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二)

2017-07-05 13:07孔祥琛
试题与研究·中考语文 2017年2期
关键词:玉米棒埃里克理由

孔祥琛

一、读·书(12分)

1.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欣赏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2.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2) ,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3)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三军可夺帅也, 。(孔子《〈论语〉十二章》)

(5)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纪昀《河中石兽》)

(7)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8)杜牧在《泊秦淮》中抒发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句子是:

, 。

二、读·思(38分)

(一)

3.某班举行“游在中国”实践活动,肖琳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风景名胜的楹联,由于粗心将济南大明湖前薜荔楼的上联与别的对联弄混了,请你帮她从以下选项中找出来( )(2分)

济南大明湖前薜荔楼对联: ,一城山色半城湖。

A.藕花红瘦半湖秋 B.万荷倒影月痕绿

C.荷花夏送一湖水 D.四面荷花三面柳

4.右图为颜真卿《多宝塔碑书法字帖》(局部),下列读图信息表述有误的一項是( )(2分)

A.颜体内外结构的字,外紧内松,给人以饱满、宽博的感觉,如“同”字。

B.颜体上下结构的字,上紧下松,重心偏于上方,给人以挺拔的感觉,如“普”字。

C.古代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六书之首,就是象形法。图中的“田”字就是象形字。

D.图中的“意”,共十三画,部首是“立”;“意”的中间部分“曰”,第二笔是横。

5.《水浒传》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使人爱不释手。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交流了小说中的有关情节,以下各项对《水浒传》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志因丢了花石纲,逃往他处避难,遇皇帝大赦,便回到汴京,以图复职,不想被高太尉轰出来,盘缠没了,便决定卖掉宝刀。卖刀时,他不堪牛二的撩拨将其杀了。

B.金翠莲被郑屠虚钱实契强娶,后被郑妻赶走,而郑屠却向金氏父女追要典身钱。鲁智深惩戒郑屠,三拳将其打死并逃脱。

C.《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驻扎的地方叫梁山泊,他们在山顶上树立起一面杏黄旗,上面书写的四个大字是“替天行道”。

D.林冲和妻子到大相国寺进香,遇见史进在此演练武艺,他看得入迷了。林妻带着小丫鬟自行去寺院,被高衙内纠缠。

(二)

阅读材料,完成6、7题。(13分)

带厨房的书店

佟雨航

埃里克原是一名厨师,因为手臂意外受伤留下残疾,不得不放弃喜欢的职业。他在伦敦的一条街上开了一家专卖烹饪书籍的书店,可开业后顾客寥寥,生意冷清至极,没半年便濒临倒闭。

一天,埃里克正在书店里想着对策,突然听到一位顾客对她的同伴说:“他们宣传这里的每一本书,都能把人带入美食殿堂,只要按图索骥,就可以成为‘烹饪高手……如果真是这样,那厨师还用学吗?我不相信书中的菜谱都是真的。”

听了顾客的话,埃里克才清楚了书店生意不好的原因,原来顾客对店里的烹饪书籍都不信任。怎样才能打消顾客的不信任呢?埃里克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在书店里开办一个“检验厨房”,聘请一名“驻店大厨”,当着顾客的面,按照顾客感兴趣的菜谱,按图索骥地做出一盘菜,供顾客亲自品尝,以检验所卖书籍中记载的食谱是否管用。

自推出“检验厨房”后,光临书店的顾客猛地多了起来,顾客选好一本烹饪书籍,从中任意挑选出一款菜谱,然后驻店大厨就会按照这款菜谱烹饪出一道菜。如果顾客品尝后觉得味道还不错,就会买下这本烹饪书籍带走。此举不但给摆在书架上的图书带来了生机,还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如今,埃里克的“烹饪”书店美名远扬,成了伦敦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许多人都会慕名前来,浏览美食书籍,品尝美味饭菜,然后再买些书籍带走。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5期,有删改)

6.埃里克的“烹饪”书店由濒临倒闭到美名远扬,你认为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3分)

7.读了本文后,你一定会为埃里克的成功叫好,也有了对成功的思考。请联系下面一则或两则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50字)(10分)

链接材料一:任何成功首先来源于独特的创意。创意就是成功的起点和基础,创意给你启动一条成功之路,所以叫创意启动。

——《创意闪电》

链接材料二: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培根

(三)

8.古诗文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马说》)

B.羹(gēng)饭一时熟,不知贻(yí)阿谁。(《十五从军征》)

C.期(qī)年之后,虽(suī)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D.结庐(lú)在人境,而无车马喧(xuān)。(《饮酒》)

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送东阳马生序》)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应该。(《爱莲说》)

C.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违背。(《孟子》)

D.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辅:护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而高兴,不因自己失去什么而伤悲。

C.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

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11.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描绘了幽州台的悠久历史以及作者的登台感受。

