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帉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7-07-07 11:53李坤元梁惠娥
服装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研究

李坤元, 梁惠娥*

(1.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2. 江南大学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江苏 无锡 214122)



明清“帉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坤元1,2, 梁惠娥*1,2

(1.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2. 江南大学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江苏 无锡 214122)

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对国内外明清时期“帉帨”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相关理论,提出当前学术界在明清“帉帨”研究的不足与缺失。“帉帨”的研究对完善中国服装史有一定理论意义,对服饰配件研究具有直接价值,对反映明清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帉帨”;明清;服装史;研究现状

“帉帨”是一种佩巾,常与针筒、荷包、剑、刀等搭配使用,是中国古代早期服饰中腰带下垂饰物之一[1]。“帉帨”作为中国传统服饰佩件的一种,绚丽精美、古朴雅致,自秦以来,在官、民中广泛使用,兼具了实用性与艺术审美性,文化内涵丰厚。

明清时期的中国处于剧烈变革时代,满族入主中原,民族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1],因而当时的“帉帨”既能体现胡人的粗狂个性,又兼具汉人的柔美情怀。文中通过对明清“帉帨”的相关理论研究,系统梳理“帉帨”脉络,探讨明清时期的衣着时尚与审美流行,指出明清“帉帨”的研究趋势,构建“帉帨”的研究体系。

1 “帉帨”概述

“帉帨”这一名称最早记载于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之类”[2]。此中“帉帨”,即指挂在腰间的手巾,来源于先秦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在胡服骑射的服饰制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莫高窟壁画中西夏王服饰如图1所示。北方游牧民族大多居无定所,生活中的物品都要随身携带,大型器物栓在马上,而小型器物如刀、剑、针筒、“帉帨”等搭配使用,随身悬挂在革带上。

“帉帨”在历代均有广泛使用,男性女性佩戴方式、场合不同,具有不同的名称。周代《礼记·内则》是研究周代妇女地位的重要历史资料,其中记载:“左佩纷帨。注:纷帨,拭物之佩巾也。今齐人言纷者。纷以拭物,帨以拭手。纷亦做帉。”此时女子佩戴“纷帨”。北魏以来开始在汉族官吏中使用蹀躞七事。唐代时期根据官品不同,佩戴不同的蹀躞七事:一品以下佩戴手巾、算袋、佩刀、砺石、纷帨等,武官五品以上佩有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七件。此时“纷帨”是取吉祥寓意佩戴的鱼袋内盛帨巾。张鷟《朝野佥载》记载:“上元年中,令九品以上佩刀砺算袋。纷帉为鱼形,结帛作之,取鱼之像,强之兆也。”鱼袋也称为“彩帨”,虽与清代时期“彩帨”名称相同,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佩饰。受到胡服骑射的影响,唐人在穿着上纷纷效仿胡装,佩戴蹀躞七事,后演变成为日常生活的小物件耳挖、剔牙、镊子等,常与手巾搭配使用,统称为“三事”、“七事”。此种形式的“帉帨”不分男女均可以佩戴。元代,蒙古人统治中原地区,他们日常佩戴的蹀躞带上,“帉帨”已成为必备物件。由于元代不强求汉族改朝易服,汉族居民仍以佩戴“三事”等居多。明代时期民间盛行“三事”、“七事”,是民间男女日常佩戴饰物之一;女性佩戴者根据佩戴位置的不同,可将佩饰分为“坠领”、“坠胸”;明代小说中多以民间俗话统称为“汗巾”、“手巾”;明代内廷近侍所佩之带也称为“抹布”[3]。清代时期,满清统治中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帉帨”的佩戴既是统治阶级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又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也映射了满清政权下服饰空前的复杂性。图2为雍正行乐图,可见清代统治阶级腰带上必“佩帉”。帝王根据仪式场合的不同,将腰带分为“朝带”、“吉服带”、“行带”、“黄带”、“红带”;官员佩戴的“佩帉”亦称“忠孝带”、“忠孝帕”、“素巾”、“风带”;命妇佩戴称为“彩帨”(也做“采帨”);民间多以“多宝串”称呼或统称为“手巾”、“汗巾”。“帉帨”历史悠久,名称各异,根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传世品资料,将此类垂挂佩巾统称为“帉帨”(见表1),方便研究。

图1 莫高窟第409窟西夏王Fig.1 409th Mogao Grottoes of Emperor Xixia

图2 雍正行乐图Fig.2 Paintings of Amusement of Emperor Yongzheng

2 “帉帨”研究现状

“帉帨”是中国传统服饰佩件的一部分(见图3、图4), 在多个朝代礼制与生活中均有使用, 因其形制较为简单,在研究传统服饰过程中常常被忽略。目前对“帉帨”的阐述大多集中在古籍记载中,研究的专家学者较少,且多为对明代时期出土文物的结构梳理,清代时期“帉帨”的研究更常被一笔带过。

