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城市河流结合水环境治理的景观设计探讨

2017-07-05 22:14丁小梅
魅力中国 2016年42期
关键词:滨水河道绿化

丁小梅

一、工程概况

“三河一渠”由自然因素和人工开挖而形成,包括北面的石子河(8公里)、西面的黑水河(3.6公里)、南面的护城河(4.7公里)和东面的防洪渠(5.8公里),全长22.1公里,整个河道东南高、西北低,最大落差约40米。“三河一渠”绕城而过,自然形成长治市主城区的一条环城水系。(附图1)

石子河截污箱涵建设已基本完成,黑水河、南护城河、东防洪渠部分完成,但缺乏系统性,时而跨河、时而蜿蜒在河道中心,平面与高程布置不尽合理,河道景观封闭、单一、枯燥,缺乏功能性。

二、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

将城市、河道、湿地有机结合,创造一个蕴含历史风情,亲近河流的开放性的城市人文环境和休闲空间,使其成为现代商务、文化及居住多功能的城市滨水区。

①结合河道的地形地貌及上位规划,方案应体现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加强城市与水系的联系。②充分发挥长治的地方人文、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区域与地方个性的塑造。③通过合理可持续性发展的土地开发策略,提升两岸土地的价值。

三、设计目标

①打造环境优美,宜游宜玩宜购宜居,有生气有活力有商业价值的水绿交融的现代城市滨水景观。②提供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一种社区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模式。③融合现代特色和传统文化,打造一条安全的河、流动的河、美丽的河、繁华的河。

四、设计内容

①健全城区河道防洪标准(墙、堤的建设或改拆建);②解决河道景观蓄水问题(滚水坝、溢流堰、蓄水区、补水);③完善河道截污箱涵系统(沿河箱涵的改拆建);④提出河道防渗处理方案;⑤提出滨水三通解决方案;⑥合理布置景观休闲节点;⑦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⑧合理布置商业休闲街区⑨优化滨水带状绿色廊道;⑩增添滨水灯光照明效果

五、总体规划

石子河——现代生活

以公共服务功能为主,打造城市的绿色花园,用开放空间的连接建立城市与水岸的的联系,打造不同的活力空间,为居民提供新的公共宜人空间,完善居民的生活需求。

主题:公共性、参与性、公益性、小资情调

业态:城市公园

黑水河——复兴繁华

延续历史脉络,围绕上党和长子门村,恢复部分城市肌理,构建商业街区,复兴商业繁华,打造历史风情商业街区。

主题:繁华、人气集聚、

业态:商业、餐饮

南护城河——民族生态

围绕古城墙遗址、回族村打造民族街、酒吧街、美食街。

主题:民族、历史、生态、

业态:商业、娱乐、居住、餐饮

东防洪渠——城市休闲公园

整段河道狭长,高差较小,亲水性较好;打造为可参与的城市滨水公园。

主题:公共、开放、参与、

业态:城市休闲公园

六、方案设计

结合建设目标,选取石子河为启动段。

潞安桥至新华桥:周边主要以城市绿地为主,易于后期实施容易体现景观效果。

新华桥至八一桥:过渡段,主要确保步道贯通,增加亲水节点。

太行公园:部分景观已经建成,品质一般,主要是景观改造及提档升级,增加功能性设施;

角沿桥至客运桥:过渡段,主要确保步道贯通,增加亲水节点。

方案:打开+变化+ 生态+功能+ 趣味

打开:1、确定能打开的地方;

2、打开的方式;方式一:放坡 方式二:多級台阶 方式三:墙改堤

变化:岸线变化、色彩变化、空间变化、植物变化

生态:生态的水、生态的植物、生态的岸线

功能:步道三通、配套服务、休闲活动、生态修复

趣味:亲水的活动、丰富的空间、多变的地形、植物的搭配

七、专项设计

1、水利设计——拦水坝、溢流堰

工程设计采用带脊充气式橡胶坝,坝高2.5m,坝长20m,采用充、排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管理自动化。橡胶坝主要建筑物按4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及临时工程按5级建筑物设计,设计抗震烈度为Ⅶ度。

