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改革创新者胜
——山东省蜂产业“十二五”以来转型升级亮点纷呈

2017-07-05 14:42胡智胜
农业知识 2017年19期
关键词:十二五蜂业蜂产品

唯改革创新者胜
——山东省蜂产业“十二五”以来转型升级亮点纷呈

编者按:蜂产业是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健康产业”、“空中农业”、“农业之翼”;既不与养殖业争饲料,又不与种植业争水土,利用自然界中的百花资源,便可获得蜂蜜、蜂王浆、蜂胶等10多种蜂产品;还可以通过蜜蜂授粉,提高农作物品质,减少化学品使用量,对生态环境建设、人民群众健康、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山东省委、省政府对蜂产业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山东省蜂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 》、《山东省蜂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山东省蜂业发展的通知》等政策,持续加大对蜂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力促进了全省蜂业的发展。

近年来,作为山东省蜂产业发展的“蜂王”——山东省蜂业良种繁育推广中心及时抓住产业发展机遇,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蜂业发展理念,以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养蜂生产能力和推广普及蜜蜂授粉增产技术为重点,以培植产业区域优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为核心,着力提升蜂业的标准化、组织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建立和完善了蜂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推动山东省蜂业科学发展,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一、抓改革、强政策,推进蜂产业转型升级

山东省蜂业良种繁育推广中心负责人姜风涛介绍说,“十二五”以来,全行业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创优势”的中心,着力开展八大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动蜂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实施经营体制创新工程,提升产业化水平。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切实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综合运用技术培训、示范带动、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装备等多种措施,改善蜂农的生产生活条件,吸引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加入,增强蜂业发展活力。积极开展从业者职业技能鉴定,加快培育新型职业蜂农队伍。

——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提升产业支撑水平。紧紧围绕制约蜂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展开科技攻关,重点在蜜蜂饲养、蜂机具研发、病虫害防治、授粉增产技术、蜂产品研发、良种繁育推广、蜂产品质量控制和蜂疗保健等领域进行科研与技术推广。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加速蜂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强蜂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立蜂业从业人员定期培训制度。

——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提升产业融合水平。通过加强政府扶持、鼓励联合兼并、支持产品开发、引导企业上市等措施,做大做强蜂业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工商业资本进入养蜂业或从事蜂产品加工,加快发展蜂业生态观光旅游和电子商务的步伐。

——实施示范基地创建工程,提升标准化机械化养殖水平。按照蜜蜂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的总体要求,规范养蜂场布局,推行养蜂生产各环节的标准化操作,实施蜂产品安全生产规程,提倡饲养强群,加强疫病防控,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和养蜂日志。扶持养蜂机械研发与生产,提高养蜂的机械化水平,支持建设标准化机械化养蜂示范场。

——实施授粉增产工程,提升产业社会效益。加快推广普及蜜蜂、壁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技术,开展授粉增产示范活动,在蜜蜂、壁蜂授粉优势区和养蜂生产优势区建立11个蜜蜂授粉示范基地,建设35个专业授粉示范蜂场。

——实施良种繁育建设工程,提升良种化水平。重点强化山东省蜂业良种繁育推广中心职能,完善提升5~6个种蜂场的保种育种条件,建设5个中华蜜蜂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1个山东省蜜蜂种质资源基因库。

——实施信息化建设工程,提升质量保障水平。逐步建立起集蜜源植物、蜂群分布、企业信息、市场咨询、监督检验和品牌推介等为一体的省级蜂业数字化信息平台。完善蜂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信息发布和质量追溯体系,建立蜂产品企业质量信用评估制度,提升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实施名优品牌培育工程,提升产业竞争力。以骨干蜂业加工企业为重点,以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为突破口,加快发展并尽快形成一批规模实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骨干企业,打造名优产品品牌。

姜风涛告诉记者,政策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为了推进山东省蜂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确保以八大工程为主体的政策落实到位,全省以政策为引导,积极开展金融创新试点,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开发适合蜂业生产的保险产品,降低蜂农生产经营风险;完善扶持引导机制,综合运用政府引导基金、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强化组织实施,促进产业稳步发展;鼓励蜂农从事成熟蜜生产,树立山东蜂产品良好形象。

——蜂机具补贴项目。2014年山东试点养蜂移动平台补贴,2016年农业部、财政部委托山东对推广普及先进实用蜂机具给予适当补助。补贴重点及机具种类主要包括养蜂移动平台及割台机、钳虫机、移虫机、挖浆机等蜂机具。补贴对象为山东、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等11个省专业从事蜜蜂养殖的规模养蜂场户、合作社,且蜂群基础规模在80群以上。

