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小镇开启产业投资新蓝海

2017-07-05 17:20谭冉
经济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小镇特色

谭冉

“如果你的健身房不再是一个狭小的封闭空间,而是一个景色优美的体育小镇,那你的生活岂不是真的很有料?”广播上的一句戏谑,没想到在特色小镇风起云涌的今天竟成为现实。体育小镇如今风头正起,体育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特色小镇的一种模式,体育小镇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5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下发《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至此,除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力推的国家级特色小镇,继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工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之后,国家体育总局也加入到创建特色小镇的行列。

“体育+旅游”如何撑起小镇的发展?投资蓝海有多深,是否有“暗礁”存在?未来又该如何发展?

房地产助推

相关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国内进入建设阶段的体育小镇就超过了100个,2017年持续升温,而在这些小镇的规划蓝图中,自行车、马拉松、钓鱼、登山、冰雪等户外项目成为热门主题,火爆程度持续不减。

为何会这样?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告诉《经济》记者,原因有二,第一,从2014年开始,体育产业进入发展高峰期,并迎来了第一波投资热潮,具体体现在集中购买体育IP(版权)上。2014年之后,投资商渐渐发现购买IP变现困难,投资热情急剧下降,直到体育小镇概念的提出,才让投资商又看到了体育产业新的希望。2016年开始,投资商重点打造体育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始有规划地并购,把单一购买体育版权做成了集体育项目、硬件设施和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创新融合。第二,国家足够重视体育事业,从2013年开始就命名了一批国家级的体育基地,这本身就为体育小镇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在这里进行体育小镇建设,优势十足。

北京体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安福秀告诉记者,如今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消费者的期望值非常高,当今大众对于健康养生越来越看重,对体育市场的需求十分大。加之近几年来,国家对于体育竞赛的重视程度和人才培养的力度越来越大,从休闲健身、体育用品和装备到体育服务,都加大了支持力度,中国体育正在走上国际化的道路。

与之相比,体育企业的规模却大小不一,且大多都是单打独斗,在她看来,体育小镇的建设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整合,为这些找不到发展方向或是长期不盈利的体育企业谋求了一个集中发展的平台,同时又能吸引大量的投资商。

房地产的推动也是体育小镇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据安福秀的团队统计,目前投资体育小镇的共有9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7家为房地产公司。她表示,房地产商除了看重特色小镇的政策优势,对体育小镇的项目也尤为看好。钟秉枢告诉记者,目前房地产商重点投资的是现阶段大热的体育培训业,小镇建设可以为体育中介和体育培训提供场地,但也容易让房地产商打着发展体育产业的幌子,进行圈地运动。

“体育+”引领体育新经济

发展体育特色小镇,江苏、浙江两省的反应速度奇快。2016年7月,浙江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将“建设环杭州湾、环舟山群岛、环太湖和环浙南等运动休闲发展带”“培育创建一批体育特征突出、产业基础较好、产业融合潜力较大的特色小镇”,力争培育3-5个以体育产业为主要载体的特色小镇。

2016年9月,江苏体育局印发《省体育局关于开展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省体育局关于做好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共建推荐工作的通知》,启动江苏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并与仪征市枣林湾生态园、江阴市新桥镇、南京市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溧阳市上兴镇、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镇、昆山市锦溪镇等首批8个体育健康特色小镇所在县(市、区)政府签署了共建协议,以省地共建模式启动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

