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冰娜
摘 要:目前市农技推广系统为农民技能培训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还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构建了一个良好的空间。现阶段我们为将一系列工作予以有机结合,也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有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文章将以提高农民培训时效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关键词:农民培训;时效;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一、现阶段农民培训系统现状
1.培训主体及农技推广服务主体相制衡
将农民技能培训和相关农技推广内容的实施予以有机的结合。目前农技推广项目趋于多元化趋势,培训任务也不可同日而语,将相关项目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并予以实施,有指向性的择取培训趋于及培训主体,深化办学机制,将围培院校调整为开放式田间学校,将培训班拓展至田间地头,通过理论教育及实践指导的形式深化培训有效性。
2.培训专业及农业推广技术相结合
以开展推广的农业技术项目作为基点,择取培训专业形式,将农民技能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整合至一起,这也是农业系统开展涉农培训的先决条件。举例说明:针对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繁殖等技术的推广,我们可以设置肥料配方师以及畜禽繁殖员等。
二、现阶段农民培训所存在的问题
所学习的内容和时效性等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因为技能培训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均存在较强的时效性及地域性,从其他地域所购买的教材内容存在差异,且并非全部适用于当地特点,而当地农技工作者所出版的教材因为接触面存在局限性,通常缺乏完善及规范性。
培训工作者知识缺乏前沿性,教学举措与体系单一。因为农业技术工作者一般都会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实践工作,一般下乡进村还游刃有余,不过无法接触到相对前沿的理念,知识面相对较窄。而且,缺乏响应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培训主体综合素养存在较大差异。现阶段,我们培训的主体大多为妇女与老年人,此类人群一般文化底子薄弱,对前沿事物缺乏快速接受的能力,而且,耕地面积小,农业相对落后区域的农民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举例说明:某地区耕地面积较为广泛,粮产量较高,此区域的学员主动性较之耕地面积小的区域学员主动性要高很多,同时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的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也要超过文化基础薄弱的学员。
培训专业及专业产业特色缺乏制衡性。因为现阶段农业还没有全面达到专业化及产业化,上级系统所推广的农业产业布局还没有完成成型,因此,要怎样从根本做到培训专业和农业产业特色相制衡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通常一个班学员需要培训的专业课程也存在差异,所培训专业和学员的要求背道而驰。
三、提高农民培训时效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举措
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效匹配于适用性这一基本理念。农民技能培训要吸收现阶段农业系统推广的前沿农业技术,尤其是现阶段农业领域所使用的前沿技术,全面发挥培训系统教学媒介的作用,培养有文化且会经营的农业人员。现阶段,我们引进的农业教材虽然可以达到一般教学需求,不过缺乏反映前沿适用技术的教材,教材缺乏必要的前沿性,内容老套并不适用于特定区域的农业生产,无法医生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缺乏必要的教学有效性,我们未来要引进前沿且适合于特定区域的技术,深化学员学习主动性。
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队伍专、人才多、分布广、信息灵的优势,将产前的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作为自己的全程配套服务范围。在产前,要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产后则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的方式,开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等服务,切实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农技部门要及时推广系列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新技术,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深化农技推广工作者的教学能力。农技培训是“科教兴农”的核心策略,要将农技推广战线的工作人员整合至农技培训工作的队伍之中,这也是其他培训系统所不具备的优势。农技推广工作者有大量的实践经验,未来我们要从下述几点深化农技推广工作者的教学能力:(1)深化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的培训,不仅本县要构建培训课程,同时要走出县城去参与上级业务系统所构建的培训课程,让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全面拓展,理论能力持续深化。(2)要阶段性的组织农技工作者上讲台予以试讲,基层农技工作者的讲台经验不足,我们农技推广单位未来要让农技工作者成为优秀的教学者,为这些人员创造上台授课的空间,在教学实践过程深化其教学形式,完善语言水平。 根据目前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现状,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应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就我区而言,基层农技培训可以通过三级网络(区、镇、村)、三个层次(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农民)、多种形式(办班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广播电视讲座、函授及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等),实施“绿色证书”培训项目。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对那些没有正规学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下发关于深入开展科学抗旱促春管保春耕活动的紧急通知[J];中国植保导刊;2013年03期.
[2]中国含滴滴涕三氯杀螨醇生产控制和IPM技术应用全额示范项目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计划会议在北京召开[J];中国植保导刊;2010年03期.
[3]黄家安;;发挥现代化国有农场优势,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 实现场县优势互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4]安徽省滁州市财政局课题组;陈开广;汪洋;高宇;;农技推广体系現状及对策研究[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5]刘应祥;王志庆;吴新文;;关于青海省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调查[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