——蜜蜂良种补贴项目。2016年农业部、财政部在山东开展试点,对养蜂场户购买优秀蜂王给予适当补贴,每只种蜂王补贴150元。

——财政支持主推技术项目。2012年以来,省财政支持在全省32个县实施“优质蜂蜜生产及蜜蜂授粉技术推广”项目。集成、示范推广如下技术:蜜蜂良种繁育技术;蜂群春季快速繁殖技术;蜂病科学防控技术;蜜蜂安全高效饲养技术;采蜜蜂群组织管理技术;优质蜂蜜安全生产技术;蜜蜂授粉应用技术等。

——新型蜂农培训项目。结合蜂业特点和蜂农的需求,把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为培训工作的着力点,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示范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自2014年“全省新型蜂农培训”项目实施以来,培训16期,培训蜂农达3573人次,发放培训教材7000余份。

——蜜蜂良种工程项目。2012年省政府将蜜蜂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纳入山东农业良种工程,予以重点扶持。

——蜂产品风险监测项目。2010年山东畜牧兽医局启动蜂产品质量检验和风险监测工作,2015年实施“优质蜂蜜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2016年监测经费达到150万元。同时,山东省蜂业良种繁育推广中心与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联合开展了“蜂蜜真伪鉴别技术研究”。

二、抓科技,强支撑,实现蜂产业创新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十二五”山东省蜂产业日渐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

2008年成立山东省蜂业良种繁育推广中心、山东省蜂业与蜂产品质量检验所。继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建立,2015年又建立农业部蜂产品危害因子安全评估山东试验站。

2015年中国养蜂学会决定与山东共同努力在山东打造种蜂繁育、蜜蜂授粉、营养蜂粮、成熟蜜生产四个标准化生产基地。2016年3月,山东莱芜朗野蜂业公司成为中国养蜂学会“成熟蜜基地试点”。

2016年成立首届山东省畜牧兽医科技咨询专家委员会,聘请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吴杰首席任专家委员。

2016年建立山东现代农业技术体系蜂产业创新团队,设6个岗位、6个试验站,以各级畜牧技术推广单位为主体的蜂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亮点多、成效大,蜂产业发展风正潮平

目前全省养蜂户数5292户,蜂业从业人员2万余人,蜂群存养量40多万群,养蜂合作社153个、社员1600多户,全省年销售额过千万元的蜂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余家。整个产业亮点纷呈,小蜜蜂渐成大产业。

1.产业格局更加优化。姜风涛告诉记者,立足于山东省各地蜜粉源植物丰富程度、地理生态、养蜂生产状况及蜂产品企业分布,先后培育形成了烟台、潍坊、青岛、淄博和日照等果品和蔬菜生产的集中区域为特色的蜜蜂、壁蜂授粉优势区,以潍坊、临沂、淄博、泰安、济宁和日照等传统的养蜂生产区域为特色的养蜂生产优势区,以日照、济南、潍坊和枣庄4个市蜂产品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为蜂产品加工出口优势区,以东营、德州、聊城、滨州和菏泽5个市为沿黄地区优质蜜源优势区,形成了蜜蜂壁蜂授粉、养蜂生产、蜂产品加工出口、优质蜜源四大优势区域良性发展的格局。

2.产业链条更加完善。蜂产品精深加工体系日渐完善,加工企业和品牌培育成效显著。目前山东省获得认证的蜂业企业达83家,加工能力在全国位居前列(仅次于浙江、安徽)。通过实施蜂业龙头企业和品牌培育工程,培育出山东华康、山东华翰、山东康宝、济泉黄岩、枣庄海石花、烟台甜园、济宁陈宜斗、蒙阴深山蜜坊、烟台福明等13家、17个国内外知名蜂业企业和品牌。山东华康蜂业公司2015年出口蜂蜜1.35万吨,占国内出口份额的12%左右,占到全省80%的出口份额。

3.产业新业态亮点纷呈。2015 年3月,山东青州市被中国养蜂学会授予“中国蜜蜂之乡”称号,青州市政府出台了持续发展蜜蜂产业规划,把发展、建设青州“蜜蜂之乡”列为生态工程。全省蜜蜂生态文化建设迅猛,涌现出嗡嗡乐园、尼山蜜蜂文化生态园、柳树头蜜蜂生态园等一批蜜蜂生态文化建设单位。嗡嗡乐园项目(日照嗡嗡乐生态园林有限公司)是由山东华康蜂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该项目占地面积30公顷,预计总投资为1.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蜜蜂主题乐园,年可吸引游客30万人次,现已完成投资3500万元。项目以“蜂文化”为主题,以特色生态景观营造为核心,将文化元素与景观元素紧密结合,将蜂产业与农业观光旅游业有机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发展。

(胡智胜 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十二五蜂业蜂产品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认知与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湖北省将蜂产品纳入农商互联重点支持农产品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