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心
前段时间,人大附中停课半天,部分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学校礼堂观看了一部还没有公映的纪录片《镜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片子,让中学停课半天,甚至让家长也要陪同观看?
近来朋友圈被一部纪录片刷爆了,没有偶像、没有明星,主角是3个普通的家庭,这部纪录片叫《镜子》。这是一部由央视用10年时间策划、两年跟拍,最后剪辑出来的3集纪录片,共90分钟。
这部纪录片,通过3名被父母送入培训学校接受81天“改造”的辍学少年家明、泽清、张钊的真实经历,以及他们的父母接受6天“家长学堂”的培训后的真实反馈来寻找问题的答案。这3个孩子身上的问题,反映的是3个家庭的挣扎和无奈。这3个家庭中的父母,都爱孩子,却不懂得如何去爱。他们用错误的“爱”,培养出有问题行为的孩子。
于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了家长面前: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局面?怎样做,才能真正地挽回失去的孩子呢?
极端控制的爱,换来的只有敌意和反抗
(家明,男,16岁,高一,辍学一个月,
沉迷上网,不分昼夜,要自由)
16岁的家明,代表了所有被家长和外界定义为有“网瘾”的那些孩子。作为高一新生,他不去上课,躲在家里昼夜颠倒地上网。父母采取各种方式管教后无效,整个家庭处于瘫痪状态。家明爸爸找到培训学校,目的很明确,让“改造”后的孩子去上学。而在家明眼中,父母也有“问题”,“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我身上,我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家明的家庭,是中国家庭典型的教育方式的代表:目标单一,且对教育过程严格控制。家明的妈妈说:“他(指爸爸)非要让儿子去学习,认为学习是唯一的出路。”培训师也用“拉磨的驴”来形容家明爸爸的状态,他一刻不停地为孩子经营,为家庭奉献,早早地为孩子规划好读书之路。他甚至能够精确地说出武汉中考的升学数字,不想孩子却在半路停了下来。
家明用他的学业失败,向人们展示了过度控制的教育方式带来的弊端,这样只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无价值感。家明说:“我觉得自己很没用,什么事儿都做不好,成为了学习的奴隶……”慢慢地,家明开始意识到,爸爸的梦想不是自己的梦想,没有谁想过一辈子别人的生活。所以,做一名背包客,是家明摆脱家人的控制、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好方法。如果那个愿望不能够实现,他情愿躲在网络游戏中换取暂时的平静。
结束了6天的“家长学堂”,家明的爸爸决定立刻接儿子回家。他不仅请假陪儿子在武汉做了一天的背包客,还给儿子买了宠物。家明爸爸以为,给了孩子这种程度的自由,就能催化孩子的改变。不想,孩子很快回到了之前的状态,令他万分无奈。
为何父母短暂的和解行为无法换来孩子的彻底改变呢?很明显,家明爸爸只是在表面上顺从了孩子的要求,但是,他从未给孩子真正的信任。家明不上学,想在家里做自己喜欢的事。家明爸爸就每天查看孩子的图画本,推测孩子是在画画还是上网。家明爸爸从明目张胆的控制,变成了偷偷摸摸的监控,只是行为发生了变化,但传达的感受,依然是“我无法信任你,你是不值得信任的!”孩子识破了爸爸的“诡计”,不愿改变。
想要真正地激發家明改变的意愿,首先要做的就是理清界限,还孩子真正的自由。家明爸爸首先要明白,自己直接和间接的控制,对孩子都失去了效果,他能做的,只剩下“信任孩子”这条路。孩子只有在摆脱大人的控制、寻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才愿意付出持久的努力;分化目标后,家明爸爸要重新调整生活的重心,把注意力从培养孩子身上转移到自己的事业和伴侣的需求上,也要学会自我关爱。这样,不仅可以留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也能帮助家庭恢复生机,让家庭重新运转起来。
爱,不应该是对孩子的单向要求
(张钊,男,18岁,高三,辍学4个月,
早恋,把父母赶到外面住)
张钊是以“早恋”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被送进培训学校的,和女友同居、把父母赶出家门这项“罪名”,似乎足以对他实施道德的审判。表面上看,张钊因为早恋失去了理智,实际上,两代人之间无法沟通,才是造成问题的最根本原因。两年前,张钊就曾向父母倾诉自己“在学校压力很大”,母亲的回复是:“别人能忍,为什么你不能忍?”慢慢地,倾诉变成了抱怨,再由抱怨变成怨恨,甚至试图以“想跳楼”来说服家长理解自己时,父母仍然固执地认为“他就是说说,根本不敢跳!”
