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

2017-07-05 18:38杜云龙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杜云龙

摘 要:高原地区是我国进行农业改革的重点地区,促进高原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从高原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着力解决农机设备适应性不足问题。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原则;高原特色

本文从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重点探讨农业机械在高原地区的普及原则,找出有效适应高原地区发展农机设备的策略方法。

一、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问题

1.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当前高原农业机械化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机设备的结构不合理,现有农机设备还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农机设备与农机需求不匹配。首先,由于高原地形环境相对复杂,导致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加上农业机械作业量相对较小,导致高原地区的小型农机设备较多,适于高原环境的大型农机设备相对较少,大型农业作业机具很少用于合作化生产。其次,高原地区目前使用的主要都是只具有单一功能作业机具,具备多功能的复合作业机具较少,可以配套复合机具使用的设备更少。第三,目前现有的农机设备往往只适用于传统的农业种植项目,还不满足农、林、牧、渔综合需求,机械化水平远远不满足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需要。例如,云南地区的农机管理还存在制度陈旧,管理体系不完善,农機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服务水平不满足农户需求问题。

2.农机政策支持度不足。促进高原地区的农机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配套支撑政策,但是高原地区现有配套农机政策的支持度不足。首先,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国家顶层的农机推广政策的制订,但是省、市、县级配套农机政策不足,不仅缺少必要的政策法规,而且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必要的农机设备发展的激励政策,因此制约了高原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其次,我国高原地区农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这就使得农业机械普及政策的支持度相对较低,有限的资金很难全面配给并满足农户的购进农业机械化的需求,由于政府在相关方面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足,因此影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严重的制约了农机设备的发展速度和普及质量。例如,虽然国家加大了农机补贴力度,但是补贴高性能设备的较少,存在补贴主机多,补贴配套设备较少,农机设备均衡性差问题。

3.农业规模化程度不足。农业规模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农业机械化普及,由于高原地区农业规模化程度受到限制,因此严重的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首先,高原地区多为山地,平地规模较小,耕地地块的面积有限,有限的农业规模还不足以支撑大型农业机械设备的快速普及。其次,在现行土地政策下,农业用地按照人口等因素分配给不同农户,现行的家庭承包制度制约了规模化农业发展,这种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导致机械化推广的成本较高,机械化掉头转弯的时间增多,不仅增加了农业机械化操作的成本,而且机械作业的效率相对较低,难以发挥出机械设备的优势。由于作业效益不高,制约了农机的普及发展。

4.农民素质较低的问题。农民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到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农机设备的保养质量,由于高原地处边疆地区,受不同的地理、文化和经济等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因此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这为普及农机设备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首先,农村人口具有高中以学历的相对较少,对于新机械、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和认知度相对较差,不仅技术观念相对淡薄,而且缺乏必要的农业机械操作常识。其次,地处边疆的高原地区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认识还较为肤浅,对现代智能化的机械设备缺乏长远的眼光,没能发挥出机械设备的实际作用。第三,边疆高原地区的农机技术推广难度较大,需要普及的内容较多,目前还需要加强基础性教育工作。例如,云南农业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大多数家庭不具备购买农机设备能力,人员素质差,再加上地方政府补贴政策不足,因此阻碍农机设备发展。

二、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基本原则

1.针对地区实际制订发展政策。促进高原地区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必须从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农业机械化发展普及的着力点,全面提高农业机械的适应性。首先,重点满足高原地区粮食生产的任务需求,围绕着促进粮食生产来发展农业机械。其次,针对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的实际问题,注重运用农业机械来代替劳动力,围绕解决粮食生产的重点环节进行农机发展引导,解决好播种、施肥中需要的机械,并且开发可以节水、节肥的农业机械设备。第三,推广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机械设备,着力围绕着区域绿色农业发展需求,大力推广特色农业机械项目。例如,云南高原地区可以围绕着林果种植,三七种植来发挥特色农业机械设备。

2.引进适于山地的农业机械。满足高原地区的农业发展需求,农业机械必须适应山地特征,全面提升与高原地区山地环境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发展。首先,根据高原地区农林牧渔的综合发展现实需要,加快推广适应不同环境的综合型多功能农业机械设备。其次,围绕高原地区林业与农业经济综合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及退耕还林的实际情况,应当根据高原特色林业的需求,提高林业种植的机械化水平,实现林业机械设备与农业机械设备的结合发展。第三,围绕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和区域性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发展需要,应当加强高原保温大棚等设施设备相适应的农业机械设备,进而满足农产品的加工、存储等需求,全面提高农机设备对特色农业的适应性。

三、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广策略

1.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高原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不足的问题,促进高原地区特色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应当推动高原地区土地流转,扩大农业规模化经营范围,改善农业机械的作业条件,满足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基本需求。首先,在土地流转的前提下,进行综合的土地整治工作,在规模化的土地上进行农业机械化推广,全面提高农业机械推广效率。其次,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改善农业机械化作业的条件,在区域设计的基础上,引导农户加入新农合组织,依托农合组织推广大型专业农业机械设备。第三,合理配置高原地区适用的农业机械设备,根据农艺要求和农业作业质量标准,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2.注重农业农机的结合发展策略。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是与高原特色农业结合开展,只有满足高原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才能科学把握高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合理性。首先,结合现代农业种植技术适当的推广农业机械化设备,实现农机设备与农业种植技术的深入结合。其次,注重创办农业机械化生产基地,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示范性,形成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农业机械平台。第三,围绕高原特色农业需求,创新农机设备的研发基地,根据高原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专业化的特色农机设备,解决农机研制瓶颈问题。

四、结语

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应当从高原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着力研究当前高原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升农机设备的高原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张桃林.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J].中国农机化,2011(1).

[2]徐艳.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建议与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1, (14): 48.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化
新时期新思路新方法 助力农机推广事业不断深化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机械化的关系研究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力促农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淮北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考
梨树县发展农业机械化凸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