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华:宜居之都的“北方硅谷”

2017-07-06 20:32龚雁
前线 2017年6期
关键词:渥太华

[摘要] 渥太华在首都建设过程中,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建设良好的经济大环境,为“北方硅谷”的建立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利用首都的科研研发优势、高新科技人才资源、创新奖励政策以及风投资金打造“北方硅谷”高新科技园区;同时通过建设并维护绿色宜居城市环境和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等措施吸引并留住高新科技企业和人才。“北方硅谷”的经验对北京优化首都核心功能、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渥太华; 首都建设; 科技创新中心; 北方硅谷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7)06-0081-05

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位于安大略省东南部与魁北克省交界处,人口97万(2016年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与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等大城市相比,渥太华仅属于中型城市,但自1857年被定为首都以来,历经发展,首都的核心功能逐步得到优化,渥太华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形象已然塑成。近年来,渥太华不断优化首都核心功能,通过发挥首都的区域地理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建设良好的首都经济大环境;利用高新科技人才资源和创新奖励政策,打造高新科技园区;维护宜居的城市环境和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吸引高新企业和人才等措施,逐步打造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也正是首都核心功能之一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和发展,令渥太华集聚了通讯、信息、生命科学和多媒体制作等众多高新科技公司和研发机构,成就了其与南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谷遥相呼应的“北方硅谷”。

优化产业结构,建设良好的首都经济大环境

渥太华享有优越的区域地理优势。1857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钦点渥太华作为加拿大首都时,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渥太华位于多伦多-金士顿和蒙特利尔-魁北克城长廊的中心地带,向北到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不到200公里,向南距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400公里左右,是一个四通八达却又繁忙中取静的中心城市。在19世纪交通运输模式比较单一的情况下,水路运输可以经由渥太华河到达蒙特利尔或者经里多运河水系到金士顿。19世纪后期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建成以后,铁路运输增强了渥太华的交通便利优势。在交通运输模式多样化的今天,渥太华的区域地理优势更加明显,它几乎是处于北美东部的中心地带,距多伦多、蒙特利尔、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波士顿等大城市的飞行时间都在两小时以内,而在这个人口密集的区域商圈中,有上亿人口的市场规模。渥太华所处的区域地理位置优势为建设良好的经济大环境提供了前提条件。

渥太华建城之初主要经济活动是伐木业和木材贸易,因地处三大水系和渥太华河谷,农业也是其主要产业。成为首都以后,尤其是近25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工业已不再占重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高新科技产业和公共服务业(联邦政府),后者为渥太华的GDP贡献了18.2%。渥太华作为加拿大首都,联邦政府各大部门的总部基本都设在此,联邦政府是最大的雇主之一。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联邦政府在经历了机构精简、政府服务承包或下放给私人公司,以及部分政府功能和人员迁移到加拿大其他地区和城市以后,联邦公务员人数已大为减少, 1但是与联邦政府相关的岗位就业率基本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比率。据2016年最新统计,联邦政府为首都地区提供了近26万个工作岗位。

除了高新科技产业、与政府相关的公共服务业以外,旅游业也是渥太华的主要经济来源,每年游客约250万人,是渥太华经济的一大支柱。为渥太华800多亿美元的GDP作出较大贡献的其他产业还有: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占比10.4%),贸易(9.4%),医疗和教育(7.5%)。 政府及公共服务业是渥太华地区经济的稳定因素,尽管已不是最大产业,但为渥太华相对稳定的就业率作出了较大贡献。相对稳定合理的产业结构为良好的经济大环境的形成打好了基础,而良性循环的首都经济大环境则为高新科技产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增加了渥太华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吸引力。

利用高新科技人才资源和创新奖励政策,打造“北方硅谷”高新科技园区

作为一国之都,渥太华拥有世界领先的研发机构和设施、丰富的高新科技人才资源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资源、完善的创新奖励机制以及充足的研发和风投资金。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和优势,渥太华历经多年打造出了充满活力的“北方硅谷”高新科技园区,成就了首都核心功能之一的科技创新中心。

渥太华聚集了加拿大国家级科研机构以及各大企业公司的研发部门,拥有近65个国家和学术研究实验室。如位于渥太华的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NRC)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自然科学领域的全国性研究中心,是加拿大政府的重要科技研发机构,下设4个主要研发部门:主管信息通讯科技等的信息平台部,负责天文和天体物理等的国家基础和未来科技部,生命科学部以及负责航空航天科技等的工程部。NRC以支持工业创新、科技发展和政府计划为宗旨,通过其下设的20多个研究机构以及16种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每年发表大量的学术成果,并且通过国家计划致力于科研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转化。联邦政府二战以来对科技研发方面的投资,通过NRC等机构促生了众多中小型通讯和生物科技企业,培育出了发展迅速的高科技大公司。

就教育资源和科研人力资源储备而言,最大的英法双语大学渥太华大学、卡尔顿大学等4所主要院校坐落于渥太华,它们每年获得3.57亿美元的赞助,每年有2万多名理工科专业学生毕业。渥太华的劳动力是加拿大受教育程度最高的,61%的劳动力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是加拿大人均拥有工程师、科学家以及博士学位最多的城市,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仅次于美国圣何塞与加利福尼亚。