表1 中原地区部分朝代及对应“帉帨”命名

图3 清代王爷腰带Fig.3 Wangyeh’s belt in Qing Dynasty

图4 清代彩帨 Fig.4 Caishui in Qing Dynasty

2.1 “帉帨“古籍记载

关于“帉帨”的古籍文献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除《梦溪笔谈》、《礼记·内则》以外,《毛传》记载:“帨,佩巾也”,古代女子外出系在腰左侧的拭巾。 “帨帉”、“帨巾”、“帨缡”也表达佩巾含义,宋代苏轼《沉香山子赋》:“幸置此於几席,养幽芳於帨帉,无一往之发烈,有无穷之氤氲。”其中“帨帉”为拭物的巾帕,“帨巾”为拭手的巾帕,“帨缡”为女子出嫁时的装饰[3]。以上均是“帉帨”的出处,为“帉帨”悠久历史来源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料。宋代详细记载唐宋时期衣冠服饰的《事林广记》以及《太平御览》,清代陈元龙《格致镜原》、张廷玉《子史精华》、沈自南《艺林汇考》服饰类中均对“帉帨”进行介绍。近代徐珂《清碑类钞》[4]收录了清代服饰相关资料,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各个阶层的服饰均有详细记载,“帉帨”也记录在其中。《天水冰山录》[5]查抄名目中,与“帉帨”相关的坠领、坠胸、“七事”也均有在册。清代时期“帉帨”是朝服系统的一部分,鄂尔泰、张廷玉编纂的《国朝宫史》典永章节[6]详细记载了清代后妃服饰,《钦定皇朝礼器图式》对清代各等级服饰进行了文字描述和形制配图,《清会典》、《清史稿·舆服志》[7]中也有会典服饰的详细介绍。但此类资料较为零散,且多为清代宫廷服制,百姓服制少有记录在案。

2.2 近现代明清“帉帨”研究

近代国内以“帉帨”为载体的研究大多为概括性文字描述,服饰方面大多集中在服装史,如缪良云《中国衣经》、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8]、常沙娜《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第四卷——历代服饰卷(下)》[9],大多通过文献收集法、田野考察法进行分析,其中关于“帉帨”的描述大同小异,鲜有涉及到背后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以及当时代的特点。其中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10]详尽介绍了从古至今的佩巾,通过古籍引证,指出其在使用方式上仅名称存在一定差异,为“帉帨”界定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明代服饰佩件代表性研究中提到“帉帨”的有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1],指出明代佩件有“坠领”或“七事”,在胸名“坠领”,在裙腰名“七事”,并保留着一点古代杂配的遗意。扬之水《说“事儿”》[12]中描述到“三事儿”、“七事儿”是家常携带的小卫生用具,包括镊子、牙签、耳挖等,明代以前其组合方式不尽相同。汗巾上可以打彩结或随身携带胭脂盒等珍贵小物件,也可以系挂古钱、流苏、五色珠、相思红豆等,多拴在汗巾角上,或揣在衣裳袖子里,男女均有佩戴。此类物件在明代出土文物与明清小说中较常出现,辽代陈国公主墓、江苏泰州明朝徐蕃夫妇的墓葬中均有实物出土;但小说中仅描述在明代时期民间使用情况,未从源头说明它的传承关系与佩戴习惯,并且将“帉帨”与“七事儿”单独分析,没有系统化整理,也没有涉及其演变过程。清代关于“帉帨”的著作,也同样以历史资料整合为主,其中阮卫萍的《清宫后妃首饰图典》[13]对清代女子佩巾佩戴方式发生变化的原由进行详细阐述,为清代“帉帨”佩戴位置差异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少数民族服饰多集中在对蹀躞带的研究上,如韩雪岩《辽代官服“蹀躞带”带銙之形制渊源考》[14]、王志炜等《新疆草原石人“蹀躞带”及其配饰研究》[15]、吴沫《辽代玉蹀躞带的特征分析及其文化探源》[16],但这些研究大多没有对蹀躞带佩件“帉帨”进行详细阐述,一笔带过居多。

