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晗明,宋文秋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福州区域产业结构发展问题探讨
聂晗明,宋文秋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
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的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分析福州区域2011年至2015年的产业结构,可以发现,第一产业发展相对稳定,其经济增长虽然由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支撑,但已出现由第二产业缓慢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因此,应施行稳固第一产业、保护第二产业和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政策。
福州;偏离-份额分析法;区域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缩写SSM),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克雷默(Daniel)于1942年提出,后经邓恩和胡佛的发展与完善,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动态偏离份额思想,至80年代初,总结为当前普遍采用的形式。80年代末,这一方法被介绍到我国,2007年,史春云等将这一方法在国外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到国内[1]。同年,张昌勇采用这一方法研究湖北省工业总产值的偏离份额情况和湖北工业产业竞争力问题[2]。2008年,袁晓玲等就这一方法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在经典偏离-份额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的计算公式,以此开展实证研究,评价各工业行业竞争力的强弱问题[3]。可以说,我国虽然很早就引入了偏离-份额分析法,但对它的理论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其应用也主要涉及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竞争力评估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测度问题,而且这类实证研究多采用的是传统的静态方法。本文拟分别采用静态SSM和动态SSM两种方法,分析福州2011年至2015年区域产业结构问题,并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建议。
1.1 静态SSM
静态SSM,又被称为传统SSM或经典SSM。该分析方法将研究对象的上一级区域设定为参照对象,以区域经济增长量为纽带,将研究对象和参考区域联系在一起。它是将参考区域的整体经济增长水平作为比较的基础,同时将研究对象的经济增长分解为三个分量,即增长份额分量(RS)、结构偏离分量(PS)和竞争力分量(DS)。
静态SSM公式可表达为:
Gi=RSi+PSi+DSi
(1)
Si=PSi+DSi
(2)
公式中Gi、RSi、PSi和DSi分别表示研究对象第i产业观察期内总增长量、增长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分量,Si为总偏离。
(i=1,2,3)
算式中R、Ri表示参考区域在观察期内生产总值和第i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ri表示第i产业在观察期内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B、b分辨表示参考区域和被研究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上标o和t分别表示基期和报告期。
(3)
(4)
(5)
1.2 动态SSM
动态SSM的基本原理、思路与传统SSM没有本质区别[4],但动态SSM将观察期划分为多个较小的时间段,以获得研究时间范围内各时段、各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变化趋势。
动态SSM的计算公式[5,6]是在静态SSM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各阶段的增长份额分量计算公式为:
(k=1,2,…,t)(6)
同理可推导出对应的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为:
(k=1,2,…,t)(7)
(k=1,2,…,t)(8)
2.1 基于静态SSM的福州市2011年至2015年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
本文以《福建省统计年鉴》为依据,摘录基期(2011年)和报告期(2015年)数据(原始数据详细见表1),并根据公式(1)-(5)对福州市三次产业进行静态分析。
表1 福建省和福州市2011年、2015年三次产业产值表 单位:亿元
201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2015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福建省1612.249069.26878.7417560.182118.113064.8210796.925979.82福州市325.091711.191700.13736.38434.692449.552733.835618.08
根据表1中福州市2011年和2015年三次产业生产总值,运用静态SSM公式计算,整理其计算结果,并得出福州区域产业结构静态SSM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计算结果可见,2011年至2015年内,福州市所得区域经济发展成果如下。
(1)从增长份额分量来看,福州市依照福建省整体经济增长速度的增长份额分量(RS)应为1791.49亿元的经济增长,其总增长量(G)为1881.69亿元,大于福州增长份额分量。该结果表明,福州市的经济增长率不依赖于福建省整体经济增长率,且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表2 2011至2015年福州市区域产业结构静态SSM计算结果 单位:亿元
总增长量(G)1881.69增长份额分量(RS)1791.49结构偏离分量(PS)第一产业-53.87第二产业-66.57第三产业153.23合计32.79竞争力分量(DS)第一产业7.60第二产业-15.54第三产业65.35合计57.41总偏离(S)90.20
(2)在结构偏离分量方面,福州市的结构偏离分量(PS)为正值(32.79亿元)。依据结构偏离分量公式的内涵,当 PS>0时,说明福州地区产业结构效应良好,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就福州三次产业的该项得分看,与福建省对应产业整体水平相比,其第一产业(-53.87亿元)和第二产业(-66.57亿元)的产业结构效应较差,在省内处于相对下降的状态,而第三产业(153.23亿元)则处在上升状态。
