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亮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要求)
1.“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下,猎猎长风卷起了大纛。这不是一般意义的决胜负,这是一场维护民族尊严的战争。征战的将士情绪高昂,出奇制胜。这是为祖国的统一和完整而战,于是冷血变得沸腾,怯懦者变成了红眼的怒狮。他引以为豪,湖湘子弟在血雨腥风中冲锋陷阵,在追求和捍卫战争精神,实际上也是在重塑自己的民族精神。”材料中的“他”与所描述的這场战争是指( )
A.刘永福 反割台战争
B.左宗棠 收复新疆
C.康熙 雅克萨之战
D.乾隆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习近平说:“无论是从社会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民主革命者,还是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都体现了他敢于突破局限、不断自我革新的可贵精神。” 可推知材料中的“他”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蒋介石
3.2016年11月,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绝命后卫师》,再现了红34师6000多名官兵在师长陈树湘的领导下,以非凡的英雄气概阻击国民党军队的追击,保卫、掩护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向西撤退。在湘江东岸与10倍于己之敌人进行殊死斗争,最后弹尽粮绝,包括师长陈树湘在内的几千名将士全部壮烈牺牲。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
A.导致了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
C.为确保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创造了条件
D.成为中共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与桥栏柱上刻的狮子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并且以图1“卢沟晓月”的胜景誉满天下。80年前的一场战争打破了这一美丽胜景的宁静。关于这场战争最深远的影响是( )
图1
A.中国人民的局部战争正式开始
B.揭开了中国14年抗日战争的序幕
C.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5.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清除古代旧有的阶级贵贱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这两个梦想最接近实现是在( )
A.解放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6.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以儒家思想指导企业的发展
7.1951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毛泽东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中国与巴基斯坦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在抗美援朝……”其中,省略处应是( )
A.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B.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C.西藏进行民主改革
D.西藏和平解放
8.毛泽东曾指出: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结合起来,就是( )
A.无产阶级民主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了4.6亿亩,超过承包地的三分之一,在一些沿海地区已经达到二分之一,这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重大变化。而导致图2中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80年][1982年][1986年][1988年][0][1亿吨][2亿吨][3亿吨][4亿吨][5亿吨]
图2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0.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中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材料,下列结论最恰当的是( )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11.2016年1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中美关系研讨会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并“赞赏基辛格长期以来为中美关系发展所作的积极贡献,指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能用来证明材料中“基辛格为中美关系发展所作的积极贡献”的有( )
图3
①20世纪70年代初,基辛格秘密访华,促使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②促成了尼克松总统访华 ③推动了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签署,结束了两国20多年的对抗,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④帮助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之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其中之一就是图4,2016年11月18日,“天宮二号”与“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景海鹏、陈冬安全返回地面。关于我国航天事业说法不正确的是( )
进入大气层][主伞打开]
图4
A.航天科技事业在改革中腾飞,在创新中发展
B.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C.2005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
D.曾用自己的运载火箭为外国发射卫星
13.2016年是中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注重民生。起于意大利,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的是( )
A.文艺复兴 B.工业革命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4.2016年11月16日,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将启程,对拉美三国厄瓜多尔、秘鲁、智利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年前领导这一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杰出代表是( )
A.章西女王 B.克莱武
C.圣马丁 D.玻利瓦尔
15.“在工业革命基本结束的1841年,英国工业雇用的工人达到330万,占全国职业总人口的43%;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1871年,已经达到530万,占全国职业总人口的55%,而当时从事农业的人口只占14%。”材料表明了( )
A.农民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阶级迅速崛起
B.工人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阶级迅速崛起
C.资本主义垄断势力发展壮大
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16.马克思认为“垄断是好东西,因为它是经济范畴……竞争是好东西,因为它也是经济范畴。但是,不好的是垄断的现实和竞争的现实。”不能正确佐证材料和图5的是( )
图5
A.垄断排斥了企业竞争,干扰了经济秩序,使企业日益失去活力
B.垄断推动了生产力水平提高,美国资本主义得到极大发展
C.垄断资本家开始干预国家经济政治生活,政府开始沦为其代言人
D.垄断资本家借助国家力量,推行帝国主义政策,加紧了侵略扩张的步伐
17.2016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家协会九大开幕式上强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其中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作品的是( )
A.《英雄交响曲》
B.《安娜·卡列尼娜》
C.《向日葵》
D.《蓝色多瑙河》
18.“列宁力图利用市场机制,通过加强工农经济联盟,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表明他“在实践中冲破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束缚,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材料中的“新探索”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抛弃马克思主义经济政策,实行改革
19.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图6是1944年的一幅政治漫画(注:图中文字“DONT VOTE FOR ROOSEVELT!!!”意为不要投Roosevelt的票,或不要选择Roosevelt),能正确解释图中含意的是图中两人( )
图6
A.分别代表德国、意大利
B.最后实现了他们的愿望
C.为同盟国的核心成员、法西斯统治的代表
D.反对的原因是Roosevelt为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领袖、西方民主制度的坚定维护者
20.仅从1870年到20世纪40年代,70年间,法国和德国之间就有三次大战,法国首都巴黎两度遭德军占领,法、德两国相互仇杀,不仅使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苦,而且使欧洲经常处于动荡之中,严重影响欧洲的发展。下列关于两国“相互仇杀”的根本目的是( )
A.争夺殖民地
B.解决领土争端
C.争夺欧洲霸权,维护本国利益
D.巩固和发展本国资本主义
21.英国当地时间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计票结果出炉,“脱欧”阵营以51.9%对48.1%赢得此次历史性的投票,超过1741万英国民众选择脱欧。据此材料分析其影响不正确的是( )
图7
A.放缓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B.降低了欧盟的国际地位
C.延缓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影响了欧盟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协调性