在节目中,张钊父子通过写信的方式交流对事情的看法,可惜的是,父亲的信件无论写得多么煽情,最后的落脚点都会回到“教导”上。所以,张钊从训练营回家后,不断地试探父母、挑战父母。有一次,他试着对母亲的唠叨和抱怨提出意见,然而爸爸立刻教训儿子:“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要讲接纳和理解。”很明显,张钊爸爸没有换位思考,直接否定了儿子的“反抗”。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也是很多家庭都会犯的错,他们把理解和接纳变成一种对孩子的单向道德要求,自己却不能好好地实践这些标准。
如果,家长们真的愿意付出诚意,那么,在教导孩子之前,至少要感受一下孩子的所思所想,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不会跳楼”或者“只是被爱情冲昏头脑”。家长们轻易地对孩子下定义的同时,就关闭了亲子间交流的通道。
懂得倾听孩子的想法,一旦孩子产生了自己的想法、拒绝了家长的“好意”,大人们也不会过度受挫。他们开始懂得,人与人,本就不同。
孩子爱家长,会用问题表达对家庭的忠诚
(泽清,男,14岁,初二,辍学2个月,
沉迷网上下棋,打母亲)
14岁的泽清,是训练营中一个很特别的孩子,他是听说有媒体跟拍、自愿参加训练营的。在妈妈眼中,泽清是一个“恶魔”,他不上学、以下军棋“赌博”为生。下棋时还不让打扰,大人送饭的时机不对,他非打即骂……
在观众眼中,他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孩子,一方面,他想要获得大人的认同,想要获得价值感。同时,也会对妈妈的教育方式感到无奈,泽清说:“我妈脾气暴躁,对我的关注很少。任何争吵她都觉得自己是对的……”越是这样,泽清越想让家长满意,总觉得如果自己表现得更好,父母就会关注自己。
然而,他来自一个高知家庭,外祖父母都是湖北大学的教授,父母都是社会精英。他想认同这个家庭的成功标准,可是,当他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在学习成就上超越长辈时,内在的自卑将他击垮。他离开学校,以下军棋为生,当他从别的棋手那里赢来的钱,比爸妈上班挣的钱还多时,才能找到一丝价值感。
另一方面,他想用自己的问题维持家庭的稳定。他的母亲暴躁,动不动就会骂人。他的父亲暴力、武断,他曾多次目睹过父亲打母亲。在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中,泽清活得很麻木,他看到父母的自私冷漠,看到父母的相互攻击,慢慢形成了以一种愤世嫉俗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世界。为了促成父母的改变,泽清“替”父母参加了训练营。他说:“我是家人的一面镜子,我将用我的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
训练营中,辅导老师为泽清家庭安排了家庭治疗环节,泽清父母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了缓解。可是,泽清明白,他们虽然不再争吵,但只是刻意地回避矛盾。当他意识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使父母的婚姻“起死回生”时,他选择搬出去独自居住。
父母間的关系困境,到底要怎样才能不牵连孩子呢?首先,我们不要让孩子和我们一起承担关系破碎的压力。泽清的父母,经常把家里的困境如实地向孩子倾诉,然后向孩子施压:“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这样,孩子会有一种自责的错觉,觉得自己“如果我更懂事,也许他们的关系会好起来!”于是,当压力超出孩子能够承受的范围时,孩子会用自己的问题保持家庭的平衡。
如果父母在糟糕的关系中,能够给孩子应有的关爱,肯为孩子花时间、对孩子成长负责。那样的话,即使夫妻关系不好,也能保证孩子最基本的成长动力。所以,想要解决泽清的困境,首先需要成长的,是他的父母。孩子潜意识中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问题行为,唤起父母的反思,这就是他为这个家庭做出的最忠诚的努力。
日本作家谷口雅春曾说:“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家庭和父母的精神,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模范作用。父母或教育者的日常言行,对培养孩子的人格有最强的说服力。”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让更多的家庭重新认知什么才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爱,不要让爱成为伤害,给孩子心灵一条回家的路。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2017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