对于“帉帨”的专门研究,多集中在台湾。解放战争时期,大量的故宫珍贵文物运至台北,也为台湾研究清代宫廷文物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台湾“故宫博物院”相关学者对“帉帨”的研究,也同样以胡服整个腰饰为基础。陈夏生《腰带与腰饰》[17]描述了从商周到清代的腰饰和腰带,详细阐述腰带的品类,以及从最初或为系缚衣服的实用性物品,后逐渐演变成为兼具装饰性甚至纯装饰性饰带的过程。带子及带子上佩件数目、质料、形制、色彩的不同,直接反映某种礼仪及穿着者地位的高低尊卑[18]。刘家驹《明式衣冠汉式裳——清代服饰的多元化》[19]指出,服饰与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代统治者在着装上兼具了汉族服饰的某些特点,又保留了游牧民族的服饰传统,形成清代服饰整体面貌。李孝悌《中国的城市生活》[20]以“明清的社会生活”为主题,汇集海内外历史学者、艺术学家和文史研究者,对明清及民国初年的衣、食、住、行、文物等物质文化方面进行研究,对16世纪中国的社会风俗与生活进行了细腻而生动的描绘,为如何通过“帉帨”研究明清时期的社会文化、物质文化提供了参考。

在期刊及学位论文中具体讨论“帉帨”的并不多,硕士毕业论文多以明清小说为载体研究服饰佩件,《金瓶梅词话》、《红楼梦》、《醒世姻缘传》、《儿女英雄传》等诸多小说中均将“帉帨”描写为传递情感的信物。白建忠《〈红楼梦〉中红绿“汗巾”试探》[21]、姚桂珍等《〈金瓶梅词话〉中的汗巾考证》[22]、陈家生《小小“巾帕”见精神——〈红楼梦〉细节技巧谈》[23]、魏晋《红楼梦佩饰文化在现代佩饰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24],均对明清小说中手巾的作用进行分类研究。此外,泥一鸣《明代女子佩饰“禁步”研究》[25]将“禁步”与“帉帨”区分开来。

就国内对帉帨研究发展现状来看,除服饰文化外,还有历史学、考古学、满族文化等多个学科方向,研究领域虽广泛,但基本都不聚焦,附属于研究边缘,服装体系构建还不够完善,故具有一定的研究必要性。

3 明清“帉帨”研究趋势

目前,随着文化产业的复兴,尤其是传统民间文化保护及研究的建立,将极大推动传统服饰文化系统化的研究。

3.1 研究领域

服装史的研究目前多基于古代礼服,对古代日常服饰的研究较少,而古代日常服饰在某种程度上更能反映当时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前沿的服饰文化研究方法是采用多学科的视野考量,对器物的研究将以物质文化史为重点。因而今后关于服装史的研究不应只讨论服装的形制、色彩、纹样,应当结合人类学、物质文化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因此研究明清“帉帨”的物质文化应从史料、实物、图像、明清小说、口头文学等方面结合分析,图文互证定性研究,梳理“帉帨”的演变规律,反映“帉帨”研究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关系。

3.2 研究内容

明清“帉帨”的研究需要注重挖掘“帉帨”服饰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深层关系。一个物件的使用发展,与当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古服饰品就是为适应人类当时生活而产生的,随身携带的物件均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帉帨”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其所在时代思想与文化的体现。“帉帨”研究能够填补服装史的空白,系统挖掘“帉帨”的起源、形制、色彩、质料以及在各民族间流行演变规律,对不同朝代同一形制在不同地区名称各异,甚至同一民族在性别不同的情况下也有不同名称的现象进行分析。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对人类思想上的影响,运用文献分析、图文互证等方法,研究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帉帨”的通用性以及多样性,深入剖析形成这种形式的原因,使“帉帨”的研究体系化。

3.3 研究意义

国人开始重拾传统、立足传统、推陈出新,实现对传统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传统服饰研究是对人类文明史的研究,其服饰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高校学生关注服饰文化,目前已经作了大量服装通史研究,未来需要更进一步结合中国考古、舆服志、风俗史、文献、实物资料,以物为基础,对其形制、色彩、质料、纹样、结构、服饰文化进行研究分析。

“帉帨”,由最初的生活实用功能到装饰性物件,上至宫廷,下至百姓,形成佩戴的流行趋势。它是物质文化与中国古代礼教相互影响下的产物,是一个时代物质文化史的缩影,记述着社会情感和习俗积淀,是体现等级差异的载体,融合了传统造物思想,逐渐形成以装饰为主流的审美功能,并侧面反映出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帉帨”研究应当结合各种文献资料多方面考证,既要理清“帉帨”传承演变脉络,又要考虑由传统汉族文化建立起的顶峰急剧转化成由少数民族建立起的王朝的更迭,为满汉文化的传承演变及服饰文化冲突与交流提出新的见解。随着对传统服装佩饰文化细致与深入研究,可以弥补对服装佩饰史研究的缺失。

4 结语

“帉帨”虽然是服饰配件的一个细小分支,但它的形成是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所产生的民族思想文化、地位等级的象征意义,都传达了当时的人文精神。明清时期距今时间较近,有较多实物资料、历史资料和考古发掘资料,研究可行性高,服饰制作精良,富有变化,美学价值高,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通过研究明清“帉帨”的形制、艺术特征、演变规律及其文化内涵,可以探寻明清时期服饰时尚,从而传承中华服饰文化,实现对汉族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扬。

[1] 缪良云.中国衣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213.

