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决策阶段风险管理综述

2017-07-05 20:07侯少颖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措施

侯少颖

摘 要:工程项目决策阶段是研究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技术可行性、项目经济合理性的关键时期,直接决定了项目的取舍与否,预测和分析项目风险,是进行项目主动控制的主要内容,是项目管理中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我公司项目决策管理的实践经验,就决策阶段主要风险类型及采取的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决策阶段;风险类型;措施

一、引言

工程项目的风险是指其中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可以分为项目决策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的风险管理,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项目风险管理面临的风险因素不同,风险管理的重点与方法也有所不同。由于项目决策阶段是研究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技术可行性、项目经济合理性的关键时期,预测和分析这些风险,并加以防范,是项目管理中主动控制的主要内容,直接决定了项目的存在与否,其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因此,本文结合我公司项目决策管理的实践经验,对工程项目在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进行探讨,以期为企业提高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决策阶段的主要风险及采取的措施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项目投资决策中的核心部分,建设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取决于产品的生产成本及在销售市场中的表现,因此投资决策面临的市场风险有原材料供应风险、市场需求风险、汇利率风险、产品价格风险及行业竞争风险。因此,在项目决策阶段前,要充分调研市场情况,为项目决策提供基础支撑。主要应对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调查国际市场的产量及需求量,分析及预测未来在国际市场可达到的占有率;调查国内市场的主要生产厂家、厂家分布、生产能力、产品主要特点,市场占有率,针对以上情况对比我公司拟上项目情况,充分论证市场占有率及项目优势等。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巩固并不断扩大与战略伙伴的合作,加强技术营销,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2)调查产品市场价格。目前产品的实际市场价格及成本价格,未来价格趋势,进行分析判断。对价格通过进行环比分析、同比分析,建立价格预警值;在原料采购上,分析历史采购价格,扩大供给商范围,并考虑通过招标形势进一步压低价格。另外,要进行期货、现货价格比较,通过选取最佳采购模式,降低价格风险。

(3)调查竞争对手及可替代替代品种。做好与竞争对手的对标工作,加强从客户、供应商、市场等方面进行信息的收集,并形成定制,形成共享平台,创新思维,打破壁垒,通过对同行业供应商信息的掌握,了解公司客户及竞争对手的信息;细化市场,调研客户特性化需求,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对可替代产品的性能、质量、生产能力、成本、价格、区域分布及走势进行分析,研究其可替代性对现有产品的压力,为决策提供依据,降低产品市场风险。

(4)从外部,要密切关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带来影响,宏观把握价格趋势。从内部,要强身健骨,建立更加市场化的经意体制和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公司发展内生动力,提高企业经营发展质量。精益生产组织,加强质量控制,提升产品质量效益。推动技术进步,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以此抵御宏观经济风险。

市场风险是决策阶段分析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内容,只有通过前期详细认真的分析及论证,才能使市场风险得以降低或避免。

2.政策风险。政策风险对于投资者本身来说是不可控风险。政府或者行业主管部门常常因为全局利益而采取一些政策的措施,如调整国民经济计划、增加税收、淘汰某些项目或颁布新的政策法规等,这些变化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而又无法得到补偿,因此在投资决策前仔细研究国家的政策条例和政策意图以及他们的变化趋势,是控制投资决策风险的重要前提。

从宏观角度,如国家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表明筹资的难度加大;对年度规模和在建规模的双重控制,表明国家严格控制基建项目的上马;当价格总水平低于经济增长率,表明价格增强趋缓。从产业政策方面,在一定时期内国家鼓励和限制的产业,会加重税收不审批项目,不提供资金支持等。很好的掌握这些政策因素,从国际、国内统筹考虑分析,尽量选择与现行政策及政策走向一致的项目,方能有效的规避政策风险。

3.体制风险。目前,我国在投资项目前期,对项目的建立和执行采取审批、核准和备案三种制度,对各类不同投资主体投资项目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管理要求。但是,审批、核准和备案管理要求不同,具体管理流程不同,所有投资主体、各种投资项目在项目前期管理中,存在大量明确的前置性条件,构成了每一个投资项目得以获得批准、登记并开工建设的基本前提。这些前置性条件包括投资项目必须满足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节能评估和审查、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国家宏观调控管理的要求,降低了项目投资的风险。

但是,当政府审批权限有所放松及一些采取核准或备案方式确立的项目,很可能是盲目投资,且其中有许多是未经严格可行性研究的重复投资项目,造成资源浪费、投资损失;当政府严格控制审批权限时,一些有必要的新项目也会被拒之门外。因此, 投资者应充分考虑项目审批体制上的风险, 及时调整投资决策的预测风险估计。

4.法律风险。在投资时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其影响也是很大的,,一般来说如果与投资有关的一整套法制很健全,如在保护公司产权免遭侵犯方面,在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方面、在信用担保方面、在履行经济合同方面严格执法,那么国内外不同类型的投资主体就会在项目决策前感到很安全,在发生经济与法律纠纷时可以有效维护项目所涉及的各种权益,从而有效降低合理投资的风险,加大不合理投资决策的风险。目前,与外商投资法律环境相比,国内厂商的投资法律环境不完善,内资投资决策的风险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与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使得投资决策中的侵犯知识产权,不平等竞争等行为屡屡发生,如投资立项时通过“关系工程” 、“侵权工程” 、“ 假担保工程” 、“条子工程” 、往往既违反了投资决策科学化与民主性原则,又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从而严重扰乱了投资建设领域的经济秩序,增加了投资决策的风险程度。因此,努力健全和改善与投资有关的法律环境,可大大降低投资决策风险。

5.环保风险。环境保护风险是指由于满足环保法规要求而增加的新资产投入或迫使项目停产等风险。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于重工业企业,环境保护风险已成为投资决策前重点研究的风险之一。环境保护风险的表现在由于增加生产成本或资本投入而造成项目降低甚至丧失原有的经济强度。目前,新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律法规开始实施,对企业环保治理和管理要求更严格,处罚更严厉。因此,在筹划投资项目的同时,要充分分析环境保护的风险,避免后期环保治理费用过高或达不到国家要求,而导致项目投资的失败。要充分考虑项目绿色发展,致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坚决贯彻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加强三废排放监督管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结语

风险管理分析是项目决策阶段重要工作之一。在未来的项目投资中,重视决策阶段风险管理分析,充分掌握和利用风险分析工具,加强和提高决策阶段风险管理分析,是降低项目投资风险,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保证。

参考文献:

[1]余文青 投资项目管理学 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7.

猜你喜欢
措施
猪腹泻病防控措施
治疗猪气喘病的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欧盟采取额外措施扶持农业部门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