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君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意识到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当下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问题,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随之不断地提高,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余,也开始更多的关注身边的生存环境和能源消耗。我国是世界上能源拥有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也同时是能源消耗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为了保证我国的长久发展和经济水平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知道我们现阶段首要的任务就是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我们的生态平衡。
关键词:建筑电气 供配电 线路设计
1、遵循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的原则
1.1要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
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我们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之前,必须要了解建筑物的用途。清楚地知道不同建筑物所适应的色温,显色指数和对于照明度的要求可能大不相同。并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不同,所设计的用电要求也不大相同,例如,医疗建筑,酒店,体育建筑场所等。只有根据不同的建筑用途,设计出符合相应用途的电气供配电的线路,才能保证在最小的能源消耗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1.2要考虑实际的经济效益
在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的线路设计时,要注意,我们必须要合理的安排可使用的资产,要考虑到我们的设计是有计算成本的,再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预算的多少,要根据设计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运用预算进行设计支出。并且有一点非常重要,在进行合理预算的同时,也要保证不能因为进行盲目节约从而忽略实际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又或者是随意增加投资运算,造成成本增加,减少经济效益。我们在设计线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就是充分的结合当前所设计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建筑物的实际用途和建筑物所处的位置,从而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加符合要求的电路实际方案,不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也同时能够实现最合理化的经济效益。
1.3影响供电系统安全可靠性主要原因
(1)过载及短路因素
对于建筑项目的供电系统来讲,可以从安全性与可靠性这两方面入手,主要重点注意的是短路保护与过载保护,保障供电系统出现问题时,熔断器或是断路器可以及时快速的运行,以此来保证供电设施与供电线路的安全。
(2)接地质量因素
在对建筑进行电气设计过程中,应用配电系统时会遇到地形混乱、管理混乱等状况,特别是对供电系统进行设计时,对于接地处理并未给予过多重视,或是并未依据有关规范来开展接地处理,造成供电系统的接地质量受到极大影响,严重阻碍了供电系统的正常运作。
(3)漏电保护因素
漏电保护是当前建筑供电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保护措施,它可以达到对接地事故的合理控制以及有效预防,当人体直接触碰到电流时,供电系统是可以瞬间跳闸,来切开电源保障人们生命安全。但就当前情况来看,在选择或是应用漏电保护器时是存在诸多问题的,致使漏电保护器不能将自身价值充分发挥出。
(4)保护装置因素
依据有关数据表明,在目前建筑供配电系统中,一些安全保护设施是存在一定不足的,并不能有效的对供电系统中存在的故障进行充分检测与控制,非常容易出现火灾风险或是触电事故,致使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2、建筑电气配电线路配电方式所需注意内容
2.1注意材料的燃烧特性
目前,由于使用电能不当而引发火灾的现象时有发生,即便人们已逐步开始重视管理与控制电能火灾,而且在配电时已经对实施放火措施予以充分重视。然而由于电能自身特殊性,仍是无法完全杜绝电能火灾的发生。特别是电能分布于建筑内外的一些场所,其防火措施更是难以有效把控。所以,在选择电气配电线路中的材料时,应当优选不易燃烧的材料来配置线路,尽量挑选不燃材料来实现配置,以最大限度降低火灾发生几率。
2.2合理选择电线与电缆
在选择电线与电缆时,首先,要确保所选择电线与电缆与建筑电气配电线路有关要求相符,特别是尺寸与规格必须要与施工需求相一致,以保证后续实施配电线路质量达标。其次,应当尽可能选用具有耐高温、防火特性的电线与电缆,特别是在铺设线路时应尽可能选择外表包有绝缘材料的电缆或电线。
2.3密集型插接式母线槽
当建筑楼层大于20层,负荷密度达到了70w/m2,则应当使用密集型母线槽。相较于普通电力电缆配电方式来说,其优势主要在于体积较小,占地面积不大,且母线槽结构紧凑感强烈,将电源分支线在母线槽插接式开关箱中引出也较为便利。不仅如此,由于在设计方面比较精致,而且选择方面较好,因此其具有较高的电气性能与机械性能,并且外壳接地较为安全与可靠。所以,密集型母线槽被广泛应用与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当中。然而相较于空气式母线槽来说密集型母线槽的插接孔在将分支回路引出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不但其防火性能更优。在对其进行敷设过程中,应当要亲自到主业现场开展勘测工作,并确保其线槽长度以及插接开关箱高度与相应标准要求相符。
3、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设计保护
首先,注重接地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对于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设计来讲,接地系统一直都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会对广大用户用电过程中的安全有着直接影响,也关系着供电系统有效性能否实现。因此,为了给建筑电气供配电线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应对其接地系统的各项设计做出不断完善,也以此来充分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同时,通过对接地系统的科學设计与选择,也能够构建出一个更加完善、安全的供电系统。当前,对于一般的建筑供电系统来讲,其采用的往往都是直接接地式,而由于保护接地形式的不同,在分类、选择方式上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普遍氛围TN、TT系统,前者又可分为TN-C、TH-S、TN-S-C三种。而针对建筑线路设计的不同需求,接地系统的选择也各不相同。如,公共电网的直接供电在未进户前可以选用第一种,而在进户后可以选用第二种等等。
其次,加强防雷设计。作为大自然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雷电对供配电线路设计方面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对此,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线路设计过程中,应对建筑供配电线路的防雷设计给予足够重视。为了尽可能避免、减少雷雨天给建筑线路带来的危害,应落实好各项雷电导入地表的工作。结合具体情况来讲,可以在建筑物上设置避雷线,通过其避雷线来屏蔽、分流雷电,从而尽可能的减少雷电给供配电线路带来的损害,也能够为其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一定保障。另外,还可以进行避雷器的安装,将雷电产生的电流合理导入大地,减少其强大电压可能给供电系统带来的损害。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来讲,可选用的方案往往都是丰富多样的,但是要想真正满足各种用电需求,妥善解决各项供配电问题,就必须要对当前具体情况做出综合考虑,设计出更科学完善的线路方案。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其方案的稳定、安全运行,还应注重各项保护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对供配电系统的构成做出进一步完善,从而真正确保其线路设计的科学、安全与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少华.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探讨[J].科技风,2016,10:28.
[2]许春静.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6,05:123.
[3]李志鑫,乔鹏鸣.高层建筑电气中供配电设计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09:161.
[4]黄志俊.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6,12:168-170.
[5]郭芳.建筑电气配电线路的配电设计及防火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