促成渥太华成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北方硅谷”,除了有高素质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以外,还需有获得风投资本的机会以及一批具有远见和创新精神的高新科技企业家。在“北方硅谷”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2000年至2005年间约有32亿美元的风投资金聚集在渥太华。而在过去的十年里,渥太华的企业家们共获得了高达47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充足的研发和风投资金,吸引了一大批高新科技企業家,企业家团队创建了渥太华地区四分之三以上技术产品和技术服务类公司。 1 此外,渥太华对高新科技产业和人才资源有较完善的创新奖励机制和政策。例如,渥太华高新科技产业享有安大略省的战略就业和投资基金政策,对5年以上达到至少1000万加元或新增至少50个就业机会的投资,可补助最高达500万加元。同时也享有安省学院与大学的实习培训税收抵免计划,允许企业每年每位员工 1 万加元的退税。渥太华本身也有多项鼓励高新科技产业进行研发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如“科研和实验开发抵税计划,对符合条件的研发花销提供 20%~35%的无返还抵税”。 2

基于研发机构、人力资源、创新奖励机制以及风投资金等政策和优势,渥太华经过40多年的努力打造出了一个极具规模并有持续活力的高新科技园区,从渥太华市中心至西郊卡那塔、尼比安周围成为高新科技聚集区。“北方硅谷”始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但真正形成规模是在近20年左右,其间经历了科技产业的萧条和萎靡期,目前形成了多样性创新型的科技产业集群,跨通信技术、生命科学、航空航天、国防安全、数字媒体、软件、清洁能源和影视制作等多个领域。2015年“北方硅谷”聚集了如思科、阿尔卡特、考格努斯、考瑞尔等1700多家高科技公司。

维护宜居的城市环境和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吸引高新企业和人才

根据美世咨询对全球200个城市生活品质的调查排名,渥太华居全球第18位,是北美地区生活质量最高的城市。加拿大财经杂志《MoneySense》在引用了加拿大统计局环境分析数据进行比较后,公布了2016年加拿大宜居城市排名榜,渥太华在219个参评城市中连续第3年排在第一位。同时,渥太华也是北美主要城市中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家庭年均收入10.2万加元,平均住房消费39.4万加元,尽管与加拿大其他主要城市相比,渥太华的家庭收入位列第二,但平均住房消费在可承受范围。 3

渥太华的城市建设,通过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交通、创建高品质的人文环境以及多元化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等措施,维护首都宜居的城市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以此吸引高新科技企业和人才。

渥太华历史上比较重要的重新规划工业城市面貌的计划是1950年的格莱博计划。当时的麦肯锡·金总理请法国建筑师兼城市规划师雅克·格莱博设计一个方案,对首都地区的发展进行规划治理,以使渥太华更符合一个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形象。格莱博计划的亮点设计包括在城中心区规划出一个首都绿化带、建设两条高速路系统、将火车站以及部分政府办公地点和工业企业迁移出城市中心区等。联邦政府通过1958年成立的国家首都委员会(NCC)对首都地区的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类建筑进行重新规划,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格莱博计划为现今的首都格局和地区土地使用规模奠定了基础。渥太华也是加拿大首批设立市级环境评估程序的城市之一,所设标准甚至高于安大略省环境评估标准,显然首都的高素质居民希望按此标准合理管理资源并制定对环境有利的政策。因这些重建计划和标准的设计和实施,渥太华被建成一个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首都,一个绿化率非常高的绿色城市,拥有1100个公园,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在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对全球91个国家1081座城市进行的空气质量调查中,渥太华被列为全球空气最清洁的十大城市之一。

渥太华的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市内几乎所有道路都设有自行车单车道,整个市区拥有约300公里长的自行车道。公共交通除了有普通公交线路、快速公交系统、专为残疾人服务的门到门公交系统,还有轻轨交通。交通高峰期更有公交专车道以及交通信号灯优先控制系统。四通八达的公交系统为居民的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按2015年发布的《渥太华2015-2018城市战略计划》,首都正在进行近年来最大的一次重建,将结合现有的火车线路修建全新的12.5公里长的轻轨线,2018年有望正式投入使用,將进一步改善城中心的公交体系,提升公共交通速度,完成公交系统的升级。同时,这次重建将结合水路规划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环境,维护好生态平衡。重建完成以后,不仅将改变城市的外观,更将加快城市的运行,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交通的便利性。为鼓励民众的绿色出行,渥太华在市内大部分地区都建有各种多功能小径,环绕渥太华河、里多河以及里多运河,为民众的交通、游览和休闲活动提供方便。首都还拥有200多公里长的野外滑雪道、50多个高尔夫球场、7家航海俱乐部、7个滑雪胜地以及极富特色的里多运河7.8公里冬季滑冰道(整个冬季运河市内段河道结冰而成世界上最长的滑冰道)等,这些运动休闲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作为文化中心,渥太华的城市建设也很强调对优质的人文环境的建设和维护。渥太华拥有国家美术馆、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科技博物馆、战争博物馆等近40个博物馆,对于一个人口100万左右的中型城市而言,人均博物馆数超过了很多大城市。位于市中心里多运河旁的国家艺术中心等文化机构,经常举办高质量的文化艺术活动。渥太华每年定期举办各种文化节和艺术节,例如著名的渥太华冰雪节、郁金香节、国际爵士音乐节等,各种不同的文化艺术活动,为首都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高品质的文化生活。