B.杜甫《春望》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作者“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C.《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表现了烧炭劳动的艰辛。

D.陆游《游山西村》中首联描写了农村欢乐的景象,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勉过子读书

张孝祥

学无早晚,□恐始勤终随①。今有二人焉,皆有百里之适。一人鸡鸣而驾,马瘠车敝,憩于涂②者数焉,□穷日之力,未必能至。一人日中而駕,马良车驶,其行不息,吾知其必先于鸡鸣者矣。□夫车马者,质③也;作辍,其勤堕④也。

(节选自张孝祥《于湖居士文集》)

【注】①随:随意、懈怠。②涂:通“途”,道路。③质:刑具,这里解释为工具。④堕:同“惰”,懈怠、懒惰。

12.文中方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则 但 故 B.但 则 故

C.但 故 则 D.故 则 但

13.下面的语言材料,与上文内容相关的一项是( )(3分)

A.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写道:“业精于勤。”是说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

B.《学记》中有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这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道理。

C.王安石在《伤仲永》中讲述了一个叫“方仲永”的神童因父亲不让其学习而被当作“造钱工具”最终沦落为普通人的故事。

D.清代彭端淑的《为学》,强调了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摆脱了天赋决定论的成见,劝人以学,对于不同天资的人都有勉励的作用。

三、读·写(70分)

14.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并进行思考,将你对其寓意的理解写下来。(5分)

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5题。(15分)

活着的一万零一条理由

秦文君

不知是由于天性中的忧郁、孤独,还是因为成长的受挫、痛楚,有一段时间,我心里时常会冒出许多有关生命的疑惑。而那时,我的外祖母已年届八十,银发飘飘,说话气喘吁吁,走路时双手不停地哆嗦,像被巨大的无形之手牵引着。但她却像一棵顽强的老树,勤勉地活着,将慈爱的笑容给予她所爱的人。

外祖母常说活着的理由有一万零一条,所以她才留恋生命,留恋那晒进来的满房间的阳光。当我追问她究竟那一万零一条理由是什么时,她总是笑而不答,并让我自个儿去寻找答案。

我果真去准备了个本子,到处找人攀谈,请他们说出活着的理由。很快,那些理由铺天盖地而来:有个常来送信的邮差说,他活着是为了亲人,他爱他们,要与他们厮守,共度长长的一生;有个邻居是大学生,他说活着是为了荣誉和生命的尊严;我还问过一位陌生的过路人,他说为了不白白来人世一趟,他要到处走走看看,跋山涉水,去领略生命中的许多潜藏的景观,这就是他活着的理由。

最难忘的是一个身患绝症的少女,她长着圆圆的白白的脸,走路都已经软着膝盖了,还常常出来坐在树下,倾听鸟儿的歌唱。她起初并不知晓自己的病情,后来有人说话不慎露出了口风,少女却没有为此哭泣,而是更长久地坐在树下,抱住她爱的树。很久很久以后,人们才发现她在树干上刻下三个字:我要活。

渐渐地,我那本子上记载的理由已有数百条了。过了一年,又变成了数千条。虽然远不及外祖母所说的那般浩瀚,但字里行间的真挚动人,却足以说明:热爱生活,善待他人,怀有追求,是多么明智和高尚的选择。

随着阅历的增加,那个本子密密麻麻地记载了无数个活着的理由,它层层叠叠,甚至有的还相互重合,但它们中间熠熠闪光的便是: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黎明,有了期盼,有了转机,有了续写未来的可能,有了对生命价值的思索,有了创造奇迹的起点。

然而,并非人人都能眺望到希望,因为希望总在遥远的前方,具备放眼长望的能力的人才能看到它。我曾听一位身世坎坷的少女谈及,十六岁那年她遭受了一次巨大的不白之冤,她发誓,如果第九十九天她还讨不回清白,就毁灭自己。可到第九十天时,她看到了希望,及时修正了誓言。结果,她抗争了整整一年,终于得到了公正的结局。

断断续续好几年,我都认真地搜集着一条条“理由”,终于有一天,我不再热衷于这方面的抄录,而且,我估计,也许那儿的理由已达到了一万条。

就在这时,外祖母病危。我赶到医院去看她。当时,她定定地睁着眼,侧着双耳,专注而又陶醉地聆听着什么。我悄声问她在听什么美妙的声音。

外祖母喃喃地说:“我在听心跳的声音。”

这何尝不是世上最美的仙乐呢?生命多么辉煌灿烂,多么值得去珍惜。

我流着泪,郑重地将这第一万零一条活着的理由镌刻在心中,永远,永远……

(选自《活着的一万零一条理由》)

15.“美文荐读”课上,老师推荐了秦文君的《活着的一万零一条理由》,这是一篇令人感动、文质兼美的散文。结合文章内容,针对文章在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语言方面的特色,就其中一点或几点写出你的阅读体验。写作提示:①200字左右;②书写规范,卷面整洁。(15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6题。(15分)

