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学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宝坻区的水产养殖业尤其是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有了较快的发展,然而随着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养殖方式的普及,南美白对虾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由此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且逐年增加。因此,研究分析宝坻地区南美白对虾的疾病发生情况,根据当地水环境条件,有针对性的探索治疗方案已经势在必行。
根据研究分析,宝坻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疾病主要有白斑病、红腿病、黑鳃病等以及养殖管理不当造成的各种疾病。通过对以上疾病在宝坻地区发生的时间段和养殖环境的观察研究,均是由于养殖环境恶劣导致疾病爆发,因此,对疾病还是以预防为主。针对宝坻地区的具体情况,对于南美白对虾病害的防治,主要考虑增强对虾体质以及改善水域环境,特提出以下几点防治方法:
一、放苗前的准备
虾池放养前尽可能清除池底淤泥等污物,同时彻底清塘消毒,用20mg/L的漂白粉或75~112.5g/㎡的生石灰消毒池底和池壁,进水后也要用1~1.5mg/L的漂白粉或0.4~0.8mg/L的漂白精等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杀死水中及淤泥中的病原。也可用其他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精、二氯异氰尿素纳、三氯异氰尿酸钠等,均匀全池泼洒。一般养殖对虾都使用新池塘或清淤的池塘,这样的养殖池塘更加安全,不容易产生病菌。消毒后应暴晒一周左右,然后进水。进水渠道也需预先消毒。
二、增加溶氧量
由于水体本身的溶解氧每天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表现出昼夜差来,且高密度养殖池塘的对虾个体的增长,对水中溶氧的含量要求很高。因此,非常有必要注意夜间水体的增氧。除配备相应数量的增氧设备外,还应定期使用增氧型底质改良剂,尤其在闷热无风的傍晚,要注意使用颗粒氧或过氧化钙。
三、净化水体
因为此时虾池的水体较浅,所以要使用净水型、吸附性的底质改良剂,定期泼洒,以免下雨时过多有机质的升腾使水质混浊。尤其是养殖中后期天气多变,容易引起对虾体质变弱,因此应定期使用稳定性好的,无刺激性的消毒剂,尤以中药型的消毒剂为主,因中药的消毒剂安全稳定,无毒副作用。高温多雨季节尽量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消毒剂,由于此时虾体本身体质较弱,不宜再受较大的外界刺激。
四、調节水质
养殖前期逐步添加水,中期控制换水,从宝坻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养殖中期,特别是中后期,多是阴天暴雨时段,所以不宜再大量换水,以免造成水体的盐度、pH值、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的变化过大,对养殖虾体的生长造成危害,应该根据当时的天气变化适量换水。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水体的pH值、氨氮、水色和透明度的调节。
五、合理用药
药物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环节,药物的药效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就宝地地区而言,影响因素有水温、光照、酸碱度、浑浊度、水体中的化学物质等。
水温:一方面,温度影响物质的活度和溶解度,从而影响药物在水里的有效物质浓度,温度越高,有效活物质浓度越高。因此,要根据实际水温使用药物,避免药物中毒或药效不高。
光照:注意光敏药物的使用。相应的药物应选择清晨或傍晚使用。
酸碱度: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药物的药效,不同的酸碱度会使药物在水体中的溶解度、离解度和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水质使用合适剂量的药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