本工程蓄水防渗方案采用水平防渗,根据比选防渗采用复合土工膜(三布两膜),面层设宾格网护垫防冲。

2、植物设计

2.1存在问题:

2.1.1 启动段现状绿化与蓝线附近绿地缺乏结合沟通,植物配置单一无层次。

2.1.2滨河公园段:河道与公园基本是隔离状态,滨河公园绿视率较大,现状绿化较好,以雪松、蜀桧、槐树,金叶女贞、紫叶小檗为主要绿化品种;河道挡墙边上种植柳树,挡墙以下部分没有绿化空间,基本没有植物,枯水期水生植物也无法存活。

2.1.3太行公园段:为在建项目,已做部分绿化效果较好,但绿化配置形式单一需要管养补植;未做部分,现状绿化基本为原生状态,亟需重新设计。

2.2 解决策略:

2.2.1种植一批常绿阔叶植物,丰富城市的冬季景观色彩。如广玉兰、金镶玉竹、皱叶荚迷、棕榈、西泽常春藤、八宝景天等。

2.2.2 滨河公园段,尽可能保留现状柳树,增加植物品种,以疏林草坡+林缘花境为主,大量增加彩叶树种,如银杏、金叶榆、元宝枫等乔木,展现城市特色。浅水区以水生鸢尾、菖蒲为主,特色景观节点处打造以荷花、睡莲为主的水生植物区,丰富河道沿线的软景色彩。

2.2.3太行公园段,保留维护已种植完成的绿化区域,进行补植修剪养护。新建部分根据景观功能需要进行搭配种植。并种植景前花灌木,如日本樱花、碧桃、西府海棠、暴马丁香、紫玉兰、木槿等品种,营造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浅水区以再力花、千屈菜、野茭白、黄菖蒲等水生植物进行配置,打造精致的滨水植物景观。

3、桥

水网阡陌的小城市特色,多座交通性桥梁,造型轻盈精致的人行桥、景观桥,形成独特的桥文化,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桥采用铝合金材料,较钢密度小,强度大,质量轻,减少桥下基础造价;同事抗腐蚀性能强,不用刷油漆,在服务期间也不需要定期维护。

4、船

为人们提供观察城市的另外一种视角,独特的舟船文化能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魅力。如威尼斯的贡多拉、香港的天星小轮、绍兴的乌篷船,都是城市的象征和名片。

5、公共服务设施

沿河道两岸结合各景观节点、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等设置服务驿站;驿站分为三个等级如下:

5.1一级驿站:包含小型商业、休憩空间、公厕及自行车服务点。整个区域在太行公园附近设置。

5.2二级驿站:包含公厕及自行车服务点,休憩空间;

5.3三级驿站:包含休憩空间。

6、灯光亮化

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要,在满足基本照明的基础上,对重点区域提升亮度及照明效果。按照明强度分为三个等级:

6.1高照度区域:主要的功能空间、大量人流集散和活动区域,包括场地主入口,主要商业休闲街区、广场。

6.2中照度区域:包括非机动交车通行区域和主要的观景平台。

6.3低照度区域:包括场地内的人行栈道,保证基本通行照度的同时降低照明强度也减少了灯光对植物的干扰。

6.4节日气氛渲染照明(在节假日或重要活动时开启,渲染活动气氛):

6.4.1在场地主入口、主要建筑等区域布置LED灯带或彩灯等;

6.4.2在主要节点设计点状树照灯,节假日开启。

猜你喜欢
滨水河道绿化
弯道之妙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撮粮之术(下)
城市河道滨水景观设计发展探究
河道里的垃圾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与对策分析
体现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浅析滨水景观模式
我爱绿化
沙湖立交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