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明
刚进办公室,就听见几位老师聚在一起议论纷纷。好奇心使然,我也走过去凑了个热闹。
“曾老师的侄女曾艳周末在返校途中离家出走了,至今还未找到人。曾老师她们都急坏了。哎,这孩子真是折腾人。”李老师的话里带着一丝丝责怪。众人听后,脸上也都流露出了焦急的表情。
“丁零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是曾老师的。她正在上课,我走过去接了电话。是报平安的,孩子躲在一位老乡的家里。我迅速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曾老师,她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终于有了一丝喜悦,脸颊上也挂起了两行激动的泪水。看着她喜极而泣的样子,我的心里也跟着兴奋起来。可是兴奋之余,一个疑问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是什么事情令一位花季少女选择逃离,只身出走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就是要试着去接触孩子的内心,探寻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见不着孩子,我便只能在课后询问曾老师,一探曾艳离家出走的究竟。
泡上一杯茶,围坐在火炉边,曾老师向我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曾艳是我镇九年级的学生,周日返校,她因假期作业未完成,害怕老师的责罚,并没有直接进入校园,而是待其父离开后,选择逃离。天色渐晚,逃离的她又恐回到家中受到父母的责骂,两难之时,被一位陌生的渔民带回家中安顿。次日,渔民多方打听,才获得她家长的联系方式,通知接回。
听完整个过程,迫害、贩卖等新闻媒体上出现过的事例不断地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曾艳的这次出走,真的让我们感到后怕。我不禁深思:孩子,究竟在惧怕什么?
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我仔细思索事情的原委,表面看来孩子似乎是惧怕教师。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的緩和。“师道尊严、剑拔弩张、针尖对麦芒”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领者、探究者”成为当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旋律。但是为什么学生还是惧怕老师呢?
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始终存在着成绩与利益之间的矛盾。衡量教师价值的一部分依据就是学生的成绩,迫于自我价值的体现、学校教学任务的重重压力、升学考核的层层淘汰,教师只得单一地注重分数,采取“题海战术”,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长期成长在唯分数论成败的枯燥、单调、疲惫的环境之中,其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心理也会逐渐扭曲,进入人生的叛逆期。
其次,本案例中孩子所惧怕的因素之一便是父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良师益友,孩子是父母一辈子的身影。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大量的案例表明,无论是传统的“权威型家庭”还是新潮的“民主型家庭”,孩子始终对父母怀有一份畏惧。
自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是他们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孩子寄托着家庭的希望,肩负有亲人的理想。因此,为了摆脱自身的现实困境,无论孩子的资质如何,状态如何,大多数父母会依据自己的意愿为孩子选择前行的路,并为他们保驾护航,提供必要的物质需求。而这种爱往往是暴风雨般施加在孩子身上,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面对父母的殷切希望,孩子心中纵然有千万个抱怨,但还是不敢直面表达出内心的想法,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能选择逃离现实。所以,这种抱怨慢慢堆积,量变引起质变,一旦“压死驴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就如点燃了导火索一般,形成爆发。
每一位孩子都如同一株稚嫩的芽儿,充满了希望。但希望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理想,结合实际,一步一个脚印儿向前,才能取得美好的结果。一旦求之过急,希望就会变成人们心中的欲望,蒙蔽了孩子的内心。我相信,孩子怕的不是老师,也不是父母,她怕的是我们施加在她身上的无尽欲望。
(作者单位:湖北省长阳土家族县救师口小学)
□责任编辑 李杰杰
E-mail:731836457@qq.com