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改进措施

2017-07-05 09:30赖添奎吴新洪魏梅枚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改进花生栽培技术

赖添奎?吴新洪++魏梅枚

摘 要:为提高花生的产量,促进花生种植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对花生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花生栽培技术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改进措施,以期能为花生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生;栽培技术;改进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我国山西、辽宁、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份均有分布。花生果实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对促进人脑细胞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花生还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对其栽培技术展开探讨,提高花生的产量十分必要。

一、花生栽培技术问题

1.品种选择不科学。在花生栽培中,品种选择直接关系到花生栽培的产量及收益。常常会出现因为栽培前选种不科学,导致花生减产的现象。当地的很多种植户仍旧保留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自留种,长期种植自留种,会影响品种的性能,性能会逐渐下降,且在抗虫、抗病方面的能力更弱,进而会使得产量降低。

2.施肥管理不到位。施肥管理是花生栽培的关键,有效的施肥管理能够确保施肥的合理性,从而有效供给花生生长所需的养分,以促进花生能达到高产、高质的效果。但是,影响花生产量与质量的原因之一为施肥管理不到位,施肥工作的开展缺乏专业性,营养成分的搭配不均。很多种植户为了节省开支,往往会使用少量的化肥,且化肥的营养成分单一,无法满足花生的生长需求。花生生长除了需要充足的N、P、K之外,还需要S、Ca、Mg等中量元素,同时,还要补充大量的微量元素。此外,一些农户过度以来化学性肥料,会对土地构成污染,影响产量。

3.病虫害防治不足。病虫害的防治也是花生栽培的一项重要工作,若其防治不到位,将会导致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影响到作物产量与质量,呈现规模性的发生,致使花生大量减产。当前,花生栽培技术应用中,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不足,很多农户对病虫害问题缺乏认知,未意识到病虫害问题可能造成的威胁,前期的预防力度小,只有等到病虫害发生才重点治理,为时已晚,会使得花生大量减产,且质量不高,影响着其应用价值,经济效益降低。

二、花生栽培技术问题的改进措施

1.科学选择花生品种。为了提高花生的产量与质量,前期必须做到科学选种.选择优良的花生品种,保证品种具备高产-、高抗性特点。在河源地区,常见的种植品种为仲恺花1号、粤油27号、粤油13号、粤油7号等。以上几类花生品种适合当地种植,且满足高产、高抗的特点,是提高花生产量与质量的重要前提。

2.加强施肥管理工作。施肥管理是花生栽培技术实施的关键技术,只有为花生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才能提高结果率,进而提高产量。花生的施肥技术,应以有机肥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有机质肥料为主,配合施人氮、磷、钾等化学肥料。

(1)施足基肥。花生的施肥工作,首先要施人足量的基肥。基肥所占有的施肥量占到總施肥量的八成以上,每667m2施人经过腐熟后的农家肥900kg,可选择120kg的有机肥、100kg的过磷酸钙、45kg石灰、18kg三元复合肥、1.5kg的硼沙迸行综合施肥.可留出30%的肥料为种肥。

(2)追肥。首次施肥是在花生生长至3片真叶时迸行,保持每667m2施入尿素5kg。第二次追肥主要选择在初花期,保持每667m2施入复合肥16kg,并进行松土操作。

(3) 叶面肥的施用。当花生进入饱果期易早衰,为防止早衰,每667㎡用0.2%磷酸二氢钾、1-2%尿素的混合液75-100KG,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以保持和延长花生后期的根叶功能。

(4)控苗处理。随着高温高湿的到来,为防止花生的旺长,应在花生茎高达40厘米以上时,每667平方米用B9(45克)或矮壮素50毫升兑水60公斤,均匀喷洒于植株顶部防止倒伏徒长。

3.加大对病虫害、杂草的防治力度

(1)除草。花生在生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杂草产生,杂草会吸收土壤的养分,抢夺肥料中的营养元素、最终会影响花生的长势。因此,必须及时进行除草工作,在芽前应利用丁草胺或乙草胺进行防治,芽后期的除草工作可选择精喹禾灵、氟横胺草醚等。

(2)病虫害的防治。花生在生长与发育的过程中,极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与伤害,常见的害虫有斜纹夜蛾、小地老虎、蓟马等,病害有青枯病、叶斑病和锈病等。以下针对不同类型的害虫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措施。

①斜纹夜蛾。斜纹夜蛾属于杂食性害虫,会威胁到很多作物,主要对作物的叶片进行搀食,在夜间出现,极易产生严重的虫害问题,严重会使得花生的叶片全部被吃光,最终只剩下作物的枝秆。此类害虫主要发生在花生种植的中后期,雨量大、潮湿的条件下极易引发虫害问题。对待此类害虫,应在3龄期前进行防治,选择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药物进行防治。

② 蓟马。蓟马主要发生在干旱期间或盛花期前,主要对花生的汁液进行吸食,具有传播性。对蓟马进行防治,会选择药物吡虫啉、啶虫脒等。

③小地老虎。小地老虎属于地下害虫,对幼苗、果实、根系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对此类害虫的方式,应每667m2用15%的毒死蜱,1kg(乐斯本)颗粒剂,将其撒施到花生的四同,用土进行覆盖。

④青枯病。青枯病属于细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花生生长前期或中期,严重的会导致花生枯死,枯死后的颜色为青绿色。针对此病害进行防治,前期必须选择抗病性的品种,选择轮作方式,切记前茬为茄子或甘薯是不可用作花生种植基地的。此外,还需进行土壤消毒,在整地时,应每667m2施入50kg的石灰发病的初期应将患病的花生植株拔除并销毁,可选择噻菌酮、噻霉酮来对青枯病进行抑制。

⑤ 叶斑病。叶斑病是影响花生的另一个重要病害类型,主要表现为黑斑病与褐斑病,主要危害花生的叶片。针对此疾病的防治方法,应选择轮作的方式,将枯枝落叶进行及时的清理,患病初期应施入丙环唑或代森锰锌,隔一同喷施一次,持续喷施3次。

三、结语

综上所述,花生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农作物,但是,在花生栽培中存在着许多技术问题,严重影响到花生种植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在花生栽培中,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做好花生栽培的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提高花生的产量,促进花生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清丰县麦套夏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J].白鹏翔.基层农技推广.2016(06).

[2]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赵金河,关丽菊,魏振兴,郑兰.新疆农业科技.2014(05).

猜你喜欢
改进花生栽培技术
掏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花生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