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不同时期镇压效应研究初报

2017-07-05 08:59范军涛沈丽韩苗苗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苗情墒情百分比

范军涛++沈丽++韩苗苗

摘 要:干旱是豫西丘陵旱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而镇压是小麦生产上一项传统的保墒增产实用技术,效果明显。受河南省省农技推广总站夏粮科委托,2015-2016年度我们安排该试验研究课题,设计这套方案,意在科学定量的测定出不同的镇压方式、不同镇压时间对小麦墒情、苗情及它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从中筛选出效果更为明显的镇压方式,使之更好的服务小麦生产,为指导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旱地小麦;实验研究

一、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安排在仰韶镇乐村赵怀清的流转耕地中,地处县城北5公里,试验占地面积1200㎡(1.8亩),试验地东西及南北地力基本均匀。地力水平中等,有机质含量17.7%,全氮含量1.2 g/kg,有效磷含量1.5 ppm,速效钾187ppm。前茬为玉米,玉米收获后全部秸秆还田,10月16日大拖拉机深翻掩埋秸秆,耕深24cm,结合深翻基施高效商品有机肥120公斤/亩,45%含量(25-10-6)小麦专用复合肥50公斤/亩,之后旋耕机旋耕两遍,整细耙平,10月23日播种,3月10日用唑草酮和双氟磺草胺进行化学除草并用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肥,4月14日用三唑酮和啶虫脒病虫害综合防治并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6月10号收获。

二、试验处理、供试品种与试验设计

1.试验处理

试验设计共安排五个处理,即:处理1:随播随镇压,处理2:随播随镇压+越冬前镇压,处理3:越冬前镇压,处理4:不镇压(ck)。

2.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为洛旱12号,包衣种子,该品种在我县较为适应,且高产稳产。

3.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大区设计,顺序排列(田间种植图如下),每个小区面积300平方米(长6米,宽50米),小区四周留走道。播种时间为10月23日,播量12.5公斤/亩,播种方法12马力手扶车带小型播种机播种,处理1和处理2随播随镇压,12月10号越冬前,由于麦田湿度较大,用人工拉镇压器对处理2和处理3进行镇压。四个处理除了镇压方式、镇压时间不同外,其他管理全部一致。

4.调查记载内容

播种前测定试验地土壤墒情,越冬期(12月22号)、返青期(3月2号)、拔节期(3月22号),调查小麦苗情、同时取土0--10cm、10--20cm、20--30cm、30--40cm测定土壤墒情。成熟收获前取2个1米双行进行室内考种,分析计算各处理群体、分蘖成穗率、有效小穗率、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

大区实产在成熟收获期用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单收单打,晒干后称取实产。

三、试验结果分析

1.土壤墒情分析

由于该地区冬季降雨较多导致各处理区土壤含水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因此镇压与不镇压各土层土壤墒情差异不明显。

在0-10CM深度,4个处理区土壤含水量均減少,分别是处理1减少3.65%,处理2减少2.69%,处理3减少4%,处理4减少5.63%;在10-20CM深度,4个处理区土壤含水量分别减少3.24%、2.38%、3.3%、5.99%;在0-20CM时,处理2土壤含水量减少百分比均比其他区域减少的小,处理1和处理3又比处理4减少的小,由此可以看出,镇压对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水分蒸发量有一定的效果,并呈现一定的累积趋势,镇压两次要比镇压一次保墒效果好。0-10CM土壤含水量减少百分比分别是9.13%、6.72%、4.01%、4.08%;10-20CM土壤含水量减少百分比分别是7.58%、6.64%、7.22%、2.08%;对比数字可以看出处理4含水量减少的慢,这可能是由于孕穗期时对保护区麦田浇水引起数据有些偏差,但在10-20CM处理2依旧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另外处理1在0-10CM时土壤散失水分百分比偏高,这可能与小麦播种时土壤墒情较好,随播随压后土壤出现板结,墒情好时不明显,干旱后土壤表面形成干裂纹,以致散失水分较快,由此可以看出随播随压要依据播种时土壤墒情而定。

2.越冬期、返青期、孕穗期小麦苗情分析

表1中,由于降雨小麦播种时间比较晚,越冬期时基本上都是单根独苗,到返青期时处理2群体、分蘖、次生根均表现一定的优势,但并不明显,一方面人为取样造成些许偏差,另一方面大田机械播种条件下,由于下籽不匀,也会对群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合表1与表2,处理4在孕穗期并没有表现出群体的优势更加确定了偏差的存在,而处理2在大分蘖和总分蘖上优势比较明显,因此可以看出镇压不仅对墒情有影响,对小麦的分蘖和成穗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试验结论

1.随播随压并不是都适合,要根据播种时的土壤墒情而定。若播种时,土壤墒情较好,不宜镇压为好。如果遇干旱年份,随播随压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出芽率。

2.由于是机械播种,并且没有设重复,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总体上来看,在底墒充足,冬季雨水较多,返青起身期干旱条件下,越冬前镇压对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单株成穗率、增加亩穗数、减少不孕小穗及增加产量都有一定效果。

3.以上结论只是一年的试验数据分析,其效果有待以后继续试验验证。

猜你喜欢
苗情墒情百分比
加强科研攻关 推动农业增产
抢抓早春麦田管理 力促苗情转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组来晋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苗破土 查看苗情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闪烁百分比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肝癌患者外周血Treg、Th17百分比及IL-17水平观察
开封市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建设研究
额尔古纳市2013年春季土壤墒情分析
凤栖梧·植保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