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鹏,陈军纪,王伟
(1.新疆仲颐凯业园林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88;2.新疆昌吉州畜牧局,新疆 昌吉 831200;3.新疆兵团第十二师211团林业站,新疆 吐鲁番 838000)
兵团十二师外来入侵林业害虫现状与防治对策
何鹏1,陈军纪2,王伟3
(1.新疆仲颐凯业园林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88;2.新疆昌吉州畜牧局,新疆 昌吉 831200;3.新疆兵团第十二师211团林业站,新疆 吐鲁番 838000)
随着兵团十二师国有苗圃的迅速发展和壮大,一些外来入侵林业害虫通过不同途径趁机侵入。通过近三年的线路踏查、标准地详查、室内饲养害虫、查阅资料等方法,发现近年来侵入本地区且危害较严重的主要有桑褶翅尺蠖、青杨天牛、榆跳象,具有极高扩散风险的害虫有黄刺蛾、山楂绢粉蝶、吐伦球坚蚧、扁平球坚蚧。这7种入侵害虫破坏了本地苗圃的生态平衡和苗木的正常生长,阻碍了林业发展,制约了生态建设步伐。为此,在对以上7种林业害虫危害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外来入侵害虫的防治对策。
林业;外来入侵;害虫;防治对策
新疆每年由于各种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损失达数十亿元,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1]。兵团十二师作为乌鲁木齐的西北屏障,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 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在三坪农场的建设与运行,势必会加快本地区商贸、物流、仓储加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也会更大。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安全屏障和生态屏障建设中,必须要更加重视外来生物的防控。本文针对桑褶翅尺蠖、黄刺蛾、山楂绢粉蝶、榆跳象等7种外来入侵林业害虫的现状,提出了应对外来入侵害虫的综合防治对策。
新疆兵团第十二师下辖7个农牧团场,辖区土地总面积29万hm2,除221团位于吐鲁番地区、222团位于昌吉州阜康市外[2],其余5个团场呈扇形环绕于乌鲁木齐市南、西、北面,是乌鲁木齐实施城市南控、北扩、东延、西进的重要战略地带,也是乌鲁木齐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城市功能优化区。兵团第十二师地势南高北低,平均坡降1.91%,海拔高度955~1 460 m,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降水少,蒸发量大。年均气温5 ℃,年平均降水量为180 mm,年蒸发量为1 780 mm,无霜期为150 d左右,≥10 ℃有效积温2 600 ℃。
自2010年以来,兵团十二师大力发展林业,新建国有苗圃0.3万hm2,主要分布在五一农场和三坪农场,目前已建成中亚最大的苗圃基地。与此同时,各类林业害虫也伺机侵入,其入侵造成的危害,破坏了本地苗圃的生态平衡和苗木的正常生长,阻碍了林业发展,制约了生态建设步伐。
2.1 调查范围及对象
在十二师师域内,重点调查五一农场、三坪农场、头屯河农场、西山农场及104团的苗圃地、防护林、经济林。调查对象为近年来从疆外或师域外传入的影响较大的林业害虫。
2.2 外业调查
根据林分类型、地形地貌、交通线路等因素,设计好踏查线路。2014—2016年,每年3—10月根据设计好的线路对调查区域进行每月2次的踏查,并根据部分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适当增加调查线路和调查次数,对调查范围内设置好的10个固定调查点进行标准地详查,通过踏查和样地详查掌握近年来影响较大的外来林业害虫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2.3 内业整理
对外业调查的笔录、数据、照片等进行整理、汇总、归档,搜集查阅十二师及周边乌鲁木齐市、昌吉市的自然地理情况、外来物种入侵情况、林业害虫发生与防治情况的有关图片、文献资料等。
3.1 外来入侵林业害虫种类
表1 兵团十二师主要外来入侵林业害虫名录
目前,在兵团十二师师域内发现的外来林业害虫主要有7种,即桑褶翅尺蠖、黄刺蛾、山楂绢粉蝶、榆跳象、青杨天牛、吐伦球坚蚧、扁平球坚蚧。各害虫的拉丁名、中文名称、中文俗名、分类地位见表1。
3.2 寄主、分布及侵入情况
通过2012年以来的观察和线路踏查记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这7种外来入侵害虫的寄主、国内分布范围、新疆首次发现时间和地点、师域内分布、入侵途径、种群建立情况详见表2。
表2 兵团十二师主要外来入侵林业害虫现状
3.3 2014—2016年危害面积统计情况
桑褶翅尺蠖、榆跳象主要危害五一农场和三坪农场的苗圃、行道树和防护林,分布范围较广;山
楂绢粉蝶和黄刺蛾主要分布在五一农场苗圃基地,呈局部点片分布;青杨天牛主要分布在三坪农场和头屯河农场的杨树林;吐伦球坚蚧和扁平球坚蚧主要分布在头屯河农场和五一农场,呈点片分布。结合近三年的危害面积可以看出,以上7种害虫从2014年开始,发生面积逐年扩大,虫口基数逐年增加,现将以上7种害虫2014—2016年的危害面积统计结果见图1。
图1 2014—2016年危害面积统计表
