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主要病害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探讨

2017-07-05 17:47李方用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茶园病害

李方用

摘 要:现在茶叶种植面积在逐步扩大,而病虫害危害面积也在随之上涨,危害程度在不断加深,严重威胁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本文首先分析了茶园的主要病虫危害,进而深入的探讨了相关综合防治措施,希望可以从理论角度对病虫防治进行指导。

关键词:茶园;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由于地基老化等因素,现在很多茶园病害情况较为严重,对于茶叶的产量以及质量形成了严重影响。在此情况下,茶农要想提高茶叶的品质,必须对茶园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茶园当前遭受的主要病害,同时针对这些病害积极的进行研究,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由此有效降低病害发生几率,更好的保障茶园产茶质量和品质。

一、茶园主要病害

1.茶赤叶斑病

(1) 发病症状。茶赤叶斑病更多的会对茶叶叶片形成危害。嫩叶、老叶、成叶染病,一般都从叶缘、叶剑开始出现浅褐色病斑,进而蔓延半叶、全叶,出现大面积形状不规则的病斑,病斑颜色相对统一,呈现深红褐色或者赤褐色,边缘出现深褐色的隆起,同健康的部分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分界,病变部位后期会出现稍微凸起的黑色颗粒,这一颗粒点其实就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2)发生特点。这种病害一般在每年五到六月之间开始发病,七到八月逐渐进入了发病的繁盛阶段。茶园水源较为缺乏,茶树的抗病能力大大降低,从而诱发该病。茶农在采摘茶叶时,采摘不干净树上茶叶较多,同时夏季干旱少雨,蒸腾作用强,茶树根部极度缺水,极易受到病菌的感染。生长的土层较浅、生长在梯田、种植在向阳坡等茶园其根部发育不良,导致茶园整体的叶子呈现红褐色焦枯状,茶叶脱落情况严重。

2.茶芽枯病

(1)发病症状。一旦茶树感染病害之后,茶树的芽梢生长明显变缓,可以其生长受到较大的阻碍,这对于春茶的品质和产量造成非常直接的影响。茶芽枯病主要对春茶的一芽 1 叶到3 叶形成危害,茶树一旦染上病害之后,首先在叶缘或者叶尖的部位出现淡黄色或者黄褐色,进而不断扩大,直至呈现出形状不规则的病斑,病健边缘有的位置明显,有的部位则不明显。当茶树的芽尖遭受病害之后,则芽尖呈现出黑褐色枯焦状,进而不断萎缩无法伸展。后期病变部位上散落生长着黑色的细小的粒点,叶片的病斑主要出现叶子的正面,染病的叶子非常容易破碎或者扭曲。

(2)发生特点。每年三月底到四月初,气温逐步上升,当上升至10度左右,感染病害的幼嫩芽叶,历经两到三天之后,会出现新的病斑,然后进一步的蔓延。这一病害属于低温病害的一种,常常发生在春茶期。四月中旬到五月上旬,这段时间的温度平均在15度到20度之间,侵染病害的几率最高,也就是病害高发期。春茶因为受到寒流的侵袭,茶树抗病能力下降,极易发病。茶树品种不同,其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通常发芽较早的茶树品种其发病会更重一些;而发芽较靠后的品种,发病相对较轻。

3.茶叶叶枯病

(1) 发病症状。茶叶枯病主要对老叶形成较大的危害,枝条、嫩叶以及果实上也会出现病状。在老叶上,一般都在叶缘或者叶尖部位出现病斑,病斑的形状为半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最开始是黄褐色,为水渍形状,再后来变为褐色,上面出现波状轮纹,形状类似于云纹形状,最后从中间到边缘呈现出灰白色,上面长出一种形状扁平、灰黑色的粒点,沿着轮纹依次排列;嫩叶上出现的病斑呈现出圆形,颜色为褐色,后期从叶尖逐渐向下变成黑褐色,组织慢慢枯死。枝条上出现的病斑表现为灰褐色的斑块,微微出现下陷的情况,上面出现灰黑色的小粒点。

(2)发病特点。这一病种发病的时间持续较长,一年除了严冬之外都有可能发病。而其中发病最盛的为七、八、九这三个高温高湿的月份,这段时间温度平均高达28°以上,相对湿度也基本达到80%以上。如果土层埋深较浅、根系生长情况不佳的茶树,受到强烈的光照,水分供应出现严重失衡,叶片逐渐干枯,进而其上出现日灼斑,极易受到病菌侵染,发病情况极为严重。茶园管理不到位,茶树长势逐渐衰落,受到冻害的前提下,发病极为严重。

二、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田管。茶园冬季实施耕种,将病变茶叶深埋起来,及时的清理杂草,从而降低病害侵染。做好茶园抗旱准备,进行茶园覆盖加以有效的防冻,有利于茶树健康成长,从而提高茶树抵抗病害的能力,有效减少发病率。

(1)灌溉施肥。茶树的正常生长需要足够的氮、磷、钾等元素,同时也需要吸收足够的微量元素,需要根据土配方给茶树实施氮、磷、钾时,应当适当的辅助一些微量元素肥料。此外,需要加强对茶行行间的绿肥种植。可以通过综合手段,对于茶园的水分涵养、灌溉等进行强化,为茶树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理想的生态环境。

(2)树冠剪修。主要综合利用修剪技术对茶叶的采摘进行合理的配合,由此实现对树冠的有效管理,使树冠生长出良好的结构,分支层数达到了四层以上,同时叶面积指数已经达到了3以上。

(3)茶叶采摘。树冠主要需要进行养蓬,严谨进行不规则采摘。不然的话,无法很好的形成蓬面,进而毁坏茶园。

2.化学防治

(1)茶赤叶斑病。在春夏旱季来临以前。需要喷洒浓度为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或者浓度为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0 倍液以及浓度为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600 倍液,喷洒的量为每667m2/ 60kg,防治次数为一到两次。

(2)茶芽枯病。在春茶萌芽阶段。在茶芽枯病发病的初期阶段,可以选择使用浓度为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者濃度为 50%托布津 1 000 倍液,施用的量为每667m2/60kg,防治次数为一到两次。

(3)茶叶叶枯病。在茶叶叶枯病发病的初期阶段,可以使用50%多菌灵或者75%百菌清1000倍液、多抗霉素100ppm防治。在采摘停止或者茶芽萌芽前可以选择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喷洒。

三、结语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了茶园的主要病害有茶赤叶斑病、茶芽枯病、茶叶叶枯病等病害,同时在明确相关病害的特点的基础上详细的论述了相关防治措施,希望可以有效抑制茶园病害,促使茶树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耀军,李复春,金汉娥,唐小磊,夏敏,高斌. 茶园主要病害调查及综合防治措施探讨[J]. 湖北植保,2013,04:19-20.

[2]柴正群,杨发军,朱建青,赵维峰,杨文秀. 云南普洱茶树主要害虫及其综合防治[J]. 中国西部科技,2012,12:51-53.

[3]黄刚强. 昭平县茶园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 广西农学报,2012,05:39-41+50.

猜你喜欢
茶园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西瓜两种常见病害的防治
湄潭茶园
“杀”出来的病害,“杀”出来的风险
茶园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