(3)从竞争力分量(DS)的数值来说,福州市第一产业(7.60亿元)、第三产业(65.35亿元)与福建省对应产业的平均水平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第一产业的优势并不十分明显。第二产业为负值,但因影响DS数值的因素很多,尚无法据此判断其中的原因。
2.2 基于动态SSM的福州市2011年至2015年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
由于静态SSM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的方法,因该方法只采用基期和报告期两期数值进行分析,故无法发现研究时间范围内各年度区域经济增长趋势及存在的问题[7]。为弥补静态SSM的不足,这里运用动态SSM对福州同一时段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再分析。
与静态SSM不同的是,动态SSM需要收集研究时段内研究对象三次产业每年的数据信息。依据《福建省统计年鉴》中提供的数据和公式(6)-(8)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绘制成表,如表3所示。
表3 2011年至2015年福州市动态SSM分析表 单位:亿元
分量产业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RS第一产业54.1639.6540.4440.2333.27第二产业268.55208.69209.56213.40188.13第三产业275.61207.34213.10214.30192.05合计598.32455.68463.10467.94413.45PS第一产业-2.62-6.48-20.26-10.06-11.94第二产业19.622.393.979.90-84.87第三产业-22.784.8119.19-1.41128.41合计-5.780.722.91-1.5731.60DS第一产业-9.189.4814.35-16.52-2.54第二产业21.10-16.7814.57-4.75-5.87第三产业8.5125.45-27.3645.5712.28合计20.4318.151.5524.303.87
为便于观察和说明表3计算结果,下面分别绘制福州市的区域产业结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动态SSM折线统计图,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从图1可以观察到福州市2011年至2015年总增长份额的构成。由各曲线位置可知:福州市总增长量中增长份额分量(RS)虽然占绝大部分比重,但5年内总体呈下滑趋势,并在2015年达到最低点(413.45亿元)。PS曲线表明,福州市2011年至2014年的结构偏离分量一直在0值附近徘徊,到2015年飙升至31.60亿元。相较于PS曲线,DS曲线比较平稳,在5年中一直处于横轴上方,2013年和2014年先后经历峰谷(1.55亿元)和峰值(24.30亿元),这说明福州市相对于福建省整体水平来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竞争力优势。
(1)福州市第一产业动态偏离分析。图2福州市第一产业RS1曲线与图1福州市整体RS曲线走势基本吻合,图2所示RS1曲线和DS1曲线的波动比较剧烈。从PS1曲线走势和数值看,第一产业的结构优势较小,且自2013年开始相邻年份间的波动有减小的趋势。这意味着福州市第一产业内的结构变动逐渐变小,说明优化产业结构的步伐放缓。在第一产业竞争力方面,DS1曲线呈明显波动状态。由于管理水平、区位条件、投资规模等产业结构以外的很多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DS数值,因此难以仅凭DS1曲线判断福州第一产业竞争力产生如此之大的波动之原因。
(2)福州市第二产业动态偏离分析。图3中RS2曲线变化大体也与图1的RS曲线变化一致,只是相对平缓一些。PS2曲线呈波动状态,在2014年开始出现下滑趋势,到2015年出现负值(-84.87亿元)。这说明福州市第二产业不仅处于下降状态,而且近年还有加剧的趋势。在第二产业竞争力份额方面,DS2曲线保持在横轴附近上下波动,说明福州第二产业尚有一定的区域竞争优势。
(3)福州市第三产业动态偏离分析。福州市2011年至2015年历年第三产业总增长量占地区总增长量的比例由2011年的42.64%
上升至2015年的74.12%
说明福州这5年内的经济增长总量主要是由第三产业创造的。
从图4中PS3曲线变化轨迹看,福州市第三产业能够创造出较其他产业更多的经济增长量。单就DS3曲线来看,福州市第三产业的区域相对竞争力虽时升时降,但总体来说,第三产业还是具有竞争力的。
以上采用静态SSM和动态SSM所得分析结果大体一致。在静态SSM中,福州第一产业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第二产业的产业基础虽然较弱,但依然保有一定的区域竞争优势;第三产业凭借相对优秀的产业基础,表现出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动态SSM的分析结果显示:福州市第一产业在产业基础和竞争力上的表现相对稳定;第二产业的区域竞争力正随产业优势的衰退而逐渐消失;第三产业在短时间内发展迅速,不仅在产业基础上形成较为明显的优势,而且也表现出较优秀的区域竞争力。两种分析方法在福州市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分析结果上产生微弱差异的原因,是由于静态SSM仅使用两期数据进行分析,忽略了研究期内存在的波动。
综合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可以推断出福州区域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虽然其目前的区域经济增长由第二、三产业共同支撑,但已出现从第二产业缓慢向第三产业偏移的趋势。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第一产业基础薄弱。从产业发展现状的成因来说,福州市第一产业受扶农相关政策的影响,目前,产业结构有明显改观。但福州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分量曲线(PS1)基本上是在横轴下方波动。其原因主要是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使第一产业的基础越发薄弱,综合生产能力差、经济效益低,由此造成第一产业现阶段发展的困境。
(2)第二产业中传统企业遭遇转型瓶颈。福州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势正在逐渐消退的主要原因是后工业化遭遇瓶颈,具体表现为:一是依旧延续简单扩大资本投入和生产规模产生经济效益的传统工业生产方式;二是传统工业企业和网络科技仍未找到恰当的切合点;三是福州市政府2010年对工业布局重新规划,城区工业逐批、逐步外迁至下属八县,部分第二产业的生产力随之发生转移。
(3)第三产业短时间内爆发性增长,但产业竞争力不足。借助第二产业外迁的机遇,福州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基础在短时间内爆发性增长,而区域竞争力(DS3曲线)却波动明显,未能像PS3曲线一样表现出稳定上升趋势。这说明福州第三产业在夯实产业基础的过程中,可能稀释了部分区域竞争力。但尽管如此,它依然是福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这表明福州第三产业蕴藏着较大的发展潜力,进一步刺激第三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应是福州区域经济未来发展和生产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向。