[2] 沈括.梦溪笔谈 [M].北京:中华书局,2012:3.

[3] 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440.

[4] 徐珂.清碑类钞:第1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6126- 6144.

[5] 佚名.天水冰山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85.

[6] 永瑢,纪昀,陆锡熊,等.四库全书:史部:第657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415.

[7] 赵尔.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5:385- 420.

[8]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429- 487.

[9] 常沙娜.中国织绣服饰全集——历代服饰卷(下):第4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287-334.

[10]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634-727.

[11]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561.

[12] 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合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72-83.

[13] 阮卫萍.清宫后妃首饰图典[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97-101.

[14] 韩雪岩.辽代官服“蹀躞带”带銙之形制渊源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3):50-52.

HAN Xueyan.Textual research on the origin of the form of "Diexie Belt" of the official costume in the Liao Dynasty[J].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 (Fine Arts and Design),2010(3):50-52.(in Chinese)

[15] 王志炜,史洪刚.新疆草原石人“蹀躞带”及其配饰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38(2):177-180.

WANG Zhiwei,SHI Honggang.Study on the "Diexie Belt" and its accessories of Xinjiang grasslang stone figures[J].Guizhou Ethnic Studies,2016,38(2):177-180.(in Chinese)

[16] 吴沫.辽代玉蹀躞带的特征分析及其文化探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7):13-18.

WU Mo.Feature analysis and cultural orgin of jade Diexie Belt in the Liao Dynasty[J].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hinese Edition),2013(7):13-18.(in Chinese)

[17] 陈夏生.腰带与腰饰[J].故宫文物月刊,1984,2(8):1-3.

CHEN Xiasheng.Belt and waist decorations[J].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Monthly of Chinese Art,1984,2(8):1-3.(in Chinese)

[18] 包铭新.中国染织服装史文献导读[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88-89,94-95.

[19] 刘家驹.明式衣冠汉式裳——清代服饰的多元化[J].故宫文物月刊,1987,5(3):47-52.

LIU Jiaju.The diversity of clothing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J].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Monthly of Chinese Art,1987,5(3):47-52.(in Chinese)

[20] 李孝悌.中国的城市生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3-20.

[21] 白建忠.《红楼梦》中红绿“汗巾”试探[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2012:88-94.

BAI Jianzhong.Exploration on red and green handkerchief inADreamofRedMansions[J].Studies on the Ancient Chinese Novel and Drama,2012:88-94.(in Chinese)

[22] 姚桂珍,王瑶.《金瓶梅词话》中的汗巾儿考证[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63- 69.

YAO Guizhen,WANG Yao.A textual research on handkerchief in theGoldenLotus[J].Journal of Zhejiang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4,13(1):63- 69.(in Chinese)

[23] 陈家生.小小“巾帕”见精神——《红楼梦》细节技巧谈[J].红楼梦学刊,1989,11(4):95-101.

CHEN Jiasheng.The small "towel handkerchief" see spirit—a discussion on the details ofADreamofRedMansions[J].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1989,11(4):95-101.(in Chinese)

[24] 魏劲.红楼梦佩饰文化在现代佩饰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D].上海:东华大学,2011:24-25.

[25] 泥一鸣.明代女子佩饰“禁步”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3:19-20.

(责任编辑:沈天琦,邢宝妹)

Current Situation of "Fenshui"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I Kunyuan1,2, LIANG Hui'e*1,2

(1. School of Textile and Clothing,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2.Non-Material Culture Heritage Base of Jiangsu Province,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methodology of document surveys by reviewing the research status of "Fenshui"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In this work the relevant theorie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inadequacy and deficiency in recent surveys of "Fenshui"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re pointed out.This research is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perfecting Chinese clothing history and of direct value for the research of clothing accessories.It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economics and cultur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enshui",Ming and Qing Dynasties,clothing history,research status

2016-12-30;

2017-02-18。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重点项目(15AG004)。

李坤元(1992—),女,硕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 梁惠娥(1967—),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服饰文化、现代服装设计。Email:lianghe@jiangnan.edu.cn

TS 941.12

A

2096-1928(2017)03-0245-05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