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服务供应链环境绩效评价研究

2017-07-06 20:23孙锦陈媛申兵王宏斐
物流科技 2017年5期

孙锦+陈媛+申兵+王宏斐

摘 要:服务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要求服务绿色化。如果供应商对供应链中其他成员的绿色绩效进行分析和监督,整个供应链将实现绿色化。文章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与ELECTRE方法和VIKOR方法结合提出评价服务供应链环境绩效的框架体系,并运用案例检验评价标准和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服务供应链;环境绩效评价;灰色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service supply chains developing rapidly, its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is significant, and recent climate change issues expect services to be greener. The entire supply chain will be green if their suppliers analyses and monitors the green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members of the supply chains. In this paper, we put forward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service supply chains by integrating grey method with ELECTRE and VIKOR approaches, and applying this methods into practices to check its effectiveness of criteria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service supply chains.

Key words: service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grey system theory

1 简 介

绿色供应链管理通过提高供应链条中核心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环境效率,能够降低环境风险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1]采取系统化环境实践将利益相关者对环境的侵害降到最低。由于源于气候的变化、原材料资源的减少、垃圾废料场地的过度扩大和污染的加剧,相关管理部门和客户将环境影响作为衡量企业的重要标准,迫使企业越来越注重环境问题。近些年,企业主动广泛地使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用于保护环境提升绿色形象。绿色供应链管理不同于传统方法,传统方法将污染物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并未消除污染物,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链条中企业的全部责任是从原材料使用到成品处理,不仅包括产品还包括服务。对产品周期所有阶段进行合理化环境管理,包括设计、采购、生产、组装、包装、物流、分拣、使用和最终循环使用。为提高环境绩效,每个企业采取各种环境保护措施如通过ISO14000认证体系、建立环境管理系统。

2 供应链环境绩效评价标准

供应链环境绩效评价需要使用合适的评价标准,但是环境变化的动态性使评价标准变得更复杂。广泛认可的标准是环境管理系统,之后是绿色形象、环境绩效、环境竞争力、环境设计、绿色竞争力、企业与社会责任、环境效率、环境认证、环境修复成本、供应商绿色形象、环境友好原材料使用、废料管理、再利用、绿色程序创新、绿色产品、绿色采购、绿色项目伙伴和绿色设计。

供应链成员评价环境绩效的目的需要考虑定量和定性的因素,影响评价标准内容,这些因素包括供应链活动的部门、产品和服务[2]的范围、组织机构的规模、增值量和外购机构,从中确定每一个环境绩效评价的合适标准。服务供应链的环境绩效评价[3-5]的标准不仅整体反映服务的具体方面,而且还要反映相关公司服务的子部门。

3 环境绩效评价体系

3.1 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是用于解决离散数据和有限信息的不确定问题的方法。在相對有限数据或因素变化很大的时候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灰色系统理论研究部分已知信息和部分未知信息。灰色系统理论处理非确定信息的模糊性和灵活性,应用范围很广,如雇佣问题、电力分布系统恢复规划、质量功能展开模型、供应商选择、供应商可持续评价、财务绩效评价、需求预测和服务质量评估等。

3.2 ELECTRE方法

ELECTRE方法用于多标准决策方案,评价已知信息提出多个备选方案,组成方案集,分析一致性、不一致性和超序关系。该算法使用一致性和不一致性指数分析不同方案的超序关系,从中选出最满意方案。ELECTRE方法的程序是将一系列非支配方案依次减少方案的数量,这种方法运用快速、简单的逻辑进行运算,不需要很强的假设,是一套系统计算程序。已经应用在实际工作领域,如教育系统、工厂位置选择、供应商选择、能源系统优化、合同选择等领域。ELECTRE方法在灰色环境下运用系统性程序对供应链中企业环境绩效进行排序。

3.3 VIKOR方法

VIKOR方法,多准则优化方法,对方案集进行排序和选择,从中选出妥协解。妥协解是接近理想的适合解。VIKOR方法已经应用到许多方面如合作伙伴的选择、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信息安全、可再生能源规划、水资源规划等。VIKOR方法在灰色环境下对供应链成员的环境绩效运用合理系统程序进行排序,获得所需要的方案。

4 实证分析

根据基于ELECTRE与VIKOR的灰色方法提出框架体系对服务供应链中单个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由具备供应链管理和环境保护的专业经验的相关人员组成决策委员会,对待评价的供应链不同成员公司制定环境绩效评价标准。决策者利用权重法评估标准的重要性,之后根据标准评价供应链中的企业并给出等级,将这些等级转换成相应的灰数。基于ELECTRE方法的灰色理论提出框架,用于评价以灰数形式表示的数据,对分析的不同成员企业列出次序。同样,基于VIKOR方法的灰色理论提出框架也对以灰数形式表示的数据进行评价,之后对分析的企业生成顺序,而且,这种方法在冲突的情况下推荐妥协方法。

