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业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水平、高浪费的状态。近年来,各地竞相发展旅游业,但是盲目跟风导致了旅游资源的极大消耗,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通过论述九寨沟生态旅游的发展来说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行业的重要意义,并试图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来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 管理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定义
尽管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是依然有一些产生了影响重要的观点。目前最为人们所能接受的定义是“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个定义有两个要点:第一,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纵向的概念,即是历史发展的概念;第二,可持续发展涉及权利的范畴,当代人与后代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不能因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损害后代的利益。
二、从九寨沟景区发展看生态景区的发展转变
总体来看,九寨沟景区经历了粗放式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转变。
(一)粗放管理阶段
早期的九寨沟因其丰富的林木资源而成为林场,此时九寨沟的旅游价值还未显现,森林砍伐十分严重。上世纪70到90年代,该地虽然成立了自然保护区,但是此时的九寨沟景区管理十分落后,常常依靠行政命令强制干预,当地旅游业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二)过渡阶段
这是前后两个阶段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景观价值逐渐受到重视;游客数量迅速增加。传统的行政干预依然存在,但是景区方面已经在改进管理。一方面是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破坏,另一方面是景区在规范游客的行为、治理环境污染。
(三)可持续发展阶段
随着环境的破坏,生态压力的持续增大,当地居民与景区产生了巨大矛盾。九寨沟管理部门认识到发展理念的偏差,于是努力改善管理方式。逐步收回经营权,建立现代企业式的经营模式,避免了景区各部门的恶性竞争,逐步改变了游客的行为习惯。
三、九寨沟发展的现状
(一)发展问题分析
第一,景区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道路少,交通不便。虽然九寨沟自然景观丰富多样,但是现在开发的旅游景观却比较单一,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第二,当地气候多变,旅游业受气候影响较大,随季节的变化,当地出现了明显的淡旺季,特别是冬季游客数量严重不足,导致景区资源严重浪费。另外,气候的变化也影响了当地的交通,特别是影响了空中交通。
第三,九寨沟景区的游客容量不足,实际游客数量远超过景区游客合理容量,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景区生态资源的极大消耗,也会降低游客对景区的舒适感。
第四,九寨沟景区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市场宣传力度不够,该景区受到了黄山、张家界以及丽江的有力挑战。当地的旅游企业虽然众多,但是却没有竞争力。一些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比较低,缺乏专业的旅游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优势和机遇
第一,九寨沟的生态环境保存比较完善,开发潜力十分巨大,独特的自然资源、丰富的物种以及茂密的森林对于现代都市居民非常有吸力[2]。外加当地一些民族文化十分符合现代人的回归需求。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居民收入極大增长,在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人们又产生了旅游的欲望。对外开放的深入导致外国游客的持续增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人们的了解信息更加方便,出行旅游也更加快捷。
第三,中国到了经济转型的时期,政府加大了在服务业的投资。国家制定了更多的扶持旅游业的政策,出台了许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为九寨沟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第四,九寨沟自身也在不断改善管理、加强宣传。目前,九寨沟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道路交通更加便捷。
四、生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沟景区的发展必须依靠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结合,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制定九寨沟的发展策略。
(一)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指的是法律制度、行政命令、体制程序、标准策略等硬性规定[3]。
1.制定规范的运作模式。过去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必然要改变,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是趋势。公司制是改革开放以来引进的新生事物,旅游业推进公司制改革也是大势所趋。要改善过去政府干预下九寨沟景区管理僵化的弊端,现在要加入私人资本和群众参与,这是增强九寨沟景区管理创造力的必由之路。
2.引进先进的技术标准。这些年来,九寨沟景区陆续通过了一些国家知名标准体系的认可,这进一步体现了九寨沟管理与服务的先进性。追求国际化标准的认可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有效手段。
3.人与自然有序共存,经济生态绿色发展。景区的发展要对当地经济有带动作用,对当地居民的收入有提高作用。同时,资源的开发也是有限度的,我们一方面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经济,另一方面采取有效地措施保护资源。
4.出台合理的法律法规。九寨沟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只有运用科学的法律法规才能规范景区管理方、游客、居民等利益相关方的行为。目前,当地自治州人大、省级人大以及各级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但是立法滞后于产业发展的现状没有改变,部分法律规定依然带有行政干预成分。
(二)非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是指文化习俗、潜意识规则、约定俗成的认识、精神品质等制度部分。
1.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反映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在九寨沟开发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要充分认识到,经济不可能成为生态的替代品,自然环境也不可能作为人类的附属物。景区的发展必须经受住长期检验,决不能竭泽而渔,损坏后代的利益。目前,九寨沟正在改善其管理方式,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重视对游客的服务质量,更加重视附近居民的生活水平。
2.重视道德的作用。景区的道德水平是一个景区的名片。现在不少景区展现的道德水平受到了媒体世人的批评,主要表现在:游客不文明行为、景区企业的欺骗行为、景区管理方服务态度不端正。解决这些问题采取行政处罚在短期内固然有效,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在道德层次对各方进行批评教育,才能取得长远的效果。
结语
目前,中国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但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一方面,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兴起较晚,影响还不够强大;另一方面,我国急需快速发展经济,这就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矛盾。现在,中国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解决当今中国主要发展问题的良策。
参考文献
[1]王守成,郭风华,傅学庆,李仁杰. 基于自发地理信息的旅游地景观关注度研究——以九寨沟为例[J]. 旅游学刊,2014,02:84-92.
[2]熊元斌,刘红阳.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研究——以九寨沟为例[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13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