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上的美味

2017-07-04 04:49李彬晴
意林12+ 2017年5期
关键词:土灶锅铲小米粥

李彬晴

身处忙碌的城市生活,难得吃上一顿清淡美味的家乡饭。有时回到奶奶家,吃上一顿香飘四溢的土灶饭,回味无穷,回忆弥足珍贵。

奶奶家的灶台不比自家的煤气灶、电磁炉先进,而是近乎原始的土灶。在农村,土灶是家家户户的必备炊具,如“镇宅之宝”。它们大多用石头或砖、泥巴砌成,方方正正,朴实无华,就像村子里的村民一样憨厚、实在。上面架着一口大锅,直径有一米多,虽有些笨重,清洗起来又不是方便,但奶奶早已习惯了它,用起来驾轻就熟,乐在其中。就这样一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铁锅包揽了一家的三餐。

我最喜欢的,便是用这口大锅熬出来的小米粥,柔滑入口,绵绵的,甜甜的。听妈妈说,之所以奶奶熬出来的小米粥格外可口,主要归功于这灶台,下面烧着玉米秆这样的谷柴,慢慢地散发出热量,轻熬着锅里的小米。香味随之飘来,美味就是这样诞生的。黄澄澄的小米粥颜色极为纯净,总是令人食欲大增,让人一定要吃个饱。

袅袅炊烟升起,氤氲的热气弥漫了整个屋子。奶奶知道我喜欢吃这灶台上的煎饼,早早地便起来做饼。麦粒磨粉,滴加香油,铺撒芝麻,揉面成团。再将面团拍成饼状,在锅壁上抹油,紧贴上去,片刻过后,一盘香浓美味的煎饼出锅了。一口咬下去,酥软、滑嫩,咸淡正好,再配上奶奶独家秘制的小菜,太美味了。我一边吃,一边称赞着奶奶厨艺好。小小的煎饼令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正是一口大锅,一个土灶缔造了它们。

用这一个别具特色的灶台,炒菜、炖肉,更是令人欲罢不能。现杀的鲜肉,新摘的蔬菜与这质朴的灶台,在奶奶手中的锅铲下,谐奏、乐舞,编织出一曲曲动听的交响乐。热气腾腾的食物一出锅,我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尝一尝。蔬菜鲜脆可口,肉片滑嫩爽利,绿色健康,甜咸适宜,咽下一块便又赶紧夹起另一块。看着我流连于美味丛间不可自拔,也笑开了花。

一個土灶,承载了小时候一家的希望。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握着锅铲,围着灶台转了一生,转来这美味,转走这光阴。

点评

一篇优秀的作文是从一件小事写起,从生活出发。正像这篇作文一样,它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语言平实,感情充沛。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小作者对奶奶的崇敬和爱。好的地方应该被表扬,在细节描写上还应该继续加强,才能更打动人心。

猜你喜欢
土灶锅铲小米粥
外公的锅铲
土灶的光阴书
锅铲
老屋
喷香喷香的小米粥
小米粥里的爱
土灶
爸爸的温柔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妈妈的锅铲
好婆家的土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