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开元
任何一种兴趣爱好,无疑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同时包含着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当我们为之付出足够的辛劳、耐心,美好的事物一定会在远方等待着我们。
美国加州阳光明媚,但气候炎热干燥,绿植稀少。然而,在奥克兰市核桃溪镇有一处植物园却是百花盛开,四季常青,里面种植着2000多种原产于非洲、澳大利亚等地的沙漠植物。这就是以露丝·班克罗夫特夫人命名的花園,也是第一个受美国园林保护组织赞助和保护的私家花园。
在这个植物王国里,每种植物前面,都标有说明和介绍,成百上千种植物,怕是花上一天时间也读不完。花园的主人露丝夫人,已经是位109岁的老人。从1971年起,每天早上8点,她便会准时出现在花园中,亲自设计、种植、灌溉各种沙漠植物,大大小小的工作都亲力亲为,直到日落。至今,沙漠植物园已经营了46年。
和别的女孩一样,露丝从小就喜欢花花草草。1939年,露丝和男友菲利普结婚,搬到了菲利普的农场中。菲利普的农场有400亩(约26.7公顷),是他祖父在19世纪时买下的。大萧条时期,农场成了他们的经济来源。在经营农场的同时,露丝喜欢上了园艺,丈夫非常支持她的爱好,于是,露丝一心扎进园艺的世界。她在农场里辟出地方种植各种花草,如鸢尾花、玫瑰花、香料植物等。
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露丝一时兴起,买下了她的第一株沙漠多肉植物:石莲。随后,她开始迷上了沙漠植物。这些沙漠植物长相并不出众,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当然,她也知道,她喜欢的丝兰、龙舌兰等沙漠植物,也许在她一生里都难得开花。
1971年,63岁的露丝将农场的三块地合并成一个沙漠植物园,开始了沙漠植物的培育。她跑遍了美国各处花圃,寻找各种沙漠植物。如果看到稀缺品种,她就像得了珍宝一样,马上带回家种植。遇到陌生品种,她会查阅多本植物书籍,才敢小心翼翼地种下,然后,每天做笔记,记录着它们的生长情况。
不少的种植经验,是她付出惨痛代价才学到的。1972年,她把一些新的多肉植物引种入园,不久,一场寒流不期而至,让她园子里大部分植物香消玉殒。但郁郁寡欢不是露丝的性格,经过反复试验后,她设计出一种防冻罩。这种防冻罩至今仍在园子里保护着她钟爱的沙漠植物。20世纪90年代,一场同样严重的寒流袭击了加州,在防冻罩的保护下,她的多数植物安然无恙。
2015年,她种植的一株丝兰绽放出了一丛洁白如雪的花朵,当时露丝已经107岁了,这是她种植这种植物40多年后第一次看到它开花。她一边欣赏着美丽的丝兰花,一边和往常一样,给它做了生长记录。露丝说:“等待是漫长的,但正因难得一见,才越发显得珍贵。”
1992年,她将自己的花园对外开放,到2014年,已有超过12000位游客到此参观,其中不乏植物学家、艺术家,他们对露丝夫人的创举赞叹不已。因为不少珍稀的沙漠植物品种,也只有到此才能见到。
现在,已经109岁的露丝夫人住在仍保持着20世纪50年代装修风格的房屋中,屋里藏有4500多本植物类书籍,每天在看书之余,透过窗子,就能一览她的植物世界。
(司志政摘自《羊城晚报》)
意林12+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