22.“伴随‘莫斯科时间的逝去,历史走入‘北京时间……这股总体低潮中的局部高潮,是世界社会主义振兴的希望所在,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最切实、最坚实、最可依托的阵地!”材料中的“‘莫斯科时间的逝去”主要指( )
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
C.亚非拉的奋起 D.美苏争霸结束
23.1971年,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对某外国记者说:“之前,有一个大国千方百计阻挠我们,采取‘鸵鸟政策,把脑袋伸在沙子里面,不看这个世界变化,中国这么一个泱泱大国它装作看不见,所以我们有二十多年被排除在外……”材料中的“世界变化”是指( )
A.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
B.戈尔巴乔夫实行全球缓和战略
C.亚非拉国家奋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D.世界正处于“一超多强”局面
24.2016年11月22日,习近平访问智利并发表署名文章《共同开创中国和智利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指出:“中国人将美好的姻缘称为‘金玉良缘。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就是用智利金和中国玉制作而成……在2010年智利矿难救援行动中,中国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积极参与……在自由贸易协定带动下,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18亿美元……”材料反映了( )
图8
A.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B.南北发展差距扩大
C.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
D.世贸组织成立的目的
25.2016年11月16日,“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全球期待聆听‘中国好声音”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是( )
①世界因互联网而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丰富 ②促进了技术创新成果的大量产生 ③带动了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加速增长,激活了网络消费市场 ④存在着国家、个人的网络信息安全隐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小题9分,第27小题16分,第28小题11分,第29小题14分,共50分)
26.(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不断革命,其中图9中两位人物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材料一
图9
(1)图中的两位人物,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不同阶段发挥了重要影响。请举例说明他们的历史功绩。(4分)
材料二 2016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2)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1分)如果同意,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2分)“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徑?(2分)
材料二 在人口压力下,英国出现了能源危机(木材短缺)和棉布危机……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还有其他各种条件,包括水力资源、煤矿资源、银行信贷系统,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有利于资产阶级发展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
——《保留工业文明的脚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3分)
材料三 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上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们对于工业化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四 [第三次
科技革命][发达
国家][发展中
国家][跨国
公司][经济
全球化][主导地位][被动地位]
图10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关系链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2分)
材料五 2016年11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秘鲁利马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题为《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促进亚太发展繁荣》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定不移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引领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3分)
28.(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们(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1)材料一中,19世纪60年代,俄国是怎样解决“关键弱点”的?(1分)解决后,俄国社会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1分)
材料二 1918年1月,粮食部门采购到的粮食只有计划的五分之一多,五月下降到十分之一多。炎热的夏天,在俄国两个最大的城市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工人们每天只能领到两片薄薄的面包,甚至整整一个星期领不到一粒粮食,饥饿露出狰狞的牙齿,掐向年轻的苏维埃政权的喉咙……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2)20世纪20年代,这个国家进行的“伟大实践”指的是什么?(1分)
材料三 就在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动工了。十个月后,工厂建成投产。这个奇迹般的速度,来自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有效运作……拖拉机厂的建设者,除了苏联人,还有美国人和德国人,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就有730名。斯大林后来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与欧美国家的整体低迷形成鮮明对比的,不仅是苏联的工业化成就,还有苏联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
(3)根据材料三回答,哪些因素促使苏联用十个月的时间建成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4分)
材料四 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材料四中“苦果”的根源是什么?(1分)请对其进行评价。(3分)
29.(14分)探究问题。
某中学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准备举办一次以台湾问题为主题的论坛。
(1)历史溯源: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完成有关台湾问题的知识卡片。(4分)
[ 时间 重大事件
1987年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1990年 台湾成立
1991年 祖国大陆成立
1992年 达成“九二共识”
1993年 “ ”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 的一步
1995年 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 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
(2)知识竞答: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却多次出现台湾问题。台湾在近代史上经历了哪两次大的分离和一次回归?(3分)两次分离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1分)
材料一 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随着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台湾民众认同以“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的人越来越多。
(3)当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1分)这个方针已经成功解决领土问题的范例有哪些?请举出两例。(2分)
材料二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6年11月1日下午在北京会见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强调,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并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六点意见:第一,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第二,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第三,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第四,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第五,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第六,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洪秀柱则表示,国共两党应继续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加强沟通机制……推动两岸和平制度化,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同胞福祉,开创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4)国共两党领导人为什么都旗帜鲜明地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2分)
(5)请你为这个论坛写一个最贴切的主题。(1分)
(参考答案见第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