虽然十二师在阻止外来入侵林业害虫发生、传播和危害,保证农林业正常生产和生态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近年来在防控外来入侵害虫方面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尤其是在法规制定和落实、虫害监测预报和科学防治技术研究等方面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4.1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公众教育
新疆近20年约97%的农林外来入侵物种是通过苗木、种质资源和花卉等植物人为引入的[4]。十二师近年来入侵的林业害虫大部分也是通过苗木引种而传入,有关领导思想上不重视监管不到位,有关单位或个人未认真履行检疫程序盲目从疫区引种,公众尤其是林业相关的工作者对外来入侵害虫缺乏了解,基层技术人员薄弱,未能及时发现和上报等,都是造成外来入侵林业害虫的主观原因。对此,相关领导要提高认识,加强相关单位和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识别、监测和防治能力。加大对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减少在旅游、商贸、运输、引种等活动中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有意或无意引进,鼓励公众参与外来入侵物种的消除和控制活动,提高全民防范意识。
4.2 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检疫执法
新疆涉及外来物种管理的法规主要有《植物检疫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植物检疫条例〉办法》、《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等,由于兵团的特殊体制和地理分布,兵团与自治区、十二师与地方之间的法律法规结合不紧密,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兵团立法权的缺失,导致兵师内部尚未出台有关外来物种预防、引进、控制的专项法规,防控职责分散,很难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及时完善针对林业外来入侵害虫的专门法规和统一协调的运行管理机制,制定外来入侵害虫应急防控预案和相关部门组成的响应机制。同时加强本地外来重大入侵害虫的综合治理。在植物检疫中,要加大外来入侵害虫的内外检疫的执法和监管力度,要对检出的外来入侵害虫给予足够的重视。
4.3 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监测能力
目前,对外来入侵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传播途径等了解甚少,缺乏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大多数外来入侵林业害虫的监测预报、风险评估、生态学等基础研究工作还十分薄弱,难以为入侵害虫的防控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鉴于此,一方面要加强外来入侵林业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学的研究,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研究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十二师外来入侵林业害虫风险评估体系和早期预警机制,提高监测和预报能力。
4.4 坚持综合防治,重视科学防控
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贯彻以林业技术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生物群落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地协调好生物、物理、化学等各种防治方法,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外来入侵林业害虫不成灾,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目的。做好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发现病虫害,利用科学的防治措施进行统防统治。
[1] 陈丽.新疆外来入侵种现状研究[J].新疆环境保护,2012,34(1):21-27
[2] 梁武军.兵团第十二师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新疆农垦科技,2015(3):68-69
[3] 韩旭,朱高飞,于海伦,等.黄刺蛾在新疆的适生区预测[J].生物灾害科学,2013(2):181-184
[4] 郭文超,吐尔逊,周桂玲,等.新疆农林外来生物入侵现状、趋势及对策[J].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86-100
1005-5215(2017)02-0058-03
2016-12-20
何鹏(1989- ),男,河南驻马店人,大学,助理农艺师,现从事农林业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S433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