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薇?汤艳?黄翠萍
摘 要:在贵州省茶产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提升其生产效益,无法加快茶产业的发展速度。基于此,下文将贵州省茶产业发展问题作为分析要点,提出几点应对建议,以期可以提升贵州省茶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其向着更好的方向进步。
关键词:贵州省;茶产业发展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贵州省茶产业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占有较为重要的社会位置,且茶产业属于绿色天然与健康保健等范畴,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因此,需要给予贵州省茶产业足够的重视,做好战略规划工作,逐渐提升茶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能力。
一、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夏季的降雨量较多,适合种植茶叶。目前,当地政府已经制定了完善的保护政策,可以提升贵州省茶产业的经济效益,落实各类茶园的建设制度,拓宽其发展途径。当地已经打造了相关品牌,取得良好的成就,是我国茶产业发展重要基地。在茶品种方面,贵州省主要生产的是西湖龙井与福鼎大白茶,将其作为主要的生产品种,除了可以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之外,还能对其出口销售。另外,贵州省茶产业的生产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可以有效提升其生产效益。但是,在实际发展期间,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茶产业竞争能力。
二、贵州省茶产业生产问题分析
在贵州省茶产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提升其经济效益,难以促进其向着更好的方向进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缺乏专门的茶产业管理机构。当地在茶产业发展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较多问题,难以提升茶产业的经济效益。一方面,贵州省还没有针对茶产业制定完善的组织结构建设方案,无法提升结构可靠性,不能建设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导致技术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当地政府部门对于茶产业虽然产生了一定的重视,但是,还没有树立整体发展观念,无法从根本上对其进行资源整合与技术指导。同时,贵州省还没有建设专门的茶产业管理机构,不能聘用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导致产业受到抑制性影响。
第二,缺乏足够的茶产品的营销管控方案。贵州省在茶产业实际发展期间,还存在营销管理问题,不能利用先进的方式对营销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也无法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营销管控方式,难以拓宽营销渠道,无法保证其经济效益。在缺乏营销管理技术的情况下,会导致贵州省茶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性影响。
第三,茶产品生产规模较小。贵州省茶产业在实际发展期间,还没有建设大规模的产业结构,无法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产业发展问题,导致在实际生产期间,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影响着贵州茶产业的长远进步。在规模较小的情况下,会导致整个产业结构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难以提升其工作成效。
三、贵州省茶产业发展问题应对措施
在贵州省茶产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产业结构管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逐渐提升当地茶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能力,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一)建设专门的茶产业组织机构
为了加快贵州省茶产业的发展速度,当地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建设专门的茶产业组织机构,明确其发展思路,结合现代化茶产业的发展需求,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使其可以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还要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要制定完善的统筹规划方案,合理布局茶产业的组织结构,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相关技术人才,例如:茶产业组织结构与职业院校相互合作,开展专门的课程与培训体系,要求职业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产业实际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茶产业提供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保证可以提升其发展可靠性。
(二)加大茶产业营销管理力度
在贵州省茶产业实际发展期间,需要加大营销管理力度,保证可以提升其发展效率。首先,政府部门需要为其制定营销管理政策,给予一定的人才与教育扶持,根据茶产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其建设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还要重视茶产业的基础建设工作,为其提供专业的基础设施,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其次,需要大力宣传茶产业的发展情况,拓宽茶产业的营销渠道,打造自身独立的品牌,树立良好的营销形象,保证可以将茶产业销售渠道拓宽至国际,在国际营销的情况下,逐渐提高茶产业的知名度与品牌效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贵州省茶产业与茶文化的共同发展。
(三)制定资源优化整合机制
贵州省茶产业相关管理机构需要重视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制定完善的发展机制,保证可以拓宽国内外的销售市场,逐渐提升其工作成效。首先,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其进行积极的宣传,打造属于当地的茶产业品牌,带动相关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次,要保证茶产品的生产质量,为消费者營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茶产品的质量与健康性,同时,还要利用高质量产品开展推销活动,例如:博览会活动与展销会活动等,可以将贵州省茶产业文化宣传到国内外各个领域中,有利于拓宽茶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贵州省茶产业的经济效益。
(四)提高茶产品质量
在提高贵州省茶产品质量的过程中,首先,加大示范园区的建设力度,大力倡导先进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生产技术的标准化程度,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其次,需要制定清洁化生产机制,建设全过程的监控方案,保证在栽培、采摘与加工期间,可以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控,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最后,需要建设自动化与清洁化集为一体的生产机械设备,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
(五)提高茶产品生产机械化水平
贵州省茶产业的发展,需要提升机械化水平,提高茶产品的生产成效。首先,需要保证茶品种栽培土地的集中化,以便于利用机械设施对其进行栽培与采摘,以此提升机械化生产工作水平。其次,在采摘青叶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高技术水平的机械设备,对青叶进行自动化挑选,逐渐增强自身工作效率。最后,需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茶叶生产机械化设备,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同时,还要做好机械设施的研发力度,加大创新工作成效,保证可以提高其工作质量,优化自身发展体系,达到预期的建设目的。
四、结语
在贵州省茶产业实际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针对贵州省茶产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创新生产技术形式。
参考文献:
[1]向林丽.我国油茶产业发展问题的初步分析[J].花卉,2015(11):57-58.
[2]何学菊.基于茶叶深加工的信阳茶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8):146-148.
[3]莫天艳,文泽山,周成等.灌阳县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科技创业家,2014(2):182-182.
[4]赵沙鸥,陈宜,程艳等.江西茶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14(4):124-127.
[5]西绕多吉.民族地区茶产业的发展探析--以墨脱县墨脱村拉贡为例[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1):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