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保兴
摘 要:通过多年的试验实践,总结出了在试验操作整个过程中,包括研读方案、试验设计、分装种子、管理、调查记载、总结报告等环节的可操作性强的技术经验。
关键词:玉米;技术经验
玉米区域试验是玉米新品种选育后和推广前的重要环节,我单位承担了多年的农作物试验任务,在客观评价新品种的主要指标、鉴定推广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一、熟读方案、查收核对参试品种
试验方案每年都有变化,所以受到方案后,一定要认真阅读,弄清楚组别、组数、品种数量、对照品种、密度、排列收获方法、记载项目、特殊要求等,避免遗漏和错误执行。收到品种后要在第一时间核对品种,有不符的及时与试验主持单位沟通。确定种子无误后,晒种2天,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二、试验地的选择
首先要固定试验用地,试验地须经多年耕作,肥力均匀,旱能浇,涝能排,试验地周围不能有高大建筑物,交通相对便利。
三、试验地的设计
1.试验排列方法。玉米预备试验采用间比法设计,不设重复;区试采用随机取组法设计,三次重复,每次重复随机排列品种顺序;生产试验采取间比法设计,同一排首尾小区设对照。区试和生产试验同组试验在同一排设计,原则上不得分开或拐弯。
2.小区排列的方向应与试验田实际或可能存在的肥力梯度方向一致。与耕地的方向垂直,行向尽量保证南北行。
3.绘制种植图。种植图一直指导到试验完成。要详细标注出试验组别、参试品种、重复次数、区组排列及顺序。种植密度、小区长、宽,根据小区面积确定行距、株距,每行株数及小区总株数等各重要技术指标。田间种植图必须备份,以免丢失。
四、分装种子
纸袋上还要写清试验组别、品种序号、重复号、种植行数等。
五、田间区划准备
备足没有伸缩力的粗、细绳子,木牌、塑料插地牌、熟石灰或滑石粉、钢尺等。
六、定植株距
好方法是购买足够数量和小区长度相等的长竹竿、不锈钢管、PVC管(一般长度6.7米左右),用油漆或红色胶布环状标出试验要求的株距。
七、均匀施肥
耕地前要均匀施入基肥,如农家肥作基肥必须充分腐熟并混匀,同时加入适量氮、磷、钾等化肥。建议复合肥每亩用量为40公斤以上。
八、造墒整地
造墒的土地及时观察土壤墒情,以手攥散开不粘手为宜。用旋耕犁平整土地两遍,旋耕犁要匀速行驶,高低一致,两犁之间要稍有重叠,以免出现漏旋处。
九、机械开沟
拖拉机上固定上划行器,找技术比较好机手开沟。小面积试验可用划行器划行。
十、田间区划
用尺丈量出小区长度、宽度,对小区两端作出标记,用绳拉出直线,用脚踩出直线,撒上石灰,或者用细绳直接拉出直线,把线固定到地上,人工用铁锨间隔压土,并将试验小区插牌。
十一、精细播种
工人到地头,先行培训,由技术员作示范。采用人工标杆点播,每穴播2~3粒。根据多年经验,每小区2人播种,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差错率较低。
十二、科学管理
原則是每一项作业要在同一天完成。不使用生长调节剂和防病药剂。区域试验地力水平选择中上等地力。早间苗(4叶期以前)、晚定苗(6~7叶期定苗,苗期病虫害严重还可适当推迟),缺苗地方在相邻穴留双株。不得对发生的病害进行药剂防治。
十三、把握标准,记载严谨
1.玉米中耕培土后,在每个品种首行行头挂上塑料吊签,标明组别、参试代号、重复号、种植行数等。吊签书写字迹清楚,悬挂时严格按照种植图顺序进行,不错行,不漏挂,认真检查。
2.及时准确的调查 关键是承试人员必须准确地掌握调查标准,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要公平、公正、尺度一致,不能有任何人为偏向;在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要保证天天到地,及时按调查标准记载每一项调查内容。
3.突发性灾害记载与上报,如冰雹、大风、暴雨、冻害等。
4.对试验中出现的极值应附相应的照片,比如倒伏倒折、病害等。
十四、试验收获
收获时间:90%籽粒出现具有成熟特征的黑色层,乳线消失达 1/2以上时即可收获。品种间成熟期不一致,主要以对照成熟为标准,对照成熟5天后开始收获。未成熟的品种记载末成熟。
十五、报告及时
1.报表填写
数据及时输入计算机,数据处理完成后,与各类原始数据核对无误后填写。总结必须采用方案要求的统一格式、表格和品种顺序(不得增减品种)填报。某种病、虫害即使没发生,也要在该栏内填上对应的信息,如用级、%为记载单位的分别填上1和O.O表示未发生,绝不能空格给主持单位带来疑问。
2.品种评述
本着实是求事、客观公正的态度,认真对每一个参试品种(组合)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进行文字描述,最好不要重复表内数字。当某个品种(组合)比对照品种增产或减产达20%以上(含20%)时是重点描述对象,对出现灾害和极值(如严重缺苗、高感病虫害、倒折倒伏超标、表现极为突出等)品种的均有对应的一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