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龄果园间作套种马铃薯栽培技术措施

2017-07-05 09:31曾森辉赖添奎魏梅枚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套种栽培技术马铃薯

曾森辉++赖添奎++魏梅枚

摘 要: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良好的药用价值,对马铃薯栽培技术展开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幼龄果园间作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期能为有关需要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套种;栽培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技术越来越受重视。通过利用幼龄果园套种马铃薯,能够有效化解园林果业以及马铃薯种植的争地矛盾,提高果园土地利用率,提高马铃薯种植的收益。基于此,笔者对其进行了相关介绍。

一、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势相对平坦、交通方便、具备灌溉条件的幼龄果树园,果树林龄宜在2年内,未挂果或刚开始挂果。果树种植行距为3m的,在果树行间起单垄,垄宽90~100cm;行距为4m的,在果树行间起双垄,垄宽90cm,垄间沟宽20cm;行距3.5m左右的,在果树行间起单垄,垄宽120~130cm。垄高20cm,垄的边缘要求离果树基部100cm以上。将果树行间(距离果树基部100cm以上)土地深翻,土块整碎,基施腐熟农家肥7500kg/hm2、长效型复合肥600~750kg/hm2、钙镁磷肥450kg/hm2、硫酸钾镁200kg/hm2。垄宽90~100cm的,肥料集中条施于垄中间深处;垄宽120~130cm的,在垄中间开2条沟穴,沟穴间距离20cm,肥料条施于沟穴中,最后盖土。然后以灌或浇的方式润土,保证畦上的泥土充分湿透。

二、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优质、休眠期短、生育期在100d左右的脱毒种薯,级别为原种。

三、种薯处理

1.切块

50g以上的种薯应该进行切种,以降低种植成本。切种前要先进行选种,严格剔除病烂薯。切种时用75%酒精或0.5%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刀具、切板消毒,防止病毒(菌)传染。切种原则:尽可能利用顶端优势,保证每个切块有1个芽眼,每个切块在25g左右,减少切口面积。具体切法如下:先从薯块的脐部横切,然后将切口贴于板面再切第2块,循环此步骤,直到切完。

2.浸种

将72%农用链霉素粉剂28g、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00g、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g,加入到盛有100kg水的大桶中,充分溶解后将切好的薯块泡在药液中15~20s,取出晾干。晾干后可直接播种,也可催芽后再播种。

3.催芽

可选择温室或塑料大棚进行催芽。地面铺干净湿沙(以手捏成团,手松便散为宜)厚约10cm,床宽1m,长度视种薯量而定。种薯切块浸种晾干后均匀摊于苗床上,不能重叠,

芽眼朝上,将沙土盖没薯块,照此放置2~3层,最后拍紧床面,覆盖薄膜保温。催芽期间保持沙土湿润,以面沙不发白为好。芽长1~2cm时,即可移栽。

四、播种

终霜期后播种。垄宽90~100cm的,“品”字形双行植;垄宽120~130cm的,“品”字形3行植。垄内行距20cm,株距20cm,保证基肥施在马铃薯播种行距中间,行距太大,马铃薯根系难以吸收到肥料;行距太小,薯块易接触到肥料造成烂种。播种深度5~6cm,播种深度不能低于施基肥深度,否则容易烂种。果园种植株数1800~2500株/hm2。

五、田间管理

1.追肥

施肥原则“现蕾前以氮肥为主,现蕾期以钾肥为主”。当幼苗出土90%时,重施1次速效提苗肥,用碳酸氢铵375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对水22.5t/hm2进行浇施;出苗后15d,结合第1次中耕培土,用尿素150kg/hm2、氯化钾10kg/hm2进行撒施;在现蕾期结合第2次中耕,再施1次结薯肥,追施硫酸钾225kg/hm2。注意化肥施用时,不能直接接触植株茎部,以防止“伤苗”。同时在施结薯肥时,用200mg/kg多效唑溶液1500kg/hm2进行喷施,以抑制薯苗徒长,矮化植株,达到增加分枝的目的。结薯期还宜喷施膨大素和叶面肥,促使生育转换,提早结薯和提高产量。

2.培土

培土分3次结合施肥进行,第1次在齐苗后,第2次在现蕾期,第3次在块茎膨大期,此期宜深培土,防止青薯。

3.水分管理

马铃薯整个生长阶段需水量较大,要求土壤最大持水量保持在70%~80%为宜。播种前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用乙草胺1500g/hm2对水900kg/hm2喷雾进行芽前除草。一般情况下,出苗前不宜再浇水。出苗后,如遇干旱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现蕾开花阶段,块茎开始形成和膨大,这时需水量激增,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2%,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到成熟期,水分不能过多,水分过多易使土壤通气变劣,导致田间烂薯,所以进入成熟期遇梅雨季节,要注意开沟排积水。收获前7~10d停止浇水。

4.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病虫害主要有疫病、疮痂病、霜霉病、青枯病、蚜虫、28星瓢虫、地老虎等,防治病害可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2%农用链霉素粉剂等药剂喷施,每隔7~10d喷1次,连续3次。防治蟲害可选用2.5%溴氰菊酯2500倍液喷雾,地下害虫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500g加水溶解后喷于35kg细土上,撒于垄边缘或沟内。

六、采收

5月中下旬选择晴天收获,或依据市场行情及时收获出售。收获前10d,先割去地上部茎叶,使块茎在土壤中后熟。收获时,刚出土的块茎外皮较嫩,应在地面晾1~2h,但要避免强光曝晒,待薯皮表面稍干后再收集。收获后应及时收藏在阴凉处。贮藏前应严格挑选,剔除有病变、损伤、虫咬、雨淋、开豁、过小、表皮有麻斑的块茎。马铃薯收获后,茎叶直接回田,可改善果园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七、结语

综上所述,马铃薯是全球第四重要的粮食作物,其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无机盐,同时还是良好的保健食品。在幼龄果园间作套种马铃薯栽培中,种植人员要对土地及品种进行合理的选择,对马铃薯进行合理的处理,并做好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提高马铃薯种植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果园套种马铃薯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J].章永根,徐建强,徐建良,吴国利.中国农技推广.2016(10).

[2]庄浪县幼龄果园套种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J].汤文慧.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10).

猜你喜欢
套种栽培技术马铃薯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马铃薯有功劳
定边马铃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