但是安福秀告诉记者,体育小镇要想立刻赚钱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她看来,体育小镇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以举办体育赛事为主的体育赛事小镇,通过不间断举办国际赛事,吸引全世界各地游客前来观看比赛并提供配套服务,这种模式的灵感主要来自于美国NBA职业篮球联赛的旅游效应。记者搜索发现,如今国内已出现NBA赛事旅游直通车,游客可私人订制游览路线,既能去NBA举办城市一览篮坛风云,又能利用空暇时间看看当地的城市风光,这种形式也成为特色小镇建设的首选模式。但是她也坦言,目前赛事举办根本不挣钱。二是休闲运动小镇,专门为人们提供体育场地进行体育运动。这类小镇对当地环境要求较高,往往建设在生态宜居的地方,对体育场所的硬件配套设施要求也很高,同时,与之相关的配套服务也会成为这类小镇最大的赢利点,例如卡丁车小镇和马术小镇,除了收取门票外,租用道具和运动培训也成为了获利点。三是体育装备小镇,福建晋江市是这类小镇的建设标杆,以生产和制作体育用品和器材、装备为主,集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对外销售于一体,汇聚多家国内知名运动品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成为为数不多的能用体育产业赚钱的地区。

由此来看,体育小镇建设都离不开“体育+”概念,即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例如“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制造业”等。“之所以说体育小镇有广阔前景,就是因为体育小镇的分门别类特别多,国家28个体育大项都可以成为体育小镇主打的项目品牌,这也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现象,同時也为小镇的建设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钟秉枢认为,追根溯源,体育小镇是特色小镇的一种,体育产业要想成为一个小镇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就要重点考虑如何让这个镇的人参与其中,做到人地合一。他以环青海湖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正在逐步扩大自行车产业链为例向记者介绍了当地的转型之路。他说,环湖赛自2002年举办以来,已经走过15个年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赛事在参赛车队数量、线路设计等方面做得越来越专业化、国际化,但却不能为当地带来实际利益,相反,赛事加重了当地政府的负担,并且赛事举办一年只有一次,当地人除了在活动举办时回来几天,剩下的时间都外出打工,大部分人都不能参与其中。

但当地通过转型发展,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一方面,他们继续打好公路自行车这张王牌,提出“赛事+”概念,力求利用自行车元素带动文化、旅游、传媒、商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环湖赛的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他们开辟环青海湖自行车制造和租赁市场。钟秉枢认为这里未来的道路一定是依托自行车作为县域特色产业优势,探索“互联网+家庭手工业”扶贫模式,借助当地龙头企业,把自行车零件加工、高端山地自行车组装等可以在家中完成的手工业推荐给贫困户,让当地居民成为以加工和组装为主的个体制造商。骑行婚礼是近年来年轻人结婚的一种新方式,钟秉枢认为青海湖也可以利用天然景色作为婚纱照拍摄背景,打造骑行婚礼和旅游婚纱照。

安福秀也认为这样有自己产业链的小镇既解决了“三农”问题,又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应该加大鼓励和支持力度。同时她也强调,体育不能单一存在,要把体育作为媒介和手段,协同其他产业一起发展。

体育小镇要专不要泛

在体育小镇建设浪潮下,很多人认为运动项目必须够多,才能称得上是体育小镇。但钟秉枢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建立在多种项目之上的不能叫体育小镇,而是体育中心。他认为,体育小镇的建设不在于项目多少,而是在于项目专。打造以一个项目为主的体育小镇尚且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贸然扩充项目,就会变成和现如今体育中心遍地开花的“残局”一样——一座座奢华场馆成为政府负担。

北京体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宁猛认为,体育小镇的建设要有一定的基础,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地理环境和地势特征来打造适合自身特色的产业链;目前正在以生产体育用品为产业链的地区要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创新,只有从科技、材质和性能上提高,才能有新的发展机遇。“要抓住机遇把一切能与体育挂钩的产业集中起来,深化‘体育+概念,以体育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尽快融合。”

同时,体育小镇也为体育学院的教学改革和体校毕业生的就业之路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钟秉枢表示,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变化,目前首都体育学院已经开始着手培育这种复合型人才,并成立了“京津冀——运动休闲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培养一批会指导、能管理、懂设计、会经营的学生,“而这种人才的培养绝对会反哺于体育小镇的建设,相辅相成,这是未来的大势所趋。”钟秉枢说。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熊的小镇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