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贵秀
摘 要:随着工业及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城镇差距大等问题,不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故要提高对林业的重视度,所以本文简单论述了林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林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用
农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基础及主要力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均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的,足以见得农业在我国整体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而林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农业发展的关键,还是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关键,更是我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理应得到重视与关注。
一、能够有效维护生态的安全
1.对水土流失有着防止的作用。水土流失是近几年我国最为重视的生态问题之一,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还关系到工业、第三产业及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生活。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包括:第一,长期性的盲目毁林开荒,经调查发现坡耕地的面积仅250以上的就有549.6万hm2;第二,水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和节约利用,在长江及黄河等流域,有70%左右的農业及工业发展都离不开长江及黄河等流域水资源的使用,并且施工过程中还出现了浪费,导致水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退耕还林的实施力度,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同时,实现涵养水资源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长江和黄河等流域地区的防洪能力、抗旱能力和耕地生产力,进而促进长江和黄河等流域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2.对沙有着防和治的作用。沙问题一直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其原因除了是本身的自然地形及气候等自然原因以外,还包括了人们的乱发森林、水资源不合理应用等;其措施就退耕还林、建设风沙源治理工程等;措施的作用为:不但适应了沙的防止农业发展的需求,还有效减少了荒漠化和沙土化的面积,实现了对大沙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3.对农田有着防护的作用。关于农田的问题主要是农产品的产量低,尤其是粮食产量;其原因是土壤结构因环境污染导致结构变化和农业用水少所致;其措施为:积极建设平原化工程,并将农田的防护林工作全面落实并推广;措施的作用:不但有利于平原农业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稳定和增加了粮食的产量,还有效实现了农田区域内风速的降低、湿度的增加、蒸发量的减少和土壤结构的改善,进行实现了粮食产量的增加。
据国家林业局2013年的统计发现,与没有实施防护林网的农田相比,实施防护林网农田的土壤含水量增加了20%,夏季的温度降低了1.6℃~1.9℃,如果是在干旱区,夏天的温度可降低3℃~5℃,湿度的提高幅度为10%~20%,蒸发量的减少幅度为8%~12%,粮食产量的增加幅度为10%~20%。
4.对湿地有着保护的功能作用。在湿地地区发展林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如下:第一,能够有效增加鱼类、稻谷、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供应量;第二,能够有效增加农田的灌溉水源,实现对农业生长气候条件的改善;第三,能够有效分解、净化和减少农田排放的污水,进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有着治理的作用。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包括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化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和人们生活污染物的排放等;其措施为:发展林业,即增加林木种植面积;措施的作用:不但能够有效实现对农业资源的保护,还能够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吸收和转移到林木中,以实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降低,进而实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降低或消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能够有效保障粮油的安全
1.对轻粮油的生产压力具有减轻的作用。林业的发展不但有效增加了人类食物来源,促进森林食品行业的发展,为我国创造出新的粮油供应源,还有效保证了我国粮油生产及供应的安全,更有效促进了农民健康水平及经济水平的提高。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12年的森林食品产量就已经高达308.03万t,其中竹笋干产量为50.17万t、食用菌产量为199.6万t、山野菜为39万t。
2.对人民膳食结构具有改善作用。我国众多的木本粮食产品,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营养价值很高,对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三、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1.对绿色就业岗位具有创造作用。林业发展措施:林业工程的建设,因为林业工程属于劳动密集型施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很多农民就业问题;措施的作用:不但有效创造了更多的绿色就业岗位,还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林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资料显示,“三北”和长江中下游等区域的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工程,已经在政府的推动下逐渐完成了建设,其建设时间已经长达10年,不但实现了大量种苗的培育、林木的种植、森林资源的管理保护,还增加了大量的绿色就业岗位,并且岗位的就业人员就是农民,进而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
2.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具有调动作用。林业发展措施:积极建立健全并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措施的作用:不但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林业经营主体地位,实现农民对林木收益权的享有,还有效增加了独立经营森林就业率,更有效实现了林地利用率的提高和产出率的提高,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
3.对农民家庭的经营收入具有增加作用。林业发展措施:推进林下经济的发展,实现对林下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及林荫优势的充分发挥,包括林下种植、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和森林景观等内容;措施的作用:不但实现了各种资源的共享、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还能够有效培育并保护林木资源,促进森林生物种类的增加,更能够有效实现林地产出量的增加,进而增加农民的经营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2012年我国4550.13万个农民家庭人均增收453.64元,同比增长23.7%。
四、结语
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中一直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因为我国是从农业大国发展而来,及时现在已经慢慢实现了工业化发展,并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慢慢过度,但还是掩盖不了我国是农业大国的事实,所以我们要时时关注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泽兰. 营林工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5:208-209.
[2]宁攸凉,赵荣,周海川,赵晓迪. 林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J]. 林业经济,2015,06:10-15.
[3]杜长军,王培珂. 农用林业对林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与影响[J]. 林业勘查设计,2014,01:6-7.
[4]贺少芸. 浅谈农户经营行为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J]. 吉林农业,201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