运用所提出的框架组织结构可以对供应链不同成员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并对企业列出次序。所提出的框架也可用于对合作前的供应链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运用此框架对高校印刷厂的服务供应链进行环境绩效评价。印刷厂的提供者属于服务供应链的成员,其对环境的影响作用也很大。另一方面,印刷厂提供者造成的环境危害会影响企业外包的绿色形象,所以,组织机构需要对印刷的企业持续监督其环境绩效。

以河北省某一城市为例进行分析,对这所城市的4四家印刷服务提供商的环境绩效进行对比,这4家印刷服务提供者服务该城市的大多数高校、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虽然高校的教师与学生比普通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要强,但还未达到所要求的水平,所以教育机构需要分析和监督供应链成员中印刷服务提供者的环境绩效。决策委员会由教育机构的高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师组成,拥有18到35年的经验,在工作环境中经常接触印刷服务。决策者根据以前学者研究的内容最终确定印刷服务提供者PPs环境绩效评价的7个标准,分别是管理者承诺P■,绿色技术与实践P■,绿色材料使用P■,绿色合作积极性P■,监管一致性P■,员工培训与动机P■和再循环、再利用和处理P■。

(1)决策者对评价指标给出重要性等级(参见表1)。

(2)计算相应的灰数,并计算相应的归一化灰色矩阵和加权归一灰色矩阵,获得每个标准备选方案的距离(参见表2)。

(3)计算数值S■, R■, S■, S■, R■, R■和Q■(参见表3)。

根据以上数值进行分析PPs的次序,得到PP■>PP■>PP■>PP■。

根据所提环境绩效评价框架对为高校提供印刷服务的4家印刷服务企业进行评价,得到这4家企业的评级顺序PP■>PP■

>PP■>PP■,针对所有的标准,企业PP■被决策者评判最优的,因此也是环境友好度最高的企业。

5 结 论

当前各部门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企业不得不将环境管理纳入日程。管理方案如环境设计、产品周期分析、完全质量环境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和ISO14000标准等已经成为广泛采用的环境保护实践方法。政府制定越来越严苛的环境保护法规和公众越来越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迫使企业不能忽视环境问题,而且在销售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要遵守消费国的环境规制,企业需要主动采取方案减少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企业要随时跟进市场变化,将产品和技术周期缩短,改变产品和服务的设计,针对客户进行差异化服务。企业实现这些目的以对环境不造成破坏为前提,政府部门、公众安全意识和竞争需要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不仅可以树立绿色形象,而且对于企业长期的销售和利润起到关键作用。当供应链所有参与者都采取绿色和可持续方案,整个供应链才能实现绿色化,企业间的合作才会更有效。因此,每个企业很有必要持续分析和监控供应链企业的绿色绩效。现存环境绩效评价方法的关键缺陷无法对供应链管理中绿色绩效进行有效分析,这些关键缺陷包括缺乏不同水平衡量的可适性、方法的复杂性和评判的模糊性。本文根据灰色理论结合ELECTRE方法和VIKOR方法提出评价服务供应链环境绩效的框架,此评价框架具有普遍性和标准性,要求实践管理者擅长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不同供应链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比较,而不是得出企业环境绩效的绝对数值。在运用此方法时,决策委员会的成员要具备经验和能力评价企业环境绩效,这些成员能够针对服务供应链的环境绩效提出可适矩阵和方法。利用此框架对河北省高校的印刷服务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得到这4家服务提供企业的排序。服务供应链中的机构可以对合作的企业进行评价,得到排序,评判优劣,也可以对即将合作的企业进行评价从中选出最适合的合作伙伴。

参考文献:

[1] Christopher M, Holweg M. Supply Chain 2.0: Managing Supply Chains in the Era of Turbul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2011(41):277-295.

[2] Holmstrom J, Brax S, Ala-Risku T. Comparing Provider-customer Constellations of Visibility-based Service[J]. Journal of Service Management, 2010(21):405-413.

[3] 王燕,王煦,趙凌云. 钢铁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J]. 生态经济,2016(1):46-50.

[4] 常媛,熊雅婷. 外部价值链视角下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设计[J]. 财会月刊,2016(26):44-46.

[5] 郭彩云,刘志强,曹秀丽. 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绩效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J]. 工业技术经济,2016(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