根据上述情况,对福州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四点建议:
(1)坚持现阶段的“三农”政策,保持福州农、林、渔、牧业稳固发展。以改善第一产业结构为重点,鼓励发展符合现代需求的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等新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实现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标准化和机械化,进一步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行业的发展。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夯实产业基础,进而提升第一产业的区域竞争力。
(2)敦促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提升生产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第二产业的生产力。一方面,鼓励和引导传统工业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提升工业产品绿色科技含量和生产过程的绿色环保意识,促进第二产业在后工业化转变进程中新产业基础的建立和发展。设立以工业“三废”处理和能源使用效率为考核重点的政府监督和民众监督机制,通过反向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向绿色生产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社会、高校和企业研发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和产品,为第二产业的未来发展增添动力。
(3)规范金融、服务行业,刺激第三产业发展。从研究结论可以看出,福州第三产业正逐渐成为拉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金融和服务业是本地区第三产业的主体,这两个行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质量会直接影响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所以要借助区位和省会优势,抓紧夯实第三产业基础,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汇聚行业发展所需人才,促进福州市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发展。
(4)发展地区间协作关系,发挥地区间产业优势,弥补地区间产业不足。以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区域内资源的有限性是制约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自然资源具有极强的地域性,这就决定了区域间合作是突破该限制的最优解决方式。因此,利用福州的资源、环境、省内外相互联通的高铁、公路、航空这些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加强与其他区域间的协作,降低地域保护壁垒,加速区域间各类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流动,将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地区经济的发展又会为本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增强福州的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1] 史春云,张捷,高薇,等.国外偏离—份额分析及其拓展模型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07,(3):133-136.
[2] 张昌勇.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湖北产业竞争力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11):152-155.
[3] 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J].经济经纬,2008,(1):55-58.
[4] 刁培莲,邓智团.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模型的武汉市产业结构演变研究[J].统计决策,2013,(8):106-109.
[5] 吴贤彬,陈进.北京市服务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4):106-109.
[6] Ercan Sirakaya,Hwan-Suk Choi, Turgut Var. Shift-Share Analysis in Tourism:Examination of Tourism Employment Change in a Region[J].Tourism Economics,2002,(3):54-61.
[7] RA Barff, PL Knight III.Dynamic shift-share analysis[J].Growth and Change,1988,(19):1-10.
The Study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in Fuzhou Based on the Shift-share Method
NIEHan-ming,SONGWen-qiu
(FuzhouUniversity,Fuzhou350000,China)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Fuzhou area from 2011 to 2015 using Shift-share Method both statically and dynamically and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is supported by the second and third industries, in which the third industry is tak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ar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policy of strengthening the primary industry, protecting the second industry and stimul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industry.
Fuzhou; Shift-share Method;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2017-01-12
聂晗明(1991-),男,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管理。
F061
A
1674-3229(2017)02-0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