渥太华人口的组成体现了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特色:超过20%的人出生于国外;有色人种占人口的23.7%,其中非裔(5.7%)、华裔(4%)、南亚裔(3.9%)、阿拉伯裔(3.7%)。因渥太华最大的两个就业领域为高新科技和联邦政府,而联邦政府雇员必须会英法双语,更因为渥太华本就坐落于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交界处,所以44%的渥太华人会双语,双语人口比例在加拿大主要城市中高列于第二位。渥太华人口组成多元化,居民受教育程度很高,对建设和维护多元化包容开放社会环境的意识很强。渥太华市政厅对此很重视,将倡导平等和包容意识,满足日趋多元的人口的需求,建设和维护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以吸引更多人才作为工作重点。市政厅发起的“社区发展框架”项目,也是维护良好社会环境的一大举措,此项目集中各方资源,帮助有需求的社区自建和共建。市政厅的职责是提供资金、服务和政策支持,为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环境提供帮助。

生活质量是吸引和留住企业和企业员工的一个关键因素。渥太华人口中占据相当比例的高新科技企业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状况相对富裕,生活态度积极,他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对城市环境、都市生活和社会环境是否宜居有较高期望。渥太华建设和维护绿色宜居城市的举措,增强了首都对高新科技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是促进首都科技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北方硅谷”科研创新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渥太华“北方硅谷”对北京的启示

渥太华在首都建设过程中,利用其区域地理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良好的首都经济大环境,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保障;发挥首都的教育和科研研发优势,利用高新科技人才资源和风投资金,借助创新奖励政策,打造“北方硅谷”高新科技园区;同时,为加大首都对高新科技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渥太华全力建设并维护绿色城市生态环境,建立优质的人文环境和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以宜居的生态环境和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吸引并留住高科技企业和人才。这些举措,成就了“北方硅谷”并为渥太华赢得了科技创新中心的声誉。

尽管渥太华和北京在城市规模、发展历史和所占优势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渥太华打造“北方硅谷”的经验对北京优化首都核心功能、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有一定借鉴意义。首先,优化首都核心功能,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之一。从近期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草案)中,可以看出北京优化首都核心功能、调整资源配置、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建设目标,战略定位的四个中心之一是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在教育资源、科技研发资源和人才资源方面非常有优势,目前也建有中关村科技園等十几个创新科技园区。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2017年4月6日举行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上表示,要加快建设“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而雄安的建设目标是“创新驱动引领区”。北京的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在京的89所高校(包括教育部直属的24所)大部分集聚在北京城区,400多家各类大小科研机构也大多位于城区,在优化北京核心功能,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驱动引领区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渥太华的经验,首先明确各区域的产业定位和结构,确定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根据产业结构定位和发展重点,有效合理地配置优质教育科研资源,高效利用人才资源和研发优势。其次,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之都。北京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城市病。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令人担忧,交通拥堵,城市运行成本增加,居民生活品质下降。进行首都建设规划时,可以借鉴渥太华建设宜居城市的经验,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部分,大幅度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增加城市绿地、中心公园数量,改善首都生态环境。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公交运行速度,采取措施制定奖励政策,鼓励民众的绿色出行。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和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才能更好地吸引高素质人才,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使北京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参考文献]

[1] City of Ottawa: 2015-2018 Strategic Plan. July 2015. From: http://documents.ottawa.ca/sites/documents.ottawa.ca/files/documents/2015_2018_strategic_plan_en.pdf 2017.3.2.

[2] Harrison, Richard T. et al.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and the Dynamics of Technology-based Cluster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Ottawa. Urban Studies. Vol. 41, Nos 5/6, 1045–1070, May 2004.

[3] Mallett, Jocelyn Ghent. Silicon Valley North: The Formation of the Ottawa Innovation Cluster, in Larisa V. Shavinina (ed.) Silicon Valley North (Technology,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 Volume 9).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2004. p.21-31.

[4] Seasons, Mark. The Ottawa Valley Georegion in Gordon Nelson (ed.) Beyond the Global City: Understanding and Planning for the Diversity of Ontario.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12. p.227-244.

(作者简介:龚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加拿大研究中心副教授)

责任编辑 / 高 斌

猜你喜欢
渥太华
加宣布中止紧急状态
卡车围城
渥太华蓝调音乐节因护鸟而暂停
立体地图(大家拍世界)
郁金香面包(大家拍世界)
那些花儿(图片故事)
花路标(大家拍世界)
鸟诊所(大家拍世界)
The inspiration of American Immersion Teaching Approach on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