,有一定的局限性。
当然,“在家上学”不仅仅就是把孩子封闭起来、关在家里学就可以了,大家也都在寻求各种资源的互补、家庭之间的互相帮助等等。
相对于我们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而言,“在家上学”有一个最重要的优势,就是可以更多地关注到孩子的人格成长,这是第一重要的。对于人格的成长来讲,学业真的是其次的。所以,如果家长、家庭有这种能力,“在家上学”至少在今天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是,选择的时候需要非常理性,包括对待现在很多所谓的“新教育”。你要清楚,这是孩子的需求,还是你的需要。你要知道孩子的成长需要什么,不是你觉得是什么。现在很多成人做选择并不是基于孩子的需要,而是基于成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