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君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河南 许昌 461000)
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护理的临床护理体会
王丽君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河南 许昌 461000)
目的 探究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入选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108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0%,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是96.3%,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64.8%,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 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好,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及广泛应用。
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护理;护理体会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情发展缓慢,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血尿、蛋白尿和水肿等,肾功能出现功能减退,慢慢恶化,逐渐发展成尿毒症。由于疾病的发展缓慢的特点,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及时治疗之后,预后的效果并不理想。长时间反复的治疗,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及心理造成极大的负担,同时其生活质量也有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要有效的护理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本研究采用综合护理在临床中护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护理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8例,患者24 h内尿蛋白定量低于3.5 g,血肌酐低于350 µmol/L。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将10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54例患者,男患者26例,女患者28例,年龄26~69岁,平均(36.4±1.6)岁。观察组含54例患者,男患者27例,女患者27例,年龄25~70岁,平均(37.2±1.3)岁。两组资料之间没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告知患者需要长期用药的必要性和出现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对患者的血液及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监测,防止出现感染,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发现异常及时治疗。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在心理上,与患者进行交流,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慢慢缓解患者的紧张、抑郁的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在生活上,给患者的饮食结构做出合理化的计划,在保证每天热量供给的情况下,进食高质量蛋白,少盐,低脂。在治疗中,给患者发药后,在患者用药后离开,并认真监测血压,血常规检查等,告知患者正确用药,不可随意服用损伤肾功能的药物。另外,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为家属解答平时护理的疑问,并嘱咐家属常常陪伴患者,发现患者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与比较。
1.3 评价标准[3-4]: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24 h内尿蛋白定量低于0.2 g,血压正常,肾功能恢复正常时评价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24 h内尿蛋白定量降低一半以上,肾功能基本正常时评价为有效。患者的症状没有改善,肾功能水平仍较低时评价为无效。临床效果用显效与有效比例的总和,总有效率评价。针对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分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用满意与基本满意的总和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统计学的软件SPSS18.0对计量的和计数的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学上的分析,计量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的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数据的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效果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后,临床效果分别是,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2.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63.0%,二者之间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程度情况:用院内调查问卷针对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观察组的满意度96.3%远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64.8%,P<0.05。见表2。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比较[n(%)]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药物治疗,同时需要注意日常的饮食与习惯等,患者在坚持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出现用药的顺应性降低,而且心理上出现倦怠,甚至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5-6]。因此,患者在治疗的同时需要必要的护理干预,提高治疗的效率,同时减轻患者出现负面情绪而带来的危险。
近年来,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护理方法也在不断发展,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多种危重疾病中均得到较好的效果[7]。综合护理在心理上、生活上、健康教育上、用药上几个方面进行全面护理,给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在增强患者信心,减少负面情绪产生,增加患者用药顺应性,正确认知疾病,合理饮食上起到积极的作用[8-9]。另外,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解决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误区,帮助家属了解平时护理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内容,叮嘱家属与患者多交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综合护理下,尿蛋白的定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感染等基本没有发生,患者治疗的顺应性提高,肾功能恢复正常[10]。
本研究分别把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治疗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提高了患者治疗的顺应性,患者的心态保持轻松愉悦,肾功能在护理治疗之后恢复正常,患者对护理过程及结果的满意度高,综合护理可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1] 胡带翠.自我管理能力训练对提高慢性肾炎患者疗效的作用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8):896-898.
[2] 王莉端.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 2013,22(35):3511-3513.
[3] 罗双莉,刘晓敏,宁雪飞,等.慢性肾小球肾炎65例的综合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19-20.
[4] 黎芳.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2013,9(35):1430-1432.
[5] 王明丽,黄文娟.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256-257.
[6] 李坚,徐淑仪,何建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教育,2013,20(20):160-161.
[7] 蔡国梅,秦玉霞,王小翠.健康教育干预和心理干预对慢性肾炎并抑郁症患者影响的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8):351-352.
[8] 杨红.心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6):77.
[9] 姚巧玲,林东玉.综合护理对慢性肾炎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1,31(21):3560.
[10] 张慧松.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护理临床护理体会[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6):1121-1125.
R473.5
B
1671-8194(2017)13-02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