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能全
摘 要: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机维修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保证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十分重要的工作和环节。伴随着当前农村地区生产经营体系改革不断落实,农民对于农业机械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因此,农业机械维修工作更加重要,但是,纵观我国农机维修工作现状不难发现,维修工作的模式仍然较为落后。本文就阐述我国农机维修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机维修工作的策略,对农机维修工作创新进行思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创新;策略
当前形势下,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农业机械的数量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机械的程度越来越高,农业机械维修作为农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行业,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关注。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农机维修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只有保证了农业机械作业质量和安全,才能够保证农作物的有效收割以及耕種。新时期对于农机维修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和高标准的要求,所以,必须要注重提高农业机械维修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农户安全使用农机提供保障。下面就思考新时期农机维修工作创新的问题和策略。
一、新时期我国农机维修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观我国农机维修工作,发现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国农机维修工作缺乏健全的法律和法规。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起步时间比较晚。在管理农机维修网点的过程中,有些部门存在无章可循和无法可依的情况,这一现状导致市场中出现大量的三无农机维修店铺,使农机维修网点和市场的秩序较为混乱。第二,我国农机维修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高。有些乡镇农机维修工作人员属于无证上岗人员,这些维修人员并没有接受专业和严格的培训,仅仅凭借并不丰富的维修知识以及维修经验来落实农机维修工作。这已经成为导致我国农机维修人员综合素养低较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此外,农机维修人员还存在老龄化问题,40岁以上的老龄人数量比较多。这一年龄段的维修人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弱,无法跟随时代脚步学习新生事物。再加上新时期中,我国新型农业机械更新换代比较快,维修人员的工作经验已经无法满足维修要求。第三,我国农机维修经营管理有待规范。有些乡镇农机维修经营管理存在不规范问题,例如维修网点无法满足维修要求和标准,维修设备较为落后,维修场地小,维修人员专业水平比较低等。这些问题和因素均对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制约。
二、新时期农机维修工作创新的具体策略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法律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自从国家颁布《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以来,我国的农业机械领域得到了有序的发展。农机维修行业同样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作为约束,抵制假冒伪劣产品,为农户切身权益提供保障。国家可以通过政策法规来扶持农机维修,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适当给予农业机械领域一定补助,通过政策推广农机,优化农机维修。此外,还要注重加强农业机械领域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召开相关会议,组织从业人员学习文件。从根本上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农业机械环境进行净化。
2.全面提高农机维修工作者综合素养和能力
新时期中,农机维修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对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进行维修,要求操作人员对现代化机械知识进行广泛、准确的掌握。相关部门注重培养农机维修人员技能,可以组织维修人员开展培训,邀请农机技术学校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开展具有系统性的讲座。不仅要对农机维修工作者的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和充实,还要注重提升其操作技能。与此同时,组织农机维修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学习,从根本上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农机维修工作者树立起爱岗和敬业的理念精神。此外,可以运用职业技能鉴定、送教下乡、现场会培训、劳动力转移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年轻人加入到我国农业机械维修领域之中。禁止农机维修工作人员无证上岗,严格落实持证上岗这一制度,通过运用考核手段,对农业机械维修技术人员等级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定,高度重视农机维修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考核,建设农机维修队伍,对农机维修人员工作质量、效率以及水平进行评定。对于在考核中不合格技术人员实施降级处理。
3.切实提高农机维修网点管理的规范性
农机维修网点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首先,要对各个农机维修网点进行重新登记,对农机维修工作人员档案进行规范。对《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进行高度重视,并充分落实,各个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农机管理部门团结协作,发布管理农机维修网点的通知,在一定期限内组织所有农机维修网点到农机管理部门进行注册和登录。农机管理部门及时进行登记,并且统一制定档案,全面清查农机维修网点,取缔不符合规定和标准的农机维修网点,清理低质量、超范围的农机维修项目。其次,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对其进行明确的分工。工商管理部门和农机管理部门是各个农机维修网点主要的管理部门,因此,工商管理部门和农机管理部门必须要密切配合,明确自身职责,加强审核农机维修人员维修质量、水平、从业资格、安全操作、配备设备能力。此外,相关部门必要时开展联合执法,对农机维修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整治和抽查农机维修市场,依法取缔不符合规定和要求的维修网点,禁止使用劣质配件,杜绝假冒伪劣配件,净化农机维修市场的环境。对于没有经营资格和从业资格,擅自经营的网点,必须要严格处罚,清除不规范的网点,为农民提供安全、有序的农机维修网点,促使农机维修市场更加规范化,竞争更加公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机械维修作为重要的行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想要真正实现农业机械维修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还需要做出很多努力。要求农业机械维修工作人员,跟随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脚步,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终身学习,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战,促使我国农业机械维修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落实和进步,使农业机械维修工作能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耀春,张赤戈,单梅,李亦,荆和平. 加强农机维修能力建设 提升农机服务保障水平[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01:30-31.
[2]冷嘉伦. 推广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 提高农机生产效能[J]. 吉林农业,2016,10:49.
[3]戴继勇,霍家佳,云振宇. 基于现代农业视角下的农机维修服务标准探析[J]. 标准科学,2016,04:52-55.
[4]杨树成. 机电技术在乡镇农机维修服务行业中的应用[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06:36-37.
[5]孙世桢,童红欣. 河北省农机维修服务保障能力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12:22-24.
[6]周星飞. 农机要发展 维修须保障——发展新型农机维修模式的设想[J]. 现代农机,2017,0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