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建驻马十年路
——专访北京城建集团马来西亚公司董事经理 杨洪林

2017-07-06 23:13李易之发自马来西亚吉隆坡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北京城吉隆坡马来西亚

□ 文/ 本刊记者 李易之 发自马来西亚吉隆坡

北京城建驻马十年路
——专访北京城建集团马来西亚公司董事经理 杨洪林

□ 文/ 本刊记者 李易之 发自马来西亚吉隆坡

2008年,刚登陆马来西亚不久的北京城建集团马来西亚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城建”),成功签署了第一个项目,当时马来西亚还没有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而将近10年后的2017年,马来西亚已成为了投资者青睐的热土,北京城建也发展成为马来西亚建筑公司中的佼佼者。

“我们将近1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承包商在马来西亚发展的缩影。对在马来西亚的中国承包商而言,北京城建是标杆,是这个市场的拓荒者。”北京城建集团马来西亚公司董事总经理杨洪林先生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做出了如上评价。

杨洪林在专访中表示,自己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认为,在积极参与国际与地区经济发展与商业合作的过程中,马来西亚将获得十分可观的发展机遇。

北京城建集团马来西亚公司董事经理 杨洪林

另辟蹊径,造就成功典范

2007~2008年,即北京城建“走出去”的最初阶段,当时杨洪林及其带领的团队面临选择“落脚点”的关键问题。经过对世界多个地区经济发展形势、潜力,以及政府工作效率、信用程度,劳动力供给水平等要素的总和考察评估之后,团队最终确定了迪拜和马来西亚两个地方。

在那个时候,“迪拜乃至中东地区是当时全球发展较快的地方,也是建筑行业最热门的地区之一。相比之下,马来西亚就要冷门得多。仅有很少的中国公司在马来西亚从事建筑行业,而仅有的一些外国建筑公司也相对沉寂。“据我所知,他们在马来西亚的业务正在走下坡路,因为他们将主战场选在了热门的中东地区”。杨洪林说。

然而团队最终并没有像其他公司一样,走上开拓中东地区的“阳关道”,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马来西亚的“独木桥”。在杨洪林的描述中,当时中东地区过热的发展势头,反而没有让他嗅到机遇。

“当时通过考察,我们认为马来西亚的发展速度更快,潜力更多一点,风险更小一点,因此在评估时选择这里。”果不其然,2014年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许多高楼拔地而起,公路变得四通八达,而城市的道路也由于人们的涌入而变得拥挤起来。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堵车就说明当地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杨洪林半开玩笑地说,“马来西亚在如今的区域经济中,更是积极融入东盟共同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等体系。在经济发展方面,马来西亚大有可为。现在看来,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自身发展壮大的10年,也是马来西亚经济飞速发展的10年。”

对于未来的规划,杨洪林表示,北京城建将走出吉隆坡,拓展更多地区。“我们未来发展将不仅限于吉隆坡,甚至可能发展到东马地区;我们的产品也不仅仅涵盖建筑领域。事实上我们也在做城市捷运(MRT)的相关项目,我相信北京城建在这方面的能力也非常强。”

做敢于吃螃蟹的人

当北京城建刚刚登陆马来西亚这片土地时,这里仍然由本土建筑公司,以及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公司主导。对于中国建筑公司而言,这里是充满未知的“蓝海”。

“刚来的时候让我的印象很深的是,站在我们第一个项目‘珍珠楼’180多米高的楼顶上眺望,这边有本土建筑公司怡保工程(IJM),那边是外国的许多大公司。”杨洪林回忆道。北京城建的到来,为这个市场带来了第一家中国高端项目的总承包商。

“珍珠楼”工程的成功为公司在吉隆坡市场站稳脚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培养了一批管理精英,而且也积累了丰富的市场资源,建立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从这以后,公司便开始快速成长。

“这10年我们做了7~8项大的工程,主要集中在吉隆坡、八打灵再也(PJ);建筑产品也不仅限于住宅,而是包括了住宅、大型商场、学校、酒店等项目。”杨洪林介绍道。

北京城建不仅在“走出去”方面是中国同行在马来西亚的先驱,今天其技术、管理等领域的创新,更是走在当地绝大多数同类企业之前。例如公司自己的大楼,就采用了一种名为Bubble Tech的技术,也就是将塑料球放到混凝土楼板中以减轻建筑自重的技术。这种建造技术效率更高,而且没有污染。

