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2017-07-05 09:22朱光敏
魅力中国 2016年42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风景园林应用

朱光敏

摘 要: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生态保护技术的飞速發展,传统的生态学理念被彻底打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被重新定义。“海绵城市”作为新一代雨洪管理概念被提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关注和认可。本文将分析海绵城市的理论,探讨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 风景园林 应用

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生态保护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海绵城市”的理论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接受。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逐步摆脱了初期不顾自然、不顾规律的盲目设计与规划的初级阶段,而逐步上升至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高级阶段。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将“海绵城市”的科学理论积极运用到实际规划与设计中,不仅能够提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水平,同时还能够推动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海绵城市的理论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科学化的生态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海绵城市”理论作为雨洪管理的科学概念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当前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的重要承载基础。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

顾名思义,所谓的“海绵城市”是形象化地分析当前城市的自净能力,喻指城市可以想海绵一样,吸收城市降水以及灾害造成的洪水肆虐,使得城市的自净能力更加收放自如,更富弹性。“海绵城市”的实施路径,一般为在充分保障城市给排水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城市自身的排放能力、蓄积能力以及人工措施的保障等,实现城市灵活性地应对城市的降水以及洪涝灾害。特别是“海绵城市”具有强大蓄水能力,在城市降水量稀少的年份,在城市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份,可以将积蓄水释放出来,进而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

(二)海绵城市的建设

“海绵城市”是科学的生态理念,是生态学不断发展下的产物,“海绵城市”具有强大的排水能力、蓄积能力以及释放能力,能够提升城市给排水的灵活性。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依托于“海绵城市”的科学理念,不断提升城市给排水的整体功能。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化的路径。第一,需要构建科学化的雨水积蓄系统,在城市降水量比较多的区域,构建科学的蓄水池,来实现雨水的有效收集,同时辅之以科学的净化设备,来实现雨水的及时净化。第二,通过科学化的园林景观的配置和设计,来提升雨水的积蓄能力。特别是在降水量比较集中的夏季,科学化的园林景观设计能够将多余的雨水蓄积起来,以便补充到风景园林的水文景观以及附近河道中,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化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入,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应该遵循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应该遵循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路径,不断提升风景园林规划与建设的整体质量,不断优化风景园林的蓄积水能力。

(一)风景园林中雨水收集系统的规划

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遵循“海绵城市”的科学理念,需要着重规划与设计好雨水收集系统,以提升风景园林的雨水蓄积能力。首先,构建绿地生态水渠。在其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遵循地形条件,努力丰富水渠的类型,以综合性地提升雨水收集能力。同时,在水渠的设计中,还应该实现蓄积与净化一体化的生态水渠。如对截洪沟改造利用,成为收集、存储、过滤3种功能兼具的生态水渠。其次,结合风景园林的功能和特点来设计科学化的渗透渠。在风景园林行人比较多的路面设计渗透渠,应该科学规划与设计净化设备,以及时实现雨水的有效净化。而在面积宽广的广场,应该按照一定的间距来规划渗透渠,及时收纳雨水。同时,为了提升渗透渠的整体美观程度,还应该结合路面铺设砖块的颜色及功能等合理地设计。最后,还应该审慎选用渗透性铺装。结合不同的风景园林功能以及园林内部的人流量来科学设计,若在人行道上可以选择运用铺装渗透,既美观又实用,还能够起到按摩脚底的养生功能。

(二)风景园林中的雨水贮存系统

风景园林中的雨水贮存系统,需要依托于“海绵城市”的科学理念。特别是在降水量比较大的区域,尤其需要科学设计雨水贮存系统,以提升雨水的积蓄量,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雨水贮存系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结合风景园林的功能和场地等,予以科学设计。首先,遵循“海绵城市”的科学理念,可以精准性的设计人工湖。人工湖的溢流口应该要略高于常水位,一般这个高度在100毫米左右,这样可以保障游玩者可以便捷性地进行亲水戏水。同时,还能够保障人工湖的雨水蓄积能力。其次,基于风景园林中绿色植被灌溉的实际需求,还可以设计科学合理的地下储水设备。在实际的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这一设备需要满足便捷性灌溉的需求,还需要满足安全性的需求,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般而言,雨水贮存系统往往设计在风景园林中人迹较少的高地,这样可以利用水压来进行有效地灌溉,减少电力设备的投入。

(三)风景园林中的雨水净化系统

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基于“海绵城市”的科学理论,为避免雨水污染对地下水的负面影响,还应该积极构建科学的雨水净化系统,以实现雨水的合理净化。首先,在城市绿地中应该构建科学的渗透净化设备,以便雨水经净化后再进行科学的渗透。在渗透净化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水质进行分类,以便将水引导至不同的设备中。其次,还应该构建科学的人工湿地净化。这类净化设备可以分为两个步骤来进行科学的净化,一是对于未渗透过土壤的雨水进行一级净化,主要去除水质中包含的杂质等。二是进行二级净化,对于经过土壤渗透的雨水以及经过一级净化的雨水进行重复性的二级净化。最后,在风景园林的雨水净化中,还可以运用更加环保的生物净化技术。所谓的生物净化技术,则主要利用生物系统中的土壤、植被等来实施雨水净化,这种净化方式可以将雨水中的杂质等进行截流处理,以提升雨水净化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总结

随着生态理念的不断发展,海绵城市的理论不断深入与发展,海绵城市理论也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接受。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的理论,既要充分发挥城市自身的给排水能力,灵活的实现排水、截水、蓄水等功能,同时还应该构建科学的贮水系统、蓄水系统以及净水系统等,从而科学全面地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及水资源的科学循环。

参考文献

[1]刘青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J],现代园林,2013,10(1);

[2]韩志等,基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的雨水利用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2).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风景园林应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探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新时期下中国风景园林标准化体系的构建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