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1-0060-01
目前,大学已经完全处于“90后”时代,90后的青少年已经成为了中国高校大学生的主要群体,和其他大学生群体一样,他们的成长环境也会在其思想观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例如:价值观的多元化带来的90后大学生的思想复杂性和多样性;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信息接收多渠道性和混乱性;心理压力增大带来的心理问题增多等。当然,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生都是经过高考的筛选,因而学生的整体素质一般来说还是比较优秀的,大部分大学生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良好愿望,对国内外等外部社会环境的关注度也比较高,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愿意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求知欲也比较强烈。总的来说,由于其年龄特点,虽然在生理上已经趋于成熟,但心理发育上还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思想观念的动态性较强,可塑性较大,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不合实际的幻想,导致出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此外,在整个大学过程中,随着所学知识的增长,心智的成熟,不同阶段的大学生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关注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特点,更要注重其阶段性特征。
一、低年级大学生特点形成的原因
1.时代社会大环境是低年级大学生特征形成的历史原因
当前改革开放已取得相当大的成效,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极大的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也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但同时带来的信息膨胀也极大的影响着人们价值观、世界观的建立。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业压力大,多数同学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而老师父母也对学生信息的接收进行了初步的筛选,刚进入大学,大部分学生能接触到的信息量剧增,特别是网络中信息的虚假性,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和正常人际交往的培养。
2.家庭结构特征是低年级大学生特征形成的现实原因
从家庭结构的变化来看,“90 后”出生的大学生中城市户籍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农村户籍非独生子女虽然还存在,但同时留守家庭的比重较大。对于独生子女来说,没有兄弟姐妹共同成长,已经养成了独自生活的习惯,而到了大学校园以后,以宿舍为单位的集体生活需要他们去适应,同时也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得人际关系处理成为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基础教育缺失是低年级大学生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
当前社会,在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下,考上一个“好大学”成为了绝大多数高中生学习的最大目标,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习的压力越发繁重,而对于基本的“做人”教育仍显不够,人文知识熏陶、素质教育开展不够,集体主义、团结协作教育有所减弱。等到了大学以后,才开始进行“人”的教育补课,这一方面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已经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教育效果也欠佳。
大学生活阶段是学生由生理成熟过渡到心理成熟的过程,对于他们独立人格的形成,个人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低年级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后,开始意识到个人所具备的各种角色,同时也开始关注、参与与自己有关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暴露出以自我为中心、功利主义凸显的一面,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进一步细化,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
二、加强低年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1.加强新生入学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作为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思想的开放度和可塑性最大,此时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最佳时期。针对低年级大学生活泼外向、兴趣广泛的特点,积极进行引导,通过第二课堂的介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校后感到生活充实,同时通过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等,使学生一入校就置身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逐步培养健康的人格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改变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行为方式。
2.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大学专业知识学习的科学认知
大学学习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模式,加之刚进校的低年级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不了解,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引导低年级大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接触所学专业的学科发展,关注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参加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提升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尽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低年级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着重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估,尽早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智商等情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只有建立在了解自己和明确环境对自己要求的基础上,才有实际意义。
3.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占领网络教育阵地
网络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学习、娱乐与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传统的校园主流网络教育平台由于内容性、观赏性以及管理措施上的缺陷,使得校园网络教育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越来越多的学生流失到其他社会公共网站,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网络缺乏应有的优势和吸引力。一方面,高校应牢牢把握低年级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特点,加强网络建设,完善网站功能,增加交互式栏目设置,提高网络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另一方面,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应加强对微博、QQ、微信等线上交流平台的关注和使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时性,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性。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已进入“精准化”的时代,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面临日益复杂和艰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有的放矢,构建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教育思路和对策,才能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更为有效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丛甡.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
[2]邱柏生.试图摆脱困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3.
[3]刘俊峰,王晓珊.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机制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
[4]肖薇薇,陈文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条件、效应与建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