剥玉米

安 宁

秋天的傍晚,有些凉意,月亮早早地就升上了天空,挂在某棵梧桐树的树梢上,幽幽地将皎洁的月光投向整个村庄。如果我能爬到月亮上去,一定会看到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此刻都和我家一样,坐在院子高高的玉米堆前,一心一意地埋头剥着玉米。有时候,在玉米里隐藏了整个秋天的小虫子们,也会出来热闹热闹,钻到你的鞋子里、袖筒里,或者脊背上。它们一个一个都吃得圆滚滚的,有时候因为太胖爬不动,就会直接从高高的玉米堆上骨碌下来。小孩子们也学它们,爬到高处去,滑下来,再爬上去,又滑下来。于是院子里便会响起大人们的叫骂声,让他们赶紧滚回床上睡觉去!只有像我这样的笨孩子,躲在角落里一个一个地剥着玉米,最后被大人们忘记了,自己坐着睡过去了。朦胧中听见母亲叫我,才一个激灵醒过来。我拍落身上的玉米须、小虫子和灰尘,啪嗒啪嗒地走去上了床。眼皮沉沉地合上的那一刻,就踏入了梦乡。

剥玉米的盛事,要持续很多天。在绵绵的秋雨来临之前,家家户户都赶着要将玉米剥完了,挂到院子的角角落落里去。但凡能够砸进钉子的墙上,都会挂满玉米。① 。

如果赶上阴雨绵绵的秋天,玉米一挂上树,就得立刻给披上塑料做的雨衣。我站在屋檐下,看着雨啪啪地打在塑料上,而后又顺着玉米滑落下去,在地上滴出一个一个的小坑。我于是有些无端地发愁,想着玉米要是发霉了怎么办呢?所以天还是快快地晴起来吧,等着晒干了,我们全家好进入下一个浩大工程——剥玉米粒。我这样想着,听见母亲也在身后长长地叹气,于是整个下雨的秋天,一切便都是阴郁的、潮湿的。

所以天一放晴,看着挂在外层的玉米差不多干了,父母便又带领我和姐姐摘下来,扔到大铁盆里去。一整个冬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剥玉米棒,不停歇地剥。母亲是负责用剪刀将玉米插出一两道“垄沟”的人,这样方便我们顺着垄沟去剥。她还教我和姐姐,用一个剥完的玉米棒,代替手去剥另外一个玉米棒,这样可以更省劲,也不至于让手很快地红肿疼痛。

夜晚的煤油灯下,一家人关起门来,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剥着玉米棒。玉米粒噼里啪啦地落在大铁盆里,单调地附和着夜色中墙根下蛐蛐们的鸣叫。有时候我和姐姐偷懒,跑到床上去玩过家家。② 。

父亲听了心烦,让我们要么下来剥玉米,要么赶紧躺下睡觉。我和姐姐怕父亲脾气再大一些,将玉米棒砰的一声砸过来,也便消了声,躺下乖乖地入了梦乡。

梦里都在做什么呢,现在已经忘了,大约,也是在无休无止地剥着玉米吧,一直剥到冬天快要过去,挂在院子里的金灿灿的玉米棒,全都进了麻袋,运进粮库里去,换成我们需要的烧饼、衣服、咸菜或者针头线脑。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6年1期,有删改)

16.学校举行“回忆童年”征文活动。在征文的写作中,有些同学缺乏细致的描写,语言干瘪;有些同学不善于选材,无处下笔。老师推荐了《剥玉米》这篇文章,让同学们进行相关的练习。请你结合语境,在文章的横线处写下你对童年的记忆。(15分)

写作提示:(1)第①处,展开想象,描绘村庄里挂满玉米的情景;第②处,描绘姐妹俩在床上玩耍的情景。(2)字数分别为100字左右;第①处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第②处应对人物进行描写,并写出人物玩耍的内容。(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17.走进生活,你会见识世界的缤纷多彩与沧桑变幻,感触良多;走进社会,你会惊讶于生活的丰富浪漫与艰辛苦难,获得启迪;走进大自然,你会感叹大自然的景致美不胜收,情感荡漾;走进书籍,你会感到视野开阔,陶醉不已;走进校园,你会品尝到泛舟学海的酸甜苦辣;走进集体,你会感觉到温暖無比……请以“走进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35分,含书写分5分)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以自己的观察、经历、体验、见闻、感受、认识为内容,选材真实,感受真切;③用词贴切,表达生动,语言富有表现力;④书写整洁规范;⑤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见第94页)

猜你喜欢
玉米棒埃里克理由
十二星座上课迟到的理由
没有你
没有你
拿开以后
外婆家的玉米地
迟到的理由
躲到石头底下的玉米棒
迟到理由
管他三七二十一
可爱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