“Bubble Tech的技术很多公司不敢用,但我们有这样的信心、能力和担当,能够把技术创新应用在实践当中。”杨洪林自豪地表示。

能力越大 责任越大

如今,北京城建也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社会责任。2015年马来西亚北部发洪水,北京城建第一时间就采取了行动,向灾区捐助了10万林吉特(约合16万元人民币)。

杨洪林强调道:“当初是我们主动联络要捐款的。”他认为,随着公司自身的发展壮大,公司需要关注的不仅限于如何完成工程项目这样的短期目标,更应当关注企业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长期目标。“要在这个市场存活下去,必然要对社会负责。”杨洪林说道,“如果只是赚钱就走,这和我们的长期目标不一致。”

随着市场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北京城建逐渐发现,跨境的往来既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促进本地的发展。在杨洪林看来,为本地带来就业和技术交流,是企业能够给当地带来的重要红利之一。

在北京城建进入马来西亚的10年时间里,在众多大型项目中,不仅有中国人员参与,更有来自马来西亚本地,甚至也门、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的人才。他们的合力,为项目的落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这样的合作中,中国城建为建筑行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我们什么类型的项目都会做,因此员工在公司锻炼之后,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杨洪林为本刊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经聘用了很多外国学生。他们在我们单位见习2~3年,回国后便成为了不仅具备理论知识,更有大型项目经验、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确实做了一些贡献。通常,刚毕业的学生能为公司做的贡献要少于他们犯的错误。虽然这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成本,但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容许他们犯错。”杨洪林总结道。

此外,北京城建在吉隆坡的“精英柏威年(Elite Pavilion)”项目是马来西亚首个钢结构工程。项目得到了马来西亚建筑行业业界的认可,目前仍会有很多公司的人员前来参观学习。

北京城建承包兴建的悦榕酒店封顶仪式

利用外资服务本地基建

更重要的是,像北京城建这样的外资企业进入马来西亚,对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将产生永久性的积极影响。

杨洪林认为,如今马来西亚的基础设施已经老旧,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例如现在去新加坡,区区300公里,就要花费4~5个小时。他表示,这样的情况“在今天看来是不应该出现的”。

“我曾经尝试网购。我的包裹花了20天才寄到目的地,而且还是我去物流网点自提的;相比之下,中国网购平台京东的同城寄件服务只需12小时,阿里巴巴只需24小时。”杨洪林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向记者举例道,“我们从马来西亚境外进口一批货物,船运只需要4~5天就能到达,但港口到目的地的这段路却需要一周时间。”

资金紧缺,基础设施就无法实现更新换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就可能难以满足;而根据杨洪林的观点,通过引进外国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正是刺激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的一剂“良药”。

杨洪林认为,刺激经济发展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通过内需拉动,二是增加供给以推动。而不同于日本等发达国家,马来西亚的供给侧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马来西亚仍然可以采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加速经济增长。

而对于目前马来西亚部分人士针对外资的顾虑,杨洪林认为,外资对于马来西亚而言利大于弊。他表示,我们在顾虑的同时更应该着眼于外资能够为本地带来的收益。

“外资在本地区投入,其不看重自身收益是不可能的。”杨洪林坦言道,“但是,且不说这些外资项目能为本地带来多少就业、支撑多少家庭的生计。要知道,投资所带来的产品是搬不走的,只有本地的人民能够享受这些产品。”

今天中国企业与东盟国家开展的商业合作,是在互利共赢等平等原则之下为企业自身带来收益,与此同时也旨在给本地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

“马来西亚在利用外资的同时,创造了就业,也提升了经济。外资落地之后,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发展的速度将产生很大的帮助。”杨洪林表示。

·联系编辑:381094303@qq.com

猜你喜欢
北京城吉隆坡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吉隆坡
马来西亚·吉隆坡
北京城建:从标杆到引领,兴胜公司在跨越
有你在可真好呀
水下舞狮
山林石屋,北京城边的田园生活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感受马来西亚的高效急救
2013年12月吉